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篇·歺部》新增字及其文化阐释

2021-11-12李梦祯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

摘要:《玉篇》与《说文解字》作为我国文字学史上重要的两部字书,常常会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对两书部首收字情况的对比较少,这方面的研究却很重要,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本文对比了两书歺部的收字情况,发现《玉篇》歺部所收字数大大增加,新增了表死前状态、表鬼神、表示匈奴名和表示情感义类的字,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玉篇》;《说文解字》;歺部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6-0017-03

1研究综述

1.1《说文》和《玉篇》对比研究

由于《玉篇》成书年代与《说文解字》接近,再加上《玉篇》是在《说文解字》体例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楷书字典,所以两部字书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玉篇》在《说文》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编排上是以义聚类,每字之下用反切标注了读音,相比于《说文解字》更注重释义而非解形,还注意到了一字多义的现象,有些字头下还举了文献用例。《玉篇》共收录16917字,比《说文解字》多出7500多字,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日常使用的汉字数量增多,字典会收录许多新增字,因此对比两部字书有很重要的价值。

从现有资料来看,目前学界对《玉篇》和《说文解字》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比较两书对某一部首字的释义、比较编排体例、比较收录的异体字、比较新增字、比较两书读音变化和部首增删情况。比较两书对某一部首字的释义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以朱树英的“以日部为例比较《玉篇》和《说文解字》”和张涵潇的“《说文解字》与《玉篇》囗部字的释义比较”为代表,《说文》与《玉篇》的对比研究多集中在字形、读音、释义等方面,而对某部首所收字的研究较少。

1.2对歺部字的研究

歺部位于《说文解字》第四卷下,共收字38个,有重文6个;位于《玉篇》第十一卷,共收字107个,有重文9个。综合知网和读秀查询结果看,对歺部研究的单篇论文很少,只有两篇,其它散见于学位论文和专书当中。孙婉敬的“《说文解字》歺部字研究”主要从构形方式、字义分类和文化阐释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歺部所收字。门艺“《说文》《玉篇》歺部字意义分析与比较”则对两书歺部字的释义方式和释义分类进行了比较,本论文就受到了门艺论文的启发。

综上所述,《玉篇》和《说文解字》的比较研究成果丰富,为笔者写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两部字书在收字比较研究方面稍显薄弱,目前学界对歺部字的关注也不够,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说文解字》和《玉篇》歺部收字情况的比较来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和体悟。

2历代字书歺部字收录字数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歺部字字数从《说文解字》到《玉篇》迅速增加,短短300多年增加了两倍,相较后面的变化确实值得关注。笔者归纳了一下,除去异体字新增的字有:殉、肂、?、殈、殕、、礔、?、、殀、、殐、、殏、?、殧、殑、?、、?、?、?、殢、、殜、?、?、、、、、、、、?、、、、、殍、、殅、、?、、、、、、殝、、殍、?、?、、殭、、、殓、、、、、殎、?、、,共新增67个字。

3新增字义类概括

《说文解字》歺部字按意义分共有7类,主要有表死亡、表疾病、表竭尽、表枯败、表丧葬、表危险和表死后尸体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玉篇》新增字的意义进行概括,可分为11类,新增的义类有表死前状态、表鬼神、表示匈奴名和表示情感,其中对表示情感的义类归纳还不够慎重,因为只有一个字,《玉篇》对该字的解释是:“恨也”,在后代的字书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是否有必要单独为该字单列一个义类?能够把它归入别的义类?该字是否是编书作者在抄写时的一个訛字?这些问题笔者都没有深入思考,所以最后一个义类的划分可能存在不妥之处。

3.1表疾病(14个)

分别为、?、、?、?、、殜、、、、、、、。这些表示疾病的歺部字是《玉篇》较《说文解字》新增最多的字,也可细分为四类:表示传染病、表示羸弱、表示心理疾病、表示疾病的通称。“?,疠病也。”“,小疫也。”,这两个字都是表示传染性疾病,但是通过查阅后代字书发现,这两个字只在《玉篇》中出现过,后代就消失了;“?,弱也。”“,瘦病也。”“,瘦病也。”都是用来表示身体羸弱之症的;“?,不知人也。”“,殟,心乱也。”是用来表示人心智错乱的疾病。表疾病的歺部字有许多都是同义词,意义完全一样。

