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破五唯”看高等教育人才评价改革

2021-11-12韩祥宗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高等教育

韩祥宗

摘   要:“五唯”问题目前已成为教育评价领域的顽疾,所以破“五唯”势在必行。以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为研究内容,梳理了高校人才评价中的“五唯”具体体现及破五唯的必要性。破“五唯”需要大家合力探索立“四新”,完善四种评价;需要优化对教师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改革探索新型的多种类、多层次的人事管理制度;需要逐步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引导高校教师建立良好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五唯”;高等教育;人才评价;职称评定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073-03

引言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人才评价事关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高等教育人才评价改革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随后,国家及各部委出台了很多教育评价改革的相关文件。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樹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意在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意见,明确要求切实破除“五唯”顽疾,明确提出必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2021年初,人社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两个《指导意见》均明确提出,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等作为教师评价的限制性条件。这些纲领性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评价改革的决心。随之,各地区各高校纷纷制定了“破五唯”相关文件政策,改革并完善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本文所阐述的高等教育的人才评价,特指高校的教师队伍人才评价。研究对象按照工作任务大体分为两类:科研为主型教师和教学为主型教师。科研为主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科学研究,教学为主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课堂教学。

一、高校人才评价中的“五唯”是什么?

“五唯”问题目前已成为教育评价领域的顽瘴痼疾,基础教育评价中“五唯”问题以学生评价为核心,高等教育评价中“五唯”问题则以教师评价为核心。尽管“五唯”叫法已固定,但其内容并非仅有五项,不同的教育领域“五唯”内容有所不同。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教师评价是指高校的人才招聘、人才评定、职称评聘等过程中的的评价标准,因此所说的“五唯”,主要是指唯学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唯奖励等现象。之所以说“唯”,就是因为这五个方面指标在人才评价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院所人才评价的指标导向。比如,高校院所在招聘人才时,就是通过这五个指标进行分析量化评分。如果这五项指标都很好,说明应聘者是非常优秀的,高校院所将视若“千里马”,并给予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学者等人才待遇,同时会倾向给予很高的年薪;反之,如果这五项指标应聘者都不占优,高校院所将倾向于不会接受应聘,或给予较低的编制或待遇。高校决定聘任后会与应聘者签订聘任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聘期内的工作任务目标,这些工作任务目标通常是由论文、项目、奖项、职称和帽子来组成的。聘期内如果完成了这些任务目标,则可以顺利转为“长聘”,或从人事代理制转为事业编制人员;否则就“非升即走”,自动解聘[1]。职称评定时,尽管近些年高校普遍对于高校教师进行了分类评价改革,但指挥棒的评价标准依然主要是这“五唯”。“论文、项目、奖励”几乎成为所有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必备条件。如果基本条件达不到,就没有职称评聘资格。“唯论文、项目、奖励”指标,对于研究型教师来讲,是有一定可取性的,某种层面上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但是,对于中小学教师及教学型教师来讲,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课堂教学,没有能力和时间写论文、做项目,这种情况下的职称评聘若还要满足“唯论文、项目、奖励”的指标,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破五唯”的必要性

(一)“五唯”造成了不良导向

关于“五唯”的具体表现,“唯论文”就是只看重论文是否正式发表、发表的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级别,而无人关心论文的内容是否原创、观点是否新颖以及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等内核问题; “唯帽子”、“唯奖项”就是只看重是头衔或奖项的类别、数量及级别,而无人在意取得头衔的人是否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取得的奖项是否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实际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等关键内容;“唯职称”、“唯学历”就是只看申报人员的现有职称及学历是否符合条件中的学历资历条件,而无人在乎其是否取得了特别突出的工作业绩、是否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水平。由此可见,“五唯”错在无限地将定量的、可数字化的部分放大,以至于变成评价的“唯一”指标。

“五唯”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观、价值观和人才观,严重阻碍着教育事业发展,束缚着创新人才培养。“唯论文”倾向,其直接导向就是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论文写作与发表上,从而荒废了其主业即教学工作。这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伤害,成为威胁教育质量的根源所在。不仅如此,人们为了发表论文,往往会不择手段,从而造成了学术风气的败坏。“唯项目”的评价方式导致绝大多数教师不得不为项目奔走忙碌。科研项目以及教研教改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不仅看前期学术积累,也看选题是否合适,而且还受到评审专家的主观评价影响。项目在教师评价中所占比重越大,对教师压力就越大,教师就越焦虑、越难以安心教学与学术,以至于学术不端概率也就越高。论文及项目已经成为教师职称晋升中无法跨越的大山,为了获得项目,老师不得不到处参加学术会议,获得各种学术资源及人脉,以求获得评审专家在项目评审方面的支持。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高等教育
探究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高校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优化研究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业绩成果量化体系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