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高职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

2021-11-13沈亚圆

记者观察 2021年30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形态媒介融合

文 沈亚圆

传媒技术和媒体产业格局不断发展变化,重构着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过程,智媒时代到来对新闻传播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高层次的本科、硕士类新闻传播教育相比,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首当其冲地受到机器代替人工的危机,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问题视角出发,在“智媒”环境下,梳理智媒时代发展现状,探讨对高职传媒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不足与核心竞争力,最后为高职新闻传播教育精准培养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智媒时代”背景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技术和方式不断迭代升级,一个“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已然到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自2012年就开始出现一批技术公司进行自动化写作的软件研发,主要应用在包括自然天气、财经股市、体育竞赛等方面比较“模式化”的快讯、消息写作等。在国内,主流媒体及互联网科技企业巨头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腾讯、阿里巴巴以及今日头条等,从2015年起先后推出“机器人写作软件”。如新华社的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在2018年“两会”中仅用15秒就生产出全球第一条AI视频新闻。2019年5月,人民日报社首款人工智能虚拟主播“果果”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亮相,不管是机器主播的外形或声音,还是脸部肌肉、嘴唇动作,与真人主播几乎无异。这都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应用领域的不断突破,同时也使得业界人员与学者们不禁自我设问: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未来需要进行怎样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2020年12月7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开幕,以“培养新能力 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形成共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帮助每个人获取驾驭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融媒体、全媒体的“概念升级”,再到置身于“智媒体”时代的序幕中,传媒技术的迭代发展从未停止过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的深刻影响。

“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与“智媒”或“智能媒体”相关的学术论文,发现国内大概是从 2016年开始对“智媒”的研究进入高峰期,这与“机器人写作”“自动化新闻”“智能推荐”“个性化定制”等传播新技术开始运用到信息生产、分发与运营领域的时间一脉相关。近几年对于“智媒体”的研究成倍式增长,从研究对象来看,学者们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为理论核心,“智媒时代”“新闻生产”“物联网”是第一圈层核心关键词,其它再扩展到“媒体时代”“受众”“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形态”等第二圈层方向。

影响较大的是知名学者彭兰、苏涛、喻国明等分别在16-17年左右的公开发表的“ 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2017年新媒体研究综述”“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传媒运作范式的考察”,高屋建瓴地描述了智媒生产运作范式及智媒时代特征。专门针对“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展开的学术研究也已经有数十篇,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阐述“智媒”带来的影响与人才危机:如潘晓婷(2018)分析了智媒时代的新闻人才危机,并分析了四个不可替代的人才能力;杨妮(2019)主要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变革与发展等。一方面是为应对“智媒”环境,探讨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变革发展: 如李明德, 王含阳等(2020)对目前新闻传播人才能力培养的困境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实现目标和调整路径;陈小娟(2020)引入“美国SAMR模型——替代(Substitution)、增强( Augmentation ) 、 修改(Modification)和Redefinition(重塑)四个技术运用层次”来探索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建设。

但这些学者全都是站在本科类院校的高度来进行分析和展望,对高职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缺乏分层分类研究,不能进行针对性地有效指导。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传媒人才的作用与贡献上不可忽视,但高职教育领域对于“智媒”发展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研究却几乎为空白,对人工智能应如何融入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更没有任何居安思危的思考与探索。因此,迫切需要高职新闻传播教育领域有针对性地跟上媒介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步伐。

“智媒时代”下的替代危机与挑战

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全流程发生重构

传媒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与传播技术的变革步步耦合,当下媒体智能化已然成为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通过“程序化内容生产、算法化内容分发、自动化内容监管和精准化媒体运营”,来重构传媒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在信息生产领域,已经开始实现从图文到音视频的媒介智能贯通,比如:文字的智能化写作;图像、音视频的智能化编辑;智能化音视频内容生产;图像、音视频内容的智能识别与处理;智能配音与AI主播等。

在内容分发领域,过去靠“把关人”来进行人工筛选和分发。现在转变为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来“断物识人”,如互联网媒体平台通过内置算法,根据用户观看喜好、沉浸时长或定位区域人群搜索偏好等来个性化推送内容。

在内容监管领域,以往主要通过平台人工日常审核、用户“举报制度”、以及政府监管等来净化网络内容与环境。现在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技术,通过“AI智能违规内容风险识别”“关键词屏蔽”“搜索过滤”“违规拦截”等实现省时省力的自动化内容监管。如2020年以“平台治理”为主题的抖音开放日会上提到:“抖音安全中心团队”每天拦截处理违法违规内容和行为,如违规注册、刷粉丝、刷流量以及发布违规评论等,就超过10亿条。

在媒体运营方面,以往主要通过大量的线上线下市场与用户调研,制定运营策略和计划,人力执行大量运营活动,实现用户增长或付费转化。现在企业基于产品不同阶段特点,通过大数据搭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会员体系,有针对性地设计差异化、个性化的营销推广策略,精准化直击用户痛点。而活动执行的效果又实现智能实时采集与分析,反哺用户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高职新闻传播人才更易面临“替代危机”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势头下,从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到严谨辩证的科学研究,大家都不断地在慎思:“未来,机器人是否会代替人类工作?”随着信息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传媒生态边界被一定程度上打破,编辑、记者、媒体运营人员等都面临严峻挑战。 Freyand Osborne(2017)分析了劳动力市场702个职业被智能化替代的风险概率,认为“多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职业被认为很有可能被淘汰……那些不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机械、重复的工作更容易被机器人取代,例如公司的普通文员、打字员、流水线上的工人、司机、保安、建筑工人、快递员、抄表员、收银员等”。

