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情境化词语教学的策略
2021-11-12陈允娟
陈允娟
[摘 要]词语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的基础。可学生在积累词语后,到了运用环节却出现派不上用场的情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词语的感知,通过比较词语的内涵,让学生有效内化和主动吸收词语。
[关键词]词语教学;情境化;词语意境;词语感知;词语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66-02
词语学习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累丰富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套路中,通常的做法就是读准确、理解词语意思、抄写数遍、積累运用。这样的词语学习,用听写、造句等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检测,效果确实不错,可一旦把相关的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灵活运用,学生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词语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词语学习的探索者,教师只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让学生顺利进入词语学习的新境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内化和主动吸收词语。
一、再现词语情境,突显词语意境
词不离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即强调词语学习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汉语中的词语,许多时候自身就具备一些色彩感、画面感,教师在教学这样的词语时,需要充分关注词语自身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再现相应的色彩感或画面感,使所学习的词语以更鲜明、具体、生动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再把这样的形象带入词语所在的句子中进行体会,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词语的内涵和意境。
如教学《走月亮》(四年级上册第2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其中,“流着”一词如果仅从字面看,意思不好理解,因为“香味”是散发在气体中的,“月光”也是洒在空中的,不可能在溪水里“流着”。那么,如何理解句子中“流着”一词的表达效果呢?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从“流着”一词的本身出发进行学习。“流着”通常是视觉所能够感受到的动作,就是可以看得见的。这种动作对溪水来说是很正常的,它接在“溪水”之后,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这是常见的情形。但此处溪水里“流着”的不是山草和野花本身,而是它们的“香气”,“香气”就不是视觉可以感知的对象,而是需要通过嗅觉来感知的,无形之中造成了表达上的一种错位。这种错位(不是错误)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美感世界:月光下的溪水里,流淌的是美好的记忆——白天“我”在小溪里“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小船顺着溪水流着,自然也是一路花香,所以“我”一直认为花香就浸在溪水里,看到溪水流动,“我”就能够感知花香在流着。学生进入这样的画面之中,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课文的表达效果。同样,对“流着月光”的理解,联系上文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所以能够很清楚地看见溪水在流动着,流动的溪水随着地势的不平会产生一些水纹或者流痕,就会从不同角度反射出月光,如此,月光就是一种流动的样子。而联系下文,“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我”的视觉世界里自然产生的想象及幻想,让天上的月亮来到溪水里,而且有无数个,这样,当溪水流动时,这无数个小月亮就自然地流动起来,溪水里流着的就是满满的月光了,“我”也就走进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中。《走月亮》中,“流着”一词的用法很特别,用词典上的解释来理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现词语的情境,凸显词语的意境。
二、表演词语趣味,激发词语感知
在词语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采用以词解词的方法,通常是找近义词或者举例解释,包括查工具书也是以词解词。这样的词语学习,容易带来表面化的浅理解,在呆板、枯燥中造成流于形式的定向思维,导致学生对词语学习丧失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追求真义的兴趣。破解词语学习上的这一困局,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要求,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理念,选择一些趣味化、生动化的词语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表演进入情境化的词语体验中,有效感知词语。
