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雷竹林政策性保险可行性调研
2021-11-12邵香君周菊敏钱宇汀张有珍
邵香君 周菊敏 钱宇汀 张有珍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全区现有竹林面积6.47 万hm2,其中以笋用为主的雷竹林面积2.00 万hm2,主要分布在临安中东部地区。2019 年临安区竹笋产量25.75 万t,一产产值高达15.44 亿元,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稳定在35 亿元左右,在丰富居民“菜篮子”、充实农民“钱袋子”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临安区冰雪灾害、寒潮霜冻等极端天气频发,造成雷竹笋用林竹株倒伏、折断、冻枯、种竹难以留养等问题,尤其是在采用覆盖出笋培育的雷竹林,有的年份受灾率高达40%,经济损失率达60%以上,“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1]。例如,2013 年的高温干旱和倒春寒、2016 年1 月24-25 日暴雪后出现的极端低温冻害、2018 年的长期雨雪冰冻以及2021年的梅季洪灾,都是造成雷竹笋减产减收,甚至是血本无归的最重要因素。单靠财政救灾补助,很难及时救助到位,因此,引进市场机制,探索雷竹林政策性保险,防范生产经营风险成为最佳选择[2]。为了宣传、推行雷竹林政策性保险,本文对雷竹林经营农户参加保险的意愿进行了调研,以期为临安实施雷竹林政策性保险提供参考。
1 调查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调查区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该区域是中国雷竹分布的中心区,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降水量1 628 mm,多年平均气温为15.8 ℃,最热月7 月的平均气温为28.1 ℃,最冷月1 月的平均气温为3.4 ℃,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分别为41.9 ℃和-13.3 ℃,年均日照时数1 939 h,年均无霜期234 d。
1.2 调查方法
根据临安区雷竹林的分布情况,在太湖源镇的横徐、畈龙、青云、碧淙、射干等7 个村随机选择134 户竹农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20份。调查内容包括:雷竹种植户的年龄、性别,雷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家庭雷竹林经营状况(自然经营、覆盖经营),是否愿意参加雷竹林政策性保险,愿意参加的保险种类、保费、保额、出险损失率、政府保费补贴以及竹农最需要参加保险的方面等。
文中涉及的临安区降水量、最低温数据来源于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雷竹林经营状况分为自然经营(自然笋) 和覆盖经营(覆盖笋) 2 种模式[3]。雷竹自然经营即为常规经营,自然经营的出笋期为3-5 月,自然经营的面积占雷竹总面积的75%左右;雷竹覆盖经营主要是进行林地覆盖,用竹叶、稻草、砻糠、麦灰等有机材料覆盖于丰产雷竹林地中,通过覆盖物发酵、增温和保温,增加其地温,促使竹鞭笋芽萌动生长,笋期可提前到12 月至次年2 月,覆盖经营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5%左右。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竹林经营者的基本特征
根据问卷调查设计,分别对雷竹林经营者的年龄与性别、雷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以及家庭雷竹林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1.1 经营者年龄
从年龄上看(图1),雷竹林经营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其中≥60 岁者占51.67%,40 岁~<60岁者占46.67%,又以50 岁以上者居多,<40 岁者屈指可数。可见,大部分竹林经营者都是爷爷、奶奶辈,劳动者趋于老龄化。调查还发现,竹林经营面积越小,经营者的年龄越大,说明现有的竹林经营规模无法吸引年轻人。
图1 雷竹林经营者的年龄分布Fig.1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Lei bamboo forest managers
2.1.2 经营者性别
从性别来看,从事竹林经营的多为男性,占84.17%,女性只占15.83%。在雷竹覆盖栽培过程中,有许多作业环节,如除草、施肥、翻耕、覆盖砻糠、浇灌、挖笋、收集砻糠、砍老竹等,需要花费大量体力,特别是覆盖与收集砻糠,因此竹林经营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
2.1.3 雷笋收入占经营者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太湖源镇是临安区雷竹之乡,全镇雷竹面积近4 000 hm2,该镇共有20 个村,其中16 个村的农户以雷竹为农业主导产业。调查显示,20%的农户其雷竹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低于20%,46.67%的农户其雷竹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为20%~50%,33.33%的农户其雷竹笋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在50%以上。
