APP下载

用“四力”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命力
——以《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为例看增强“四力”的生动实践

2021-11-13◎高

新闻前哨 2021年3期
关键词:成长史脚力笔力

◎高 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深度,决定了新闻作品生命力的强度。笔者有幸参与撰写刊登在《求是》杂志的《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这篇故事有温度、说理有深度、笔法有精度的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扑下身、沉下心践行“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一、马不停蹄,练就一副“厚实脚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之源。 如果离开了真实二字,新闻作品再怎么生动感人、立意深远,也只是一部小说,没有任何的新闻价值。 这就需要记者有好脚力,用脚板跑新闻,到田头、到街巷、到车间,采集一个个带着“冒着热气,带着露珠”,充满深厚情感的新闻故事。

好脚力离不开一个实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个实字,既是真实,又是务实。 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制作的新闻专题报道《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从发源到发展,从内涵到延伸,采集的故事不少于20 个。 尽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有几个故事,但每一次采访,都必须确保新闻故事“成色足”,不掺一点杂质。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记者就像“包打听”,天天支楞着耳朵,生怕错过了什么消息。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深入最一线,才能掌握最可靠的素材。《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中有个细节,南丰镇永联村村干部钱桂芬经过一栋楼前,收到了一份“大礼包”——一包从天而降的垃圾,这袋垃圾还差点砸中她的脑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从他人口说得到的信息是——这包垃圾正好砸中了她的头。 这是一个讲述张家港小乡村精神文明更新迭变的故事。从故事情节来看,显然,砸中脑袋这个细节更具有冲击力,更能吸引人眼球。但,新闻故事不是小说,它的第一要素是真实,不需要放大,不需要加工。 为了印证这个故事,笔者几经辗转,终于弄清楚了故事的真相——差一点砸在了头上。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且为了印证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在笔者看来,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部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考验着作者的业务能力, 也检验着作者的人格品质。

新闻作品必须对每个细节负责, 哪怕一个人就出现了一次,说了一句话,也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新闻不是文学创作,它是严谨的,只有补充采访获得素材,决不允许进行二次加工。 没有面对面的采访,就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无趣干巴。 好新闻从来不是关在屋子里打打电话、发发微信、敲敲键盘就能写出来的。只有捧着一颗真心,带着一份真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写实话,讲实事,以务实的作风用脚步丈量土地,才能收获最美风景。

二、洞察秋毫,练就一双“如炬慧眼”

新闻的发现力是记者必备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通俗地讲,就是新闻敏感性。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戈公振编译的《新闻学撮要》一书中有一段话:“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采访人。家家屋里都藏着新闻,处处交易的地方也是如此。 新闻是用不着去制造;新闻是存在的。 新闻必等人去寻觅。 ”敏锐的发现力必须有好眼力。

好眼力离不开一个细字。 这个细字是细心,也是细微,是对转瞬之间细微的定格,是对擦肩而过细微的捕捉。

比如, 笔者在永联村和村民闲聊时了解到了几桩趣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有的村民在人行道上支起炉灶烧起了柴火; 有的村民早上一起床就急急忙忙骑上自行车,出门挤公共厕所,因为舍不得用自家抽水马桶里的水……在当地村民看来,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笔者来说却是意外的收获。 这些细节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前后对比更强烈,更突显出张家港人想干事、干成事、 干好事的决心和力量。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张家港精神不言而喻。

上世纪90 年代的张家港, 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笔者在杨舍镇采访时,村干部随口说了一句:“那时候还有露天茅坑, 连外地人来了都嫌弃。”笔者心头一动,马上追问:“那时候来的外地人,还有多少留在村子里?”这一问,就问出了重庆妹子喻兴英。如今的喻兴英说着一口地地道道地张家港方言, 在她身上已经看不出半点外地人的影子了。 谈及往事,喻兴英曝了一个“大料”。当年,她得知村里有人要在河边建一个露天茅坑,且距她家不远。这个辣妹子把手里的锄头往地上一扔,说:“如果要建,我就砸了它。”动工那天,喻兴英果真轮起锄头砸了下去,还惊动了警方。 新老观念的冲突、更迭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家港精神”闻名全国,关于此类的新闻素材更是纷繁复杂。 如何在旧题材中发现新内容,寻找好故事,考验着记者的眼力。把蕴藏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故事挖掘出来,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更是必备的看家本领。

