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风犬少年的天空》看社会青春剧的浪漫叙事与现实表达

2021-11-13彭琴

声屏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半城慢镜头安然

□ 彭琴

社会青春剧,即摆脱虚幻悬浮风剧情,立足现实社会环境的青春剧,它更关注现实生活生命个体成长为社会个体的心理转变与内心抉择。学术界在界定青春剧概念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以校园生活为主,表现为校园青春偶像剧题材,后者则将其与家庭、职场等题材结合,呈现都市剧风格的样态。而《风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简称《风犬》)没有被限制在概念界定内,它将成长个体放在更为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中,用浪漫诗意的叙事手法讲述现实主题。

成长底色下的浪漫叙事

意象化的符号:自由奔跑的姿态。《风犬》的青春气息首先体现在剧名——像风一样自由,像犬一样奔跑。“奔跑,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动作符号,是人类健康体魄的行为展示和锻炼方式,它标志着我们灵肉的统一以及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剧中马拉松比赛的设置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展现了重庆学子的风采和当下青年的自我态度。

在剧情发展前期,马拉松作为共同的目标设置,对大兴村四子和“新来的”的关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中期,涂俊的父亲意外去世,马拉松又成为涂俊走出悲伤的重要转折点;到了后期,奔跑不仅是涂俊走出阴霾的利器,也成为他的人生目标。此外,当马田在遭遇父母、朋友信任危机时,选择了跑出当下环境,这也能体现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立和抒发。由此可见,奔跑镜像在剧中的出现,除了表现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体现为自我意识的独立。值得一提的是,在涂俊父亲去世后,安然用电影《阿甘正传》激励涂俊,涂俊开始并不知道阿甘一直奔跑的原因,但最后在坦然接受父亲和刘闻钦死亡的事实后,他给出“飞翔是为了落地,漂泊是为了停靠,长路漫漫的奔跑是为了最后可以心无旁骛的驻足,然后凝望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再也没有一丝惶恐与不安”的解读,他最终能够自由坦然的向一切美好奔去。

奔跑,既意味着跑道上的前行姿态,又意味着人生路上的努力跋涉,同时还意味着自我境界的不断更新。同样的,在张一白导演的第一部青春剧《将爱情进行到底》中,也出现“跑”的重要情节线索,所以跑的意向能够作为青春的一个重要表象符号,传达动人的青春气质。

诗意化的语言:台词兼镜头语言的诗意性。诗意化语言的使用是最能体现浪漫色彩的一个因素,富有张力的人物语言和镜头语言是刻画青春质地的重要符号。主人公的青少年身份属性使得人物语言充满了丰富性与不确定性。主人公涂俊绰号为老狗,原因是他母亲离开后,他就“老”了。他在和老爷爷交谈时,说出“心若老了,年龄都是假象;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都看见,我们都在生命里孤独的过冬”这样超出他实际年龄的话语,而这种诗意性的表达方式也更具戏剧性与艺术张力。“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天下第一流”是刘闻钦倒下后出现的字幕。刘闻钦是一个悲剧人物,本前途无量的他因为“运气不佳”,最后只落得死亡的结局。这里其实是对现实的夸张化表现,这种诗性语言的抒发,是对生活经验和人生感悟的表达,与现实受众能够产生认知共鸣。

诗意化的语言还表现为慢镜头的使用,“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而慢镜头被普夫多金称为‘时间的特写’,它的运用可以夸张并延长时间,让人们充分感受美好时刻和美好的情绪。”在剧中,慢镜头表现为涂俊对安然的凝视,安然的出现为涂俊的生活增添了更加明媚、美好的色彩,慢镜头的使用将涂俊对这份美好的心理时间延长了。慢镜头还出现在涂俊对父亲的思念上,慢镜头有助于表现神秘的非现实场景,涂俊在父亲葬礼上恍惚间看到了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我爱你”,他也回应了父亲。这种慢镜头手法的运用将涂俊对父亲的思念以及父子俩之间的情愫展露无遗。同样在涂俊赢得马拉松比赛之后,又再一次使用这种手法,去世的父亲出现在人群中望着涂俊,隐忍地将父子俩的感情抒发了出来。

