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延年《祝福》插图中的女性主义
——“以人为本”的女性主义

2021-11-13林高晖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鲁四祝福男权

林高晖

一、赵延年刀下《祝福》插画的“女性”思考

鲁镇的“祝福”是鲁迅笔下传统男权社会下的威权仪式。“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恭请福神门的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样的文字下是鲁迅对于女性极度的抱不平:男人可以祭拜于厅堂之上,女性只能是背后忙碌的“奴隶”,女性的心甘情愿加上无权反抗的思想,这就是鲁迅笔下一贯对于不幸阶级的最大痛心。祥林嫂是鲁迅笔下无力反抗的代表,她把女性长期在男权压迫下形成的“奴隶性”表现得很到位。“祥林嫂把做稳了奴隶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决没有在做个好寡妇之外争取点什么人的权利。”这一切都是男权给予的“恩赐”,是传统男权主义社会的产物。

《祝福》,文中提到“……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了,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鲁迅在这里批判的是程朱理学对于女性的压迫。他的字里行间都是对女性主义的倡导,对自由女性主义批判下,没有得到如同祭祀机会却拥有多余劳动的直面抨击。文中:“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哪一本不是为男权说话的武器。

紧接着倒叙祥林嫂乞丐的形象。她成了一个乞丐,“我”是个读书人,但是“我”却对她束手无策。“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拯救她,只是搪塞了她想听到的三个答案。其实这原本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对话,在女人的请教下,男人成了可以获取“真理”的最大救命稻草。可是“我”原本是以为可以去抚慰一个在被压迫阶级的无文化和知识的女性的心理,最终却成为去谋害她的利剑。“我”未能拯救她,告诉她没有“魂灵”,没有“地狱”,死去的人也不可能见面。女性的价值也并非所谓通识所知的地位。今天祥林嫂你的不幸也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身为女人的错。这一切不过是男权统治对于自身地位的保护、男权地位的巩固。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个鲜活的——人的形象,是个可怜人的形象,被压迫女性者的代表。鲁迅笔下的不幸要人们去深思。

祥林嫂像极了一个读者可以亲自熟知的邻里乡亲,当她所有的不幸发生后,最后的归结原因竟然是她出生就是个——女人。西蒙·德·波娃提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 ’。”

这是一个十分可笑的逻辑,当不幸的一切出现,没人去探究不幸事件的本身却去归结于“性别”,这个归结不仅来自鲁四老爷极度男权礼教的眼光下,也来自鲁四奶奶、柳妈妈,或者是那些听着祥林嫂的乡亲们,他们有男有女。他们都是社会性别的组成者,但是他们更相信今天死了两个老公的女性一定是因为她克夫。

二、赵延年祥林嫂和古元祥林嫂作品比较

赵延年的祥林嫂从构图视角上看是略带仰视的视角,是作者对于女性主人公最直观的尊重,足以看出赵延年对于祥林嫂身为《祝福》主要人物的重视。虽然她是不幸的,但她并不是卑微的。我们要从画面看到的是一个女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前倾的身躯在风雨中穿着单薄的衣衫,坚强地屹立着。

赵延年主要用小三角刀完成这幅作品,更能凸显他对女性天生拥有着细腻情感的表达。面容刻画消瘦,眼神呆滞,是身为女性的最大绝望,全身紧靠在这一个根几乎快要断裂的竹竿上,垂下的左手已然不能够勾住这个装有一个破碗的破篮了,他的眼里全是绝望和无助。

前后人物在画面中的鲜明对比,场景和文章的末尾一片喜气祥和的场景中死去的祥林嫂完全吻合。祥林嫂是一定要死去的,她的死去也是一定有价值的,要唤醒的是更多女性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的发现。鲁四老爷的朱门前鞭炮响起“祝福”开始。鲁四老爷代表全家向着苍天乞求新年的来临。鲁四老爷和家丁的远小和祥林嫂的近大正好比较出祥林嫂作为女性主义牺牲者向前行的“伟大”。鲁四老爷和朱门里的人必然困在旧思想和男权主义下继续生活,也是可笑男权的狭小。

