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亡后契丹人的迁徙
2021-11-13秦欣欣
秦欣欣
(新乡市博物馆 河南 新乡 453000)
契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辽朝灭亡后,契丹族由统治民族变为被统治民族,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和迁徙。根据史料以及先前的研究成果可知,契丹人的迁徙活动主要集中在辽朝灭亡前夕、金朝统治时期和蒙元时期。
一、辽亡前夕的迁徙
辽朝末年,女真人不堪忍受契丹贵族的民族压迫与剥削,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灭辽朝。辽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金军攻克中京,后继续南下,归降金军的耶律余睹引金军逼入天祚帝行宫,天祚帝急率卫兵五千余骑逃往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三月,天祚帝闻金军逼近,乘轻骑逃入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武川县附近地区)。其子耶律雅里在保定三年(1123)由“太保特母哥挟之出走,间道行至阴山”。后闻天祚帝失利,急赴与天祚帝会合,“时扈从者千余人”。天祚帝打算逃往西夏,部下耶律敌烈苦劝无效,与特母哥等人劫夺耶律雅里向北奔逃。五月至沙岭(今地不可考),耶律敌烈拥立耶律雅里为帝,改年号为“神历”。 这主要是契丹贵族在金军逼近时的迁徙,随众数量很少。
1125年,天祚帝在应州被俘,辽太祖八世孙耶律大石背离天祚帝,自立为王,率军西征。据《辽史》所载,耶律大石西迁时只带走了200人,从夹山出发,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上游),驻北庭都护府,集合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众开会,以复国为号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牌甲,具器仗。后继续西征,在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东)建立了西辽帝国。在耶律大石西征过程中,有一部分契丹人也被带到了西北地区。据魏良弢《西辽史研究》所载,西辽初期,在七河地区的契丹人大概有两万五千帐(户)左右,在可敦城附近大概不到一万(帐)户。
除上述少数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前夕的迁徙外,大部分契丹人仍是留居原地,处于金朝统治之下。金朝对降服的契丹人,最初大体上都按女真的制度编为猛安谋克,并以降附的契丹贵族担任猛安长、谋克长及朝廷大臣等。
二、金代契丹人的迁徙
辽朝灭亡后,大多数契丹人成为了金朝的臣民。但是随着阶级与民族矛盾的加深,契丹人不堪忍受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与剥削,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直接导致了契丹人在金朝时期出现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主要是金朝初期原辽朝皇室近亲耶律余睹,叛金引起的契丹人自发性迁徙;金朝中期统治者镇压契丹人撒八、移剌窝斡起义后,有组织地将契丹人迁往东北地区。
原辽朝皇室近亲耶律余睹,因为辽朝统治者内讧而投奔女真,也参加过女真对辽、宋的战役。金朝灭辽后,耶律余睹官拜西军大监军,但是久不升迁,又被金朝统治者怀疑其与耶律大石暗中勾结,将其妻与子作为人质。于是耶律余睹在金天会十年(1132)九月,与燕云地区的契丹人密结起事,“谋诛西军之在云中者,尽约云中、河东、河北、燕京郡(守)之契丹、汉儿,令诛女真之在官、在军者”。由于叛变一事被泄漏,耶律余睹被迫逃入西夏和鞑靼地区,后被鞑靼人所俘杀。这一事件发生后,金廷令各地“诸将分捕余睹叛党,仍令诸路尽杀契丹,诸路大乱,月余方止。”“河东八馆五百户、山金司乙室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相温酋首率众蜂起,亡入夏国,及北奔沙漠”。这次事件使大批契丹人西投夏国或北奔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
金正隆五年(1160)至大定二年(1162),西北路契丹人为反对海陵王南侵强征丁壮,在撒八、移剌窝斡等领导下发动反金起义。起义被镇压后,金朝统治者为防范契丹人再次叛变,加强对契丹人的控制,首先将参加起义的契丹人“罢契丹猛安谋克,其户分隶女直猛安谋克”。其后又将原居住在西北草原地带的契丹人迁往东北地区(主要是嫩江中游以西雅鲁、绰尔河流域及上京地区),使之“与女直人杂居”。这是契丹人在金朝时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迁徙。
除了上述两次大规模迁徙之外,在金朝,还有随金军南下征宋而迁至中州(中原、黄河以北地区)地区。“皇统五年(1145),……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泰和元年(1201),契丹牧人耶律德寿领导的信州起义,聚兵数万,起义失败后,加入了正在崛起的蒙古族。崇庆元年(1212),契丹人耶律留哥发动反金起义,拥兵十余万,起义失败后,与子薛阔等投奔成吉思汗,而与耶律留哥分裂的喊舍所部五万余人进入高丽。兴定二年(1218),耶律留哥领蒙古、契丹兵入高丽,大败喊舍,大部分契丹人被迁回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
三、蒙元时期契丹人的迁徙
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后,于1211年亲率大军展开了灭金、西征和攻宋的战争。根据《元史》所载,大约有数十万契丹人降服了蒙古,他们随着蒙古军队攻城略地,在伐金灭金及后来灭亡南宋等战争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蒙古军的南下,对华北地区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对社会生产造成了许多破坏,百姓被杀戮和俘获的更是不在少数。幸存下来的民众不得不逃离家园,寻求庇护之所,这其中就有不少契丹人。早先降蒙的耶律楚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负责燕京路事务。耶律楚材利用自己的能力,多次为保护其亲族而努力,同时也竭力建言献策阻止蒙古掠夺和杀戮平民和契丹人,因其声望和保护民众的措施,使得更多的契丹人寻求耶律楚材的保护,此后燕京城(今北京市)居民以“契丹人居多”,燕京(今北京市)成为契丹人重要的聚居地。随着蒙古军队对金朝战争的不断胜利,契丹人逐渐由东北、河北、山西北部地区向南迁。金贞祐三年(1215),高汝砺对宣宗曰:“今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人日给米一升,岁率三百六十万石,半给其直犹支粟三百万石”,这百余万人中,其中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契丹人。
随着元朝疆域的扩大,出现了“昔江南平,中土人南走若水趋下,家而占籍者有之,衔命侍者又倍蓰焉。芳华因循,忘弃方里,至葬其余而不归”的社会大迁徙。“中土人”中契丹人不在少数,他们随着南迁的趋势,不仅迁徙到黄河流域地区,更有甚者迁徙到长江流域地区,这一时期全国范围的大迁徙形成了契丹人在元朝时期新的迁徙。由于以上迁徙,契丹人在元朝时居住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留居在东北故地的,也有散居在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原汉地的。基于此,元朝政府也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元史》所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八月,定拟军官格例,……女直、契丹同汉人。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这里所说的不通汉语的契丹人,是指一直未内迁,仍留居在原居住地的契丹人。至于那些在辽、金、元时期陆续迁入中原汉地的契丹人,演变的更为迅速。由于生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接触,逐渐与当地广大汉人所融合。据陶宗仪所载,在元代,契丹人已列入汉人八种之中。
综上所述,自辽亡后,契丹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主要是辽亡前夕契丹贵族的迁徙、金朝统治时期自发性和强制性的迁徙以及蒙元时期的迁徙活动。这几次迁徙活动对契丹族的影响深远,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现今契丹族名的消亡。研究契丹族的迁徙活动,可为现今研究契丹族后裔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