如教学《狐假虎威》(二年级上册第21课)时,在这篇寓言故事中,出现了许多表现老虎和狐狸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如描写老虎的“扑、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等,描写狐狸的“窜、骨碌一转、扯着嗓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等。如果用工具书上的解释或者以词解词,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徒增其负担,他们所积累的也不过是消极的语言,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理解和把握寓言的寓意。鉴于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根据词语自身的特性和语境,结合学情,选用表演的方式将学生置于故事的有趣情境中,通过读读、想想、比比、演演的方法,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词语。如课文第1自然段,狐狸和老虎各有一个动作,都集中指向了课文题目中的一个词语“威”。语段中,描写狐狸的动作是“窜”,其字面意思就是逃跑。为什么逃跑呢?因为狐狸遇见了老虎就害怕,老虎还没有出手,对手就想着逃跑了,可见其威风。“扑”是老虎捕食的习惯性动作,能让人感觉到动作迅速、时间很短,就是冲着目标去的,而且非常勇猛,像飞一般,在山林中肯定会带来一阵风,树叶会跟着哗哗响上一阵。这样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比着演一演,看看谁能用自己的动作(狐狸的“低头快跑”、老虎的“跃起”)演出老虎威风十足的感觉。在学习课文2~5自然段时,教学重点是理解狐狸的狡猾,关键的词语有“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等,这些也同样适合用表演来理解。“骨碌一转”是指眼睛的细微变化,主要是眼珠子的转动,不是快速地转,而是转到眼角的时候稍微停一下,眨眨眼再转回来,说明狐狸在这很短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应付老虎的计谋;“扯着嗓子”显然是装出来的,这种装,一方面是被迫的,如果吓得浑身发抖,肯定会被老虎一口咬死吞食掉,另一方面是配合自己的计谋——上帝派来管理百兽的,反过来吓唬老虎,可见此时狐狸用的不是平时的嗓子,可以指导学生用一些语气词来配合发声。学习6~8自然段时,文段里出现了较多的四字词语“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在逐一用相关动作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轮流表演狐狸和老虎的这些动作,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能不能表达出词语的意思,以激发学生用表演来理解词语的兴趣。通过趣味表演,学生进入词语学习情境中,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到底是吓唬谁?是如何成功完成“借”的过程的?学生最终会明白,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来吓唬老虎。这样,学习的趣味性就更浓了,学生也能进一步理解寓言的寓意了。
三、比较词语内涵,感知词语差异
据说外国人学习汉语,难以理解那些有细微差别的词语,这些差别所反映的不仅是字面意思上的不一样,而且还与文化的根、情感的藤等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外国人不了解汉语词汇中的“水”到底有多深的缘故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时也有这样的词语出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相应的词语进行换词理解,使学生把握词语的细微差别。
如教学《秋天的雨》(三年级上册第6课)时,课文第2自然段开头的句子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其中“五彩缤纷”是这一自然段的重点词语,课文中的“泡泡”提示语也强调了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五彩缤纷”他们可以用已经积累的近义词“五颜六色”来理解,大意是差不多的。但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颜六色”呢?这就是词语运用的细微差别。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字面意思上进行区别:五颜六色,“颜”和“色”合起来就是颜色,“五”和“六”强调多,五颜六色在强调颜色多时,一般不带有感情色彩,属于中性词;五彩缤纷,仅“五彩”就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彩”的颜色还具有美感,再加上“缤纷”,自然会让人产生美不胜收的感受。再看具体的文本语言表达,“五彩缤纷”作为总写,在随后出现的分写中,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每一种色彩所对应的都是秋日里最美的风景,因此“五彩缤纷”不仅指色彩很多,而且还指色彩十分美丽。经过这样的深入比较,学生就能够看出“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在表达感情色彩和深刻内涵上的差异。
又如教学《荷花》(三年级下册第3课)时,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其中的“冒”字,教材中出现了“泡泡”提示语:“‘冒用得真好!”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冒”的用法呢?一些教师不假思索就沿用了换词品析的老方法,学生先是用“长”“伸”“钻”等词语进行替换,然而说出替换的这些词语没有“冒”好。这就不免使人犯疑:“既然不好,为什么不拿好的词语来换呢?”有位教师在教学中避开了直接的换词品析,先引导学生从“冒”字本身进行领悟,“冒”是一个有动态画面感的词语:从字理上理解,“冒”是“帽”的本字,有高出头顶的意思;从荷花与荷叶的关系来看,“冒”也有两层意思,从位置上说,荷花一般都处于比荷叶高一些的位置上,从色彩上说,荷叶是无穷碧的底色,荷花是上面的白色点缀。这些就是清晰的画面感。
总之,小学词语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基础的重要环节,受学生理解水平和身心特点的影响。多元化的词语学习方法中,以情境化的学习方法最能让学生触及词语的内蕴,进而对所学习的词语产生比较真切、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是词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