相比较古元表现的祥林嫂是“我”看见的祥林嫂。“我”第一眼看到她之后写出的那么一段精彩的描写。作者用大面积的黑色做底,平视祥林嫂的眼光,此时的祥林嫂显然不是那么的无助,没有那么的绝望,而此时古元恰巧描绘的就是她还在被压迫的一刻,这一刻不是表现女性主义最强大的时刻。她左手弯曲勾起的破烂蓝,相比较赵延年的作品,古元的作品还是有力气的祥林嫂。尽管画面的祥林嫂也是瘦骨嶙峋,却紧握着竹竿。在古元的作品里笔者没能看出更多的细节,她的眼神也如鲁迅写的“木刻似的”,这一点和赵延年一样,除此之外衣饰简单,大刀的刻画贴合鲁迅先生文字表面的描绘,却少了女性就算成为乞丐也应该有的女性最后的体面,在古元的《祝福》插图中看出的男性视角下的女性,相比较赵延年《祝福》插图更加细腻,表现更加丰富,将女性主义表现得更加具体,眼神、动作、环境的处理更加到位。

笔者更认为赵延年的《祝福》插图——《祥林嫂》,更加传神地表达了一位女性主义先驱的形象,不只是传达鲁迅文字的形象。

三、从赵延年先生对人的关爱看《祝福》插画的女性主义视角

赵延年对于人的关怀是《祥林嫂》女性主义关怀的基石,“他坚持以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人民为主线,始终把塑造人的艺术形象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课题。”他的民族性里有穷苦劳动人民的呼喊,有底层百姓的呐喊,两者都包括社会主义女性视角下,拥有同样的劳动强度却没有同等对待的不甘。20 世纪70 年代,在饱受摧残之后的赵延年,以鲁迅题材的“潜在创作”复苏了鲁迅关注人生、理性思考的人文精神,以形象隐喻的方式丰富了当时时代单一的视觉景观,呈现出辛辣的艺术魅力和敏锐的思想锋芒。来自等级的歧视——男人对女人一直的歧视。这种歧视一直包含在社会主义阶级歧视里。“人”的最根本存在是拥有自身的价值的,男权社会将“女性”这样一个社会性别给予“女人”之后,女性成了家庭的所有,男人的附属,“贞洁烈女”“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枷锁都是对女人不平等的标签。中国封建礼教男权传统下,女人是一个不可以强势、不能突出的角色。并且女人就应该承受社会给予诸多不应该承受的“角色”和任务。这样长期的压迫下自然所有的不应该变成了一种自然的存在,这是最可怕的。

“赵延年始终站在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角度上,以刻刀为武器,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深刻理解,反映民族命运和大众心声,体现了他本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对民众的关怀,彰显其丰富的情怀和温暖人性。”这就是对“女性”的呼喊,在作品内涵里对女性的崇敬。

其作品的强烈黑白对比下,正好可以揭穿女性的主义中批判的“二元论”,“在男权社会里 ,女人死了丈夫,就意味着生活失去了乐园,精神失去了靠山。祥林嫂新寡之后,被婆家视为“克夫”的不祥女人,沦为婆家的多余人。”二元论下男人就应该是控制女人的,女人就是应该生孩子并且扶持丈夫的。这就是赵延年在诸多以黑白为主导的作品中,出现了一幅以灰色为多块面处理的——《祥林嫂》。

这样更能让我们引起怜悯,我们要去怜悯的是原本就不幸的这个人,而不是她所被赋予的性别。身为人——祥林嫂是不幸的。身为“女人”她是死得有深刻价值的。在赵延年最合适的风格形态下深刻地表达了这一点,破除“二元论”尊重女性最基本为人的人格。

四、总结

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的重要领导人。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大浪潮在中国现当代酝酿发芽,如今遍地开花,在领导人的文载影响下,赵延年深得鲁迅先生的思想,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得恰如其分。他利用构图,画面的安排凸显出对女性的尊重,从中也明显地抨击传统男权视角的种种错误,用大块面的灰色针对“二元论”的批判。

在大命题对“民族性”“人性”的歌颂下,深刻地歌颂了女性在其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画面的载体是鲁迅先生描写的可怜人,从画面可以看出:除了男权社会压迫的瘦骨嶙峋,绝望无助的女性——祥林嫂,表面状态外还可以看见女人的坚强,上一刻是鲁四老爷全家和乐的“祝福”,下一刻就是祥林嫂的死去,画面处理在这中间的一刻不偏不倚。这是有意为之而不是巧合,接下来死去的祥林嫂正好要激起的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愤慨。

女性是身为“人”的一种,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和价值。作为同样是“人”的一种——男性,原本就不应该去对任何性别有统治的权利。

赵延年的《祥林嫂》充满女性主义的意义,是为女性发声的一幅作品。

猜你喜欢

鲁四祝福男权
Myth and Mechas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从古典到西洋
悍妇
当喜儿遇到鲁四
也谈鲁四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