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性别教育的有效方法
2021-11-12陆璇
陆璇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性别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成人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态度及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性别教育启蒙,利用巧妙、科学以及理性的手段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本文在认识幼儿园性别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性别教育特点,加强实践性别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性别教育知识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性别启蒙教育不可回避。孩子在3~6岁时,对于不同性别有所好奇,但还未形成性别的自我意识。面对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应该依据他们的问题,帮助孩子掌握健康的性别知识。
一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的性别意识模糊,中、大班幼儿有了性別意识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一些教师缺乏性别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奥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多元化手段拓展性别教育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性别教育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进行区别教育。
小班的性别教育主要是让幼儿区分男孩和女孩。通常,幼儿在3岁左右能够知道自己的性别,能从外形上分辨男女,知道男孩子不能穿裙子,女孩子可以穿裙子、留长头发等。笔者观察发现,班里一名女幼儿只要看到是短发的孩子都会叫“哥哥”,该幼儿知道自己是女孩子,只能从发型分辨其他幼儿的性别。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渗透性别教育,例如在教学活动中,男女生分组演唱歌曲;在娃娃家游戏中,女孩子挂上“妈妈”或“奶奶”等女性的角色牌,男孩子挂上“爸爸”或“爷爷”等男性的角色牌;在寿司店游戏中,女孩子戴上头巾,男孩子戴上帽子等。
中班的性别教育是让幼儿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开展了“身体的洞洞”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找到自己身体上的洞洞,知道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肚脐眼等。这一教学活动,能够让幼儿知道身体每个器官的名称和各自的功能,知道要保护它们,不能让它们受到伤害,知道藏在衣服和裤子里面的洞洞是不能给其他人看的,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到了大班,性别教育要让孩子了解生命是如何繁衍的,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妈妈怀孕时候的样子,体验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笔者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以及年龄特点,开展了“小天使的秘密”的微课程活动。在活动中,笔者问幼儿是否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当然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这时,有的小朋友就有疑问:“那我们怎么会跑到妈妈肚子里的呢?”还有的小朋友问:“那小动物它们是不是也都是从妈妈肚子出来的呢?”笔者通过与孩子们的讨论交流,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所有的动物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吗,我在妈妈肚子里有什么有趣的事?笔者将孩子们的问题制作成调查表,让孩子们回去查找资料,再让孩子们展开讨论。另外,笔者还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关于生命的绘本书籍。
在“小天使的秘密”微课程活动中,笔者通过绘本、视频、课件等方式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奇妙以及爱的伟大。孩子们对“生命”“爱”“感恩”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对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有了更深的感情,有的小朋友在讲到妈妈十月怀胎生下自己的时候哭了。孩子们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要爱惜自己、感恩他人。
(二)巧用绘本,让幼儿正确认识性别
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教师可以向幼儿普及一些基础的性别知识,包括性别生理、性别心理、性别道德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引导幼儿对性别方面的知识学习。
如绘本《长大后我要娶妈妈》《我的身体》《爱的印记》《不要随便摸我》《小蝌蚪的变化》等,这些绘本里的性别教育知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幼儿吸收并内化。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小威向前冲》,观看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并绘画记录下来;阅读《迁徙的蝴蝶》,探索生命的出生过程;阅读《妈妈的肚脐》,感受生命最初的状态。
(三)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
教师应该以幼儿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发现和接受与性别教育有关的知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细心观察、适时引导,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找到性别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在大班的一次午间新闻播报中,一名幼儿讲述了一则新闻:有位小女孩在家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发现是送外卖的叔叔,叔叔摸了摸她的手,说:“这是你妈妈帮你点的肯德基,我把可乐忘在楼下的车里了,你跟我一起去拿一下吧。”说着,就牵起了孩子的手。孩子刚准备和送外卖的叔叔下楼去拿可乐,就被在厨房的妈妈叫住了,回头发现送外卖的叔叔已经不见了。新闻播报完后,底下坐着的孩子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有的说:“这个叔叔是个坏人。”有的说:“不能让陌生人牵手,小女孩不能给陌生人碰的。”笔者根据这一话题,向幼儿讲述了性别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幼儿明白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懂得不能被零食、玩具等诱惑。
(四)注重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性别教育过程中,家长的配合是很有必要的。
家园合作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家长从事的职业开展幼儿性别教育。例如,请当医生的家长向孩子们讲述小生命的诞生,请当警察的家长向孩子们讲述对陌生人的自救方法并开展情景模拟等等。此外,教师平时应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智慧平台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儿性别教育的知识,了解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尽早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是有益无害的。孩子知道了性别差异,才能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在孩子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性别,要坦诚地回答孩子们关于性别的问题,重视幼儿的性别教育,让其不再是一个神秘的话题。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寻求更多适合幼儿性别教育的方法,让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