3.2表死后状态(11个)

分别为殕、?、、殅、、?、、、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表示死后尸体腐烂、表示尸体膨胀、表示死后不朽三类。尸体膨胀是尸体腐烂的第一步,描写死后状态的字增多,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古代验尸技术的进步发展,人们这类现象观察细致,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人的死亡观。

3.3表死亡(11个)

分别为殀、、殧、?、、、殍、殝、、、。这些表死亡义的歺部字的意义可进一步归纳为三类:专指人类的死亡、专指动物的死亡和表死亡的通称。“,贫。”“殀,殁也,短折曰殀。”用于指人类的死亡,同“殇”的意思接近;“?,兽死也”专指动物的死亡;剩余的8个字都是表通称的死。从这些字的释义中,我们能看到《玉篇》作者使用了互训、同训和递训的训释方式,例如“殀,殁也。”“,殁也。”“,殁也。”这是典型的同训;“,殁也。”“殧,也。”“,殁也。”“,贫。”就是递训。

3.4表竭尽(8个)

分别为殏、殢、、、殝、、?、。歺部字表竭尽义很多都是由其他意义引申出来的,据此可将表示竭尽义的歺部字分为两类:本义为竭尽义、由其他意义引申为竭尽义。“,子牢祀,终也。”“殝,死也,尽也。”“,死也,尽也。”,可见竭尽义与表示死亡义密切相关。

3.5表枯败(8个)

分别为殕、?、?、、、、、殎。這一类的歺部字意义差别不大,都是表示残败、凋零之义,多用于形容事物。

3.6表丧葬制度(5个)

分别为殉、肂、、、殓。虽然《玉篇》新增的表示丧葬制度的字不多,但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表示埋葬制度、表示祭祀制度。“殉,用人送死也。”“肂,假葬道侧。”“殓,殡殓也,入棺也。”都表现了古代埋葬制度的不断发展更新。

3.7表危险(3个)

分别为?、、。这是新增字里最少的一类,这些意义通常和祭祀活动有关,是被测出表示不好意义的卦象,、就是后来祸、凶的本字。

3.8表死前状态(6个)

分别为礔、?、殑、?、、殐。这个义类在《说文解字》的歺部字中没有,是在《玉篇》中才开始出现的,经观察发现这六个字单字并不表义,不是独立的语素,两两组合构成叠韵连绵词,“礔?”“殑?”“殐”,解释都为“欲死儿”,即死前的样子,用于描述人在死之前因害怕而发抖的状态,这类词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意义上都具有极强的内部一致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能够反映当时社会人们开始注重对死者死亡前主观情感和意志的关注。

3.9表鬼神(3个)

分别为、、?。这也是《说文解字》歺部字未出现的义类,“,女鬼。”“,鬼魅也。”“?,鬼出也。”古代人们总喜欢把难以解释的事情归为鬼神之力,由于对死亡和死者的敬畏,人们总是把死亡和鬼联系在一块儿,因此用歺部字来表示鬼神也就不足为奇了。

3.10表匈奴名(1个)

。《玉篇》:“,汉书云稽侯应劭”,翻阅资料后发现,《汉书》记载的是挛鞮稽侯?,所以“”实为“?”的讹字,但后代的字书便也将错就错,把用“”来表示匈奴名,例如《字汇》和《类篇》都把“”解释为匈奴名。

3.11表情感(1个)

。“,恨也。”但在具体文献中却未见具体用字,这个“恨”到底用来表示遗憾还是怨恨也未可知,由表示死亡、疾病之义可以引申出遗憾、怨恨之义,但字是否能够归入到表心理疾病一类中去,或许顾野王认为“恨”是一种过渡的心理问题,是否为其他字的讹字,这些都有待考察。

