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1-13邹鹏
邹 鹏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宜春 336000)
一、审美能力的内涵
舞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到地域、气候、民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即审美风格。这种审美风格堪称自身的一张名片,也是某一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标志。以中国的民族民间舞为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南北地区民族民间舞便在审美风格上有着巨大差异。北方蒙古族舞蹈大气舒展,南方傣族舞蹈则小巧灵动。很多时候观众可以凭借自身的审美经验,一眼就看出某一舞蹈的来源。所以舞蹈审美风格是一种稳定的、独有的、外化的、可感的艺术特点。而所谓审美能力,则是指表演者对这种风格的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这种能力越强,给观众的感觉就会越生动、越逼真,整个表演质量也就越高。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为例,在《雀之灵》等作品中,在高科技舞美和逼真服饰的帮助下,观众觉得舞台上的杨丽萍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观众已经忘记了表演者本身,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但是在现实中,多数表演者在这方面都有所欠缺。虽然从表面上看,整个表演是流畅和熟练的,但是表演完后总感觉少些什么,这里的“少些什么”正是审美风格的缺失。而当众多表演者都在这方面有所不足的时候,也就造成了整个表演的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既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历史方面,自古以来,舞蹈表演就是以技艺传承为主线的,加之舞蹈技能本身十分丰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自然也就成为教学的难点所在。其次,在教师方面,由于教师在求学期间,也没有接受过审美能力方面的引导,所以他们从教后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最后,在学生方面,在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从审美的视角去分析和体验作品,仍然将熟练表演作为标准。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舞蹈表演和教学的瓶颈所在,急需得到突破,继而开辟出全新的发展空间。
二、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整个舞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以往,受到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舞蹈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即了解作品的内容,能够熟练地表演舞蹈。这个目标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全部。其使舞蹈作品学习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而忽视了情感内涵、文化意蕴、审美风格等。所以要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以这个目标为引领,需要对舞蹈作品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梳理,对每一个动作的特点进行刨根究底式的揣摩,真正地表现出作品特有的风格。以傣族的孔雀舞为例,从知识和技能层面的目标来说,即流畅地表演舞蹈。但如果止于这个目标,那么多数学生的表演都是有形无神的,难以表现出傣族人民对孔雀这一“圣物”的喜爱,更难以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反之,如果树立起了审美目标,学生则会对为什么模仿孔雀,孔雀的典型姿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在表演过程中也会按照这种理解和体会去表演,审美风格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确立。所以,作为舞蹈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强化。而之前一直备受教师关注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也同样可以高质量地实现。
(二)革新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舞蹈教学一直以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既是由舞蹈教学特点所决定的,也可以充分保证教学沿着教师既定的计划进行。但是从审美能力的培养来说,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舞蹈教师缺乏审美能力和意识,所以会在教学设计中忽略审美环节,讲述加示范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既没有审美的意识,也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需要,急需将一些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如对话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强调“说”大于“做”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之前,教师先与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平等而深入的交流,特别是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比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前,就可以先与学生进行探讨,比如蒙古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蒙古族人民希望通过舞蹈表现出何种情感;作为表现者,应该如何突出这种风格。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以这种感受和认识为基础,后续的表演也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又如田野采风教学模式。舞蹈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还应该走出校门,来到舞蹈发源地进行采风,了解这门舞蹈的发展历程以及地域、民俗等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然后再在现场进行表演。通过这种田野采风,可以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在表演中自觉地展示该舞蹈的审美风格。所以要以教学模式的革新作为突破口,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审美素质
舞蹈作品审美风格的把握,是以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为前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审美素质都相对有限,所以要对此进行专项培养。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所谓审美感知,就是对美与丑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学生不能快速、准确地分辨美丑,审美表现和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对于这项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从基础入手,特别是舞蹈理论知识,如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作品分类、舞蹈技法体系等,以这些基础知识为前提,就等于有了一把衡量和判断的标尺,以此为审美素质培养奠定基础。其次是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在舞蹈教学中,一部作品表演完毕后却不知晓其内容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让舞蹈表演变成了单纯的技术展示。所以还是要从作品本身入手,先感受作品的审美特征。以舞剧《八女投江》为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冷云等八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而与敌人展开激战,后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手挽着手迈进了冰冷的乌斯浑河,其中年纪最大的23 岁,最小的只有13 岁。面对这部作品,表演者首先应该有一颗崇敬之心,八位女战士所表现出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正是这部作品的核心所在。以此为基础,学生便会对如何表现这部作品形成初步的认识。而且经过长期培养后,会逐步养成主动分析作品的意识。最后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舞蹈艺术之所以传承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舞蹈是一门不断创新的艺术。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所有表演者的表演效果都是相似的,也就失去了表演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夯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不管当下的实际水平如何,都要进行再次夯实,旨在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意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学生敢于进行个性化表现,通过表演展现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在充分表现出作品风格的同时,形成鲜明的个性化风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加强师资建设
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但是从现实来看,多数教师虽然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但是在审美风格的把握上却存在欠缺,这是因为教师在求学期间,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培训和训练。所以还是需要从师资建设这个源头上抓起。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主动进行学习。比如艺术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史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明白审美能力对于舞蹈艺术的重要意义,从而认识到既要在教学中做出示范,还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和体验作品。其次,教师要全面参与各类舞蹈实践活动。审美能力的形成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历练。现实中,很多教师因为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很少参加实践活动,也难以在学生面前起到榜样和带动作用。所以教师要回归舞台,主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并将自己的心得与学生进行分享,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最后,教师要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成为集历史和人文于一身的文化综合体。表演者自身的文化修养越深厚,就越能从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视角来体验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鲜明的表演风格。所以教师应主动学习历史、地理、音乐、戏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主动将其和舞蹈作品联系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必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近年来,舞蹈教育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学校舞蹈教育还是社会舞蹈教育,都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在这一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则需要将目光聚焦于一些重要而又长期没有得到充分关注的问题上,本文所提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是其中之一。对舞蹈审美风格进行理解、体验和表现,不仅有助于表演质量的提升,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的教学重点,并由此推动整个舞蹈教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