集体记忆下的怀旧美学风格。《风犬》是一部怀旧青春片,它描绘的是80一代的青春。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中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忆的建构极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首先,剧中的怀旧美学主要体现在时代质感和集体记忆的建构上。时代质感来自时代化符号的运用,比如朱玮娇看的《当代歌坛》、涂俊用的七龙珠铁皮文具盒、李安然用的MP3。此外,电视里播放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还有尖叫眼睛面店3块钱一碗的小面,这些细节都能够让观众信服。

其次,通过再现社会事件和电影情节的模仿实现了集体记忆的建构。人物与真实社会事件产生交集,增加真实感。剧中朱玮娇参加《超级女声》,并偶遇李宇春;刘闻钦与安然相识于非典期间。导演在表现手法上还致敬了《重庆森林》《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电影情节。涂俊父亲去世后,安然偷偷帮涂俊打扫房间,此处与《重庆森林》中快餐店女孩进警察房间的情节相似。还有对周星驰电影风格的致敬,“他的电影充斥着大量无厘头片段,集中体现为以一种荒诞、戏谑的方式来反映不应如此荒谬的悲剧现实,这样的表演风格形成了比‘无言的痛苦,笑而不语’更高的层次”。涂俊背着父亲求救时,父亲给涂俊讲了一个笑话,父亲表示这样就可以在告别的时候看到最爱的人的笑脸。讲笑话显然在此种情境中不合时宜,但这种荒诞的告别形成了较为深刻的美学映像。同样的效果还出现在涂俊父亲的葬礼上,葬礼上所有人都心生悲情,沉默不语,但涂俊开始向亲朋好友细说起父亲脚臭、“财迷”、洗猪肉等糗事,悲喜相交的叙事呈现强大的心灵冲击。而剧中背景音乐《一生所爱》的频繁出现和“那个人好像一条狗”等台词的复现也是在致敬周星驰,这些怀旧符号、社会场景以及对经典电影影像手法的借鉴都能使受众在情感上形成认同和共鸣。

现实主题

代际沟通。代际沟通问题是青春剧中所聚焦的重点话题,也是直击观众内心、反映当下现实的主题。在《风犬》里,代际沟通并不直面升学、择友等具体成长话题,而是以更细腻的散文式叙述手法捕捉日常生活的成长瞬间,在细微间达成代际间的和解。

中国传统礼法所推崇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将父子关系类比为君臣关系,强调父对子的权力制约。涂俊的家庭在涂母走后,父子间的交流缺少重要调和剂,进入中年的父亲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呈现两极对抗,父亲爱子,表达方式却较为霸道,子爱父亲,却不愿与其交流。剧中,涂父粗鲁称呼儿子为“龟儿子”,涂俊常常表现得十分抗拒;涂俊想要买新鞋子,涂父直接数落他一顿;涂父想要再婚,涂俊便大发脾气……父子二人长期无法进行有效的亲子交流,后来涂俊经过罗申喜的点拔才领悟到父亲年纪已大,需要一个老来伴共度余生。涂父去世后,涂俊在自我反省中体会到父亲粗俗外表下的爱子之心。

罗申喜的父亲早年间离家,在他的成长过程父亲角色始终处于缺位状态。罗申喜成年后父亲突然回归家庭,他既惊喜又无所适从,他与父亲的对话既拘谨又尴尬。但是与涂俊父子不同,他与父亲始终都在尝试沟通,最终二人在血缘亲情相互联系的不断加深中突破隔阂。