因此,对于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来说,学生招生层次较低、专业建设起步较晚、技能培养不够深入、政策资源优势不明显等,更容易首当其冲地产生“人机—替代危机”。比如一般水平层次的记者和编辑所具备的“数据搜集”“筛题选题”“新闻写作”“运营推送”等技术技能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其专业性让位给了编程设计并在背后操控人工智能的“程序员”或者“算法师”。

业界变革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挑战

202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新闻传播大类”下设两个专业小类,共计22个专业。其中“新闻出版类”包括网络新闻与传播、出版策划与编辑、数字媒体设备应用与管理等6个专业;“广播影视类”包括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传播与策划、新增网络直播与运营等共16个专业。在这些专业目录下,根据学者彭爱萍调研,截至2019年,全国有超过250所高职院校共开办了538个新闻传播类专业点。这些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每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新媒体人才。“智媒时代”为我们创生了崭新的新闻传播教育环境,也为新环境下的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比如人才培养理念与行业发展的适应匹配、技术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协同并举、理论型师资与技术型师资的配合与补充、智能化实训资源配备与教育投入巨大压力、技术动力牵引与技术伦理风险等困境和挑战,都成为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发展需要直面的改革现实疑难。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应该培养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能够适应“智媒时代”要求的传媒人才?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未来要如何变革适应市场行业发展?这些都是学界和教育界迫切需要回应及探索的问题。

应坚守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与运用日臻成熟,“技术逻辑以其强大的运算、模拟、存储以及智慧功能重构了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的话语实践……一定程度上倒逼教育变革”。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是基于大众传播时代的生产实践和流程而形成的相关知识体系,与嬗变转型的传媒现实环境有着明显的不适应。那哪些是高职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坚守的基础,哪些又是需要进一步融合升级的技能,哪些又是因过时需淘汰的理论?这些都需要我们先来厘清思路逻辑,才能精准高效地进行改革。

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应坚守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智媒时代传播技术的冲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院长瓦瑟曼教授在采访中表达:“我不认为机器人将取代专业记者。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参与新闻信息的收集、核实,读者互动和简单的新闻资讯撰写工作……但新闻人在寻找新闻线索、深度采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机器人可以为新闻人所用,但新闻的最终完成还得靠人。”与机器人相比,人类必然有着人类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与机器人、与本科层次及以上人才相比,高职新闻传播教育人才的培养上,也有着高职的核心竞争优势,比如在培养理念上,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融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技术技能及实操训练培养;在师资要求上,更强调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资源的投入上,更注意校企产业合作,共培共育;在学生培养上,三年培养制的灵活性也能使专业教育更具弹性,专业学生离行业市场更近等。

因此,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并不是“一刀切”地全面颠覆性改革,而应该是坚守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与优势,分解出高职新闻传播教育低-中-高阶不同层次的能力,根据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需求,提出可应用化的精准培养解决策略和路径。

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路径

在“智媒环境”下,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围绕智媒技术发展诉求,升级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建设、校企产业合作、智能化实训场地及设备、智能化教育辅助等进行迭代重构,以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传媒人才。

其一,革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对接行业发展。智能技术重塑传媒产业新格局,使得一些简单操作性的劳动工种消失或减少,如自动化信息写作、报纸分发投递员、内容审核员、咨询客服等,大量岗位设置均发生调整和变化。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行业准入与内容生产制作门槛,人人皆是发声者,天生自带“网络基因”的新一代人才中开始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直播、短视频UP主、自媒体、网络文学作者等各类内容生产者和智能媒体辅助操作业务者。

因此高职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定位于为中小微企业培养“智媒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瞄准“智媒+岗位”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及时融通“人工智能”领域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其二,开发和培养创新型师资,校企合作共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双师型”师资,面对“智媒”变革环境,高职教师一方面既要懂得传统的教学规范和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掌握“智媒时代”的数据思维和技能技术。传媒生态复杂多变,传媒产业日新月异,学校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理论本相对落后于市场变革。对技术应用型高职专业培养模式而言,就必须依托于与企业进行产业合作共建,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选派优秀教师到智媒领域企业挂职学习和生产实践;同时引进具有一线“智媒+”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充实到高职学院教师队伍。引培并举打造“创新型”双师团队,校企合作共育专业人才,这是快速解决“技术型师资”短板的有效途径。

其三,智能化实训软硬件升级,深化“人-机融合”。在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领域,除了我们通常意义上说到的课程改革、师资提升、教材革新等手段外,“还有利用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践基地等,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依托智媒技术引进,建立仿真智媒实验室,如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在2020年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重点实验室、一体化4KUHD数字超高清全媒体演播室、数字编辑实训室、智慧创意策划实训室、产教融合平台等,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智慧教育平台等,将“策划、采写、播音、录制、编辑、分发、存储、分析、评论、监测”等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可以沉浸式实操、交互式体验,深化“人-机融合”。

其四,拥抱智能化教育辅助平台,实现精准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在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等方面助力教育领域变革。与媒介发展同步的新闻传播教育更应该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打造“智慧教室”与“智能化教育辅助平台”。课前与学生进行跨时空互动,更好地对学生先修预习情况进行数据智能评定,实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在面对面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VR/AR等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传媒实践案例,利用无人机、虚拟布景布光平台、AI自动剪辑等软硬件让学生轻松掌握核心技能,通过存储和算法技术,还可以轻松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精准推荐,促使人工智能+教育实现新闻传播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智媒技术的变革推动传媒产业市场的变化,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使得企业岗位设置及标准的推陈出新,岗位的调整又导致对接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革新。对高职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如何拥抱变化,积极革新?那就需要在坚守高职新闻传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校企产业合作与师资团队建设、智媒软硬实训条件升级、“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才能培养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适应“智媒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创新,又将反哺推动行业“智媒技术”的继续迭代发展,从而形成“技术-社会-学校-人才”等之间的良性循环系统。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形态媒介融合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