综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玉篇》比《说文解字》歺部下多收录的字主要集中在表示疾病、死后状态和死亡三类,表死前状态、表鬼神、表匈奴名和情感四类是《玉篇》歺部字特有的。为什么仅隔三百多年,《说文解字》中没有表示鬼神义的字?表示疾病和死亡类的字增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表示死前状态的词都是双音连绵词?、是否有必要单列一类?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4《玉篇》新增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1医疗、医药理论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药理论进入一个系统的阶段。朝代更迭频繁,战乱未平息,自然灾害又频起,战乱、饥荒、疾病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人们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极为迫切,他们关注身体健康,强烈的求生欲使得这个时期医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战乱为医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病例,再加上北魏政府的重视,建立了第一个面向基层的政府性医疗机构“别坊”,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南北朝时期医学的发展,《本草经集注》《药方》《脉经》等医学著作蜂拥而出,《隋书·经籍志》中有许多关于医学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明确了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各种疾病的症状,还规范了疾病的定名,因此《玉篇》中歺部下收录了大量的关于疾病的字也就不足为奇了,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医学的发展。

4.2丧葬制度的变化

孝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蔚然成风,丧礼制度成为社会新风尚,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用厚葬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孝顺,为天下人做表率。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活人陪葬,殉葬制度在汉朝一度被抵制,因为秦朝的暴政统治,修建皇陵,再加上秦末战乱不断,人口数量骤减,为了稳定民心维护统治地位,于是统治者便废除了这种活殉的陋俗,但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推行孝道,加上佛教“生死轮回”的生死观的影响,人们认为在人世间生命走到了尽头意味着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了新生,墓地便是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所以人在下葬时必须带上生前心爱的东西,那么在另一世中你也会拥有,心爱的东西也就包括人,所以“殉”就作为新用字被收录在《玉篇》歺部下。“殓”是南北朝一个重要的丧葬程序,有“小殓”“大殓”之别,前者指为死者穿衣,后者指将尸体入棺,可见南北朝时期的下葬礼仪在汉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4.3生死观的变化

从东汉开始,民众开始对生死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认识才逐渐清晰,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发展,加上魏晋六朝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因此生与死的问题就异常强烈地凸显了出来,相比于安定的汉代,人们在动荡的年代里寄希望于来世,因此开始想象死后的世界。歺部字在两部字书中数量的变化能清楚地反映这一变化,在《玉篇》中出现了表尸体不朽的“殭”和“”字,表示起死回生的“殅”字,可见道教对民众生死观的影响。道教构建了长生不老的生死观,在魏晋时期被人们广泛接受,在《抱朴子内篇》中就有对死后成仙可能性的强调。人们认为死后就会去到另一个世界,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4.4鬼神信仰

祭祀制度在南北朝时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淫祀”盛行,就是超越了对象和规格的祭祀,即越分而祭的祭祀,从天子到士,等级不同祭祀的规格和对象不同,庶民是没有权利祭祀的,因此民间百姓出了祭祀祖先外其他的祭祀活动就叫“淫祀”,这种现象官方是明令禁止的,但南北朝时期,这种风气却不可遏制,《玉篇》歺部下收录的、,都表示用活的家畜祭祀,这里也能看出祭祀的发展,人们都寄托希望于鬼神,因此这也是民间创造众鬼众神的高峰期。

“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隐迹曰鬼。”祭祀的对象是鬼神,人们在感激他们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同时又畏惧,死者离开人世,生者就忙于祭祀,为死者在阴间的幸福创造条件,也祈求福荫后人,福佑子孙。既然人死了之后有固定的去处,可能会变成鬼,东汉时期对鬼的态度都是恐惧,普遍认为鬼会害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说:“世谓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鬼就不那么恐惧了,在许多魏晋小说中鬼与人产生爱恋,这样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鬼神的信仰崇拜。因此《玉篇》中也就不再避讳提及鬼,“”“”“?”就被收录进字书。当人世间安宁欢乐,死才令人恐惧,人们害怕鬼给自己快乐的生活造成威胁,但当乱世纷争中,生命已如草芥,人们不再留恋也就不害怕鬼了。

参考文献

[1]朱树英.以日部为例比较《玉篇》和《说文解字》[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8):154-155.

[2]张涵潇.《说文解字》与《玉篇》囗部字的释义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9(32):194.

[3]孙婉敬.《说文解字》歺部字研究[J].青年文学家,2020 (14):191-193.

[4](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

[5](南北朝·梁)顾野王撰.玉篇 残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门艺.《说文》《玉篇》歺部字意义分析与比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77-79.

[7]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09.

(责编:李慧娟)

作者简介:李梦祯(1998—),女,江西吉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论《说文解字》与基础教育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研究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