三、有的放矢,练就一个“最强大脑”

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最能懂得取舍。 面对采集回来的一大推素材,如果“捡到篮里就是菜”,然后“一锅炖”“一烩煮”,结果便是“不知所云”。 我们要选择最能打动人的细节、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最富特征性的材料,好中选优,优中选特。 这就需要记者有好脑力,有的放矢地运用好素材,懂得分寸,把握尺度,既不会用力过猛,也不会苍白无力。

好脑力离不开一个精字。 这个精字,既是精深,又是精准。首先,立意要深,新闻故事决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它是撑起整篇文章的骨血。 《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选用沙钢作为报道素材,也是“别有用意”的。当年的沈文荣买回全世界只有4 台的德国90 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把大家高兴坏了。可接下来一个消息又把大家砸蒙了,原本预计3 年的建设周期,沈文荣执意要压缩到23 个月。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个沈厂长有点异想天开了。沈文荣则吃了秤砣铁了心,力排众异,带领工人用时9 个月建成投产,时间提前了一年多,总投资节省了7 个亿。 采访的时候,记者了解到,这么拼命的企业不止沙钢一家,张家港精神,在当时的企业家身上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但相比较而言,沙钢的创业故事情节更奇崛,蕴藏在其中的家国情怀更能打动人。不需要过多的描述, 就能让人感受到张家港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塑造出来的,它是深深根植于张家港人身上的基因。 这个故事也有力印证了“张家港的企业,最大的财富不是账户上的数字,而是创造了这些数字的、闪闪发光的张家港精神”这一主题。

其次,用料要准。 新闻素材是为主题服务的,切不可追求大而全。 在采写新市民高要鑫的时候, 笔者花了不少心思。从他来张家港到组建服务新市民的服务团队,每一次转变,每一次困难,每一次向前,都采写得扎实生动,情节曲折,细节生动,形象丰满。 但是,用力过度反倒有点“喧宾夺主”了。笔者意识到,这并不是一篇人物通讯,需要将主人公刻画得如此饱满。在个人形象上着墨过多,破坏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失去了平衡。用料,讲究的是精准,而不是一股脑儿的堆砌。

四、精雕细琢,练就一支“生花妙笔”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是一定能够让人受到教育鼓舞、传播正能量的,这不仅需要好脚力、好眼力、好脑力,更需要好笔力来表达。笔力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写得好便带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现场的状况,增强代入感。

好笔力离不开一个磨字。 这个磨字是磨炼,也是打磨。写文章一气呵成固然好,但一般来说,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章都是几经打磨。 为了一句话、一个字,反复推敲,很常见。

新闻作品文风重在质朴活泼,笔者认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动词表达形象生动,能最大程度还原现场情况。 而形容词相对抽象模糊,且主观色彩较浓,容易偏离事件真相。 比如在写到重庆妹子喻兴英时,她“哐当”一声把手里的锄头往地上一扔,人物的神态、情景氛围跃然眼前,如果只是写“喻兴英很生气”,或是“这可把喻兴英气坏了”,人物形象似乎就没这么清晰了。

文风质朴还体现在多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 在写到永联村定下评选文明家庭的规矩时, 村民们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啊! ”

在写到最初志愿服务的窘境时, 有志愿者说:“老人一天被洗了三次脚,指甲也快剪秃了。 ”

在写到长江文化艺术节时, 一观众打趣自己的老伴:“她看的时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完全入戏了! ”

这些从采访中随手拈来,原汁原味的语言鲜活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也让人更容易接受。

当然,无论是动词的使用,还是语言的安排,都必须从采访中获得,来不得半点虚假。

好的新闻作品一定是具有亲和力、富有感染力的,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能让大家入脑入心,能凝聚共识,更能汇聚力量。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增强“四力”,才能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本领能力,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书写好新时代的精彩画卷。

猜你喜欢

成长史脚力笔力
地市党报金融报道“专”“活”兼具的优化路径
入木三分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世界杯也是一部“中国制造”成长史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初见其欢 九处不厌 一个记者九年成长史
一个人的成长史
加点笔力,你的书法会更美
——齐鲁书社《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