阶层差异。张一白导演将《风犬》称作是社会青春剧,其社会性体现在复杂的人物背景和社会环境。故事发生在重庆中心城区,重庆上半城的富人与下半城的普通人交汇于此。大兴村四子和刘闻钦住在下半城,大兴村是一个普通居民院落,而刘闻钦的居住环境则更为简陋,他们的父母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上半城的马田和李安然则生活优渥,居住在别墅区,父母都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

除了家庭构造上的差异性,还有一些细节隐喻,主要体现为鞋子和阶梯。涂俊穿着双破烂的“飞跃”,罗申喜、丁荣亮穿的是普通的运动鞋,刘闻钦穿的是一双山寨篮球鞋,来自上半城的马田和李安然穿的是最时新的运动鞋和小皮鞋。

阶梯的隐喻作用第一次表现在涂俊母亲离开大兴村的那天,他母亲站在阶梯的最高处且身体是继续向上走动的,而涂俊父子站在阶梯最低处,可以看出涂俊母亲是急切的想摆脱当时她所处的环境,而之后发现她是改嫁去了成都,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住进了别墅。因此,这里的阶梯位置指代的是社会阶层,涂俊父子是处在社会底层,涂俊母亲渴望离开当下环境,向上层社会靠近。阶梯的隐喻展现较强戏剧冲突是在表现安然和刘闻钦两人关系上。两人从观音桥分离,安然往上半城走,周围环境是高耸林立的大楼和繁华的街道商场,而刘闻钦走向的下半城,周围景物昏暗拥挤。环境对比说明两人所处阶层不同,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安然与刘闻钦后来的剧情发展,阶级差异产生戏剧冲突。

性别意识。作为一部青春剧,这部剧里还涉及了青春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反思话题。剧中人物以五个男生和两个女生为主,男生性格特征都较为明显,但和男孩子从小玩到大的朱玮娇进入青春期后对自我认知变得不清晰,这体现为她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指特定社会或群体中,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当’具有的特定行为特征的相对稳固的信念。”剧中,朱玮娇从小到大的玩伴就是三个男孩子,所以导致她的肢体语言和外貌打扮比较偏向男孩。到了高中,青少年关于性别的自我认知趋向清晰,娇娇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因自身的女性气质不明显而感到懊恼,认为女生就应该像安然那样文静温柔、穿裙子,对自己男孩子气的行为举止感到质疑。在参加《超级女声》时,也因为自身女性特征的不明显感到挫败,从而改变风格开始去穿裙子戴发箍让自己变得更加“女生”一点。

最后,她在朋友的不断鼓励下终于知道原来并不是只有长发飘飘才是女生,青少年多元性别气质表达与多元性别身份认同的主题在剧中明晰。关于性别意识的启蒙以及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在青春剧题材中的出现对现实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较好的指导与启发作用。

结语

《风犬》用浪漫的叙事方式,从符号化的意向、诗意化的语言以及怀旧的美学风格三个角度描绘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使如今已然青春不再的人父人母能够产生一定回味,也向当下的少男少女描绘了具有童话质地的青春年华。而其展现的现实主题:代际沟通、阶层差异以及性别意识也填补了目前国产青春剧所空缺的话题,为青春剧题材拓展了一定的思考空间。

注释:

①孟海霞.影像身体的“奔跑”言说和文化意蕴[J].电影评介,2019,(06):89-91.

②姜婷.浅析电影慢镜头的艺术功能[J].艺术科技,2013,26(04):30.

③陈鹏.浅析《西游降魔篇》中的悲剧性特质[J].青年文学家,2020,(26):151-152.

④席海洋,左霞云,余春艳,廉启国,涂晓雯,闫丽,楼超华.上海市青春期早期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8):1185-1188+1192.

猜你喜欢

半城慢镜头安然
东方灵感
随性自如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以死相报
作文中的“慢镜头”与“快镜头”
黄天其教授谈重庆下半城改造建设的“复兴梦”
慢镜头里的动作三步走(二)
学会“拍慢镜头”
柳秋白
戏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