2.1.4 农户雷竹林经营规模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20 户雷竹林农户中,竹林面积小于0.33 hm2的农户有41 户,面积在0.33~0.67 hm2的农户有47 户,面积大于0.67 hm2的农户有32 户。在120 户雷竹林农户中,2019 年实施竹林覆盖措施的有109 户,其中面积小于0.33 hm2的农户有78 户,面积在0.33~0.67 hm2的农户有26 户,面积大于0.67 hm2的农户有5 户。
2.1.5 雷竹林经营的成本效益
雷竹林不同经营方式的成本与效益的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雷竹林不同经营方式的成本与效益Tab.1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Lei bamboo forest
对于自然经营的竹林,经营成本低于500 元/667 m2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35%,成本在500~1 000 元/667 m2的农户占50%,成本超过1 000元/667 m2的农户占15%;在单位面积竹林的产值方面,产值低于1 000 元/667 m2的农户占6%,产值在1 000~2 000 元/667 m2的农户占82%,产值超过2 000 元/667 m2的农户占12%。
对于覆盖经营的竹林,经营成本低于1.00 万元/667 m2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47%,成本在1.00 万~1.50 万元/667 m2的农户占53%,调查农户中没有经营成本超过1.50 万元/667 m2的农户;在单位面积竹林的产值方面,产值低于1.00万元/667 m2的农户占15%,产值在1.00 万~1.50万元/667 m2的农户占18%,产值超过1.50 万元/667 m2的农户占67%。
2.2 雷竹林经营者参与政策性保险的意愿
从调查情况来看,80%的农户愿意参加雷竹林政策性保险,20%的农户因雷竹林面积小、竹林荒芜且无劳动力管理而不愿意参加。
在愿意参加政策性保险的农户中,50%的农户只愿意参加覆盖经营竹林的保险,43.75%的农户既愿意参加自然经营竹林的保险也愿意参加覆盖经营竹林的保险,6.25%的农户只愿意参加自然经营竹林的保险,因为这部分农户目前很少有可以覆盖的竹园,只希望通过细心培育达到覆盖要求,毕竟覆盖竹园的收益远远大于自然经营的竹园。
2.3 参加的保险责任项目
根据雷竹林在生产经营中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情况,将5 类灾害纳入保险责任:一是台风、暴风雨、龙卷风等风雨灾害;二是雪灾、冰冻、冻雨、寒潮等冰雪灾害;三是滑坡、泥石流、崩塌、自然毁坏等地质灾害;四是意外灾害;五是其他。调查结果(图2) 显示,许多农户选择了多项自然灾害保险项目,其中选择冰雪灾害保险的农户最多,占调查农户总数的98.96%,其次是风雨灾害保险,农户占56.25%。分析临安区近20 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显示,该区域冬季发生冰雪灾害、夏季发生风雨灾害的风险较大,反映出农户的担忧并非多余。
图2 农户感兴趣的自然灾害保险项目Fig.2 The natural disaster insurance items for farmers interested in
2.3.1 临安区最低气温年度变化
从近20 年临安区每年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图3),每年12 月份至次年3 月份最低气温基本都在0 ℃以下,其中最冷月1 月份的最低温度平均为-9.34 ℃,1991 年的极端低温达到了-13.4 ℃ (12 月份)。2018 年2 月出现最低温度-7.5 ℃,2005 年3 月份的最低温度为-4.1 ℃。竹林冻害的主要因素是低温,因暴雪、寒潮及低温霜冻灾害天气所造成的雷竹损失最为严重[4]。若覆盖竹林3 月初母竹提前进行留养,遇上冰冻天气,所有生长较高的笋基本上全部受冻,严重影响次年雷竹笋产量[5]。
图3 1990—2019 年临安区最低气温变化Fig.3 The changes of minimum temperature in Lin'an district from 1990 to 2019
2.3.2 临安区降水量年度变化
临安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 月,从近20 年临安区夏季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图4),6 月份降雨量最高,平均降雨量达到389.61 mm;其次是8 月份,平均降雨量为295.65 mm。其中,1996 年6 月降雨量为535.5 mm,1999 年6月降雨量达到584 mm,2011 年6 月降雨量为511.3 mm,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强降雨。雷竹林最怕水淹,而临安区的雷竹林约有1.07 万hm2种植在农田里,极易积水,遇到强降雨,雷竹林在水中浸泡24 h 以上,就会造成竹林烂根,逐渐枯死。
图4 1990—2019 年临安区夏季降水量变化Fig.4 The changes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Lin'an district from 1990 to 2019
2.4 保险费用
保险费用包括成本损失险保费与收益补偿险保费2 项。对于自然经营的竹林,设计的保险费用标准为:Ⅰ,<30 元/667 m2;Ⅱ,30~70 元/667 m2;Ⅲ,>70 元/667 m2;对于覆盖经营的竹林,设计的保险费用标准为:Ⅰ,<400 元/667 m2;Ⅱ,400~1 000 元/667 m2;Ⅲ,>1 000 元/667 m2。调查显示(图5),对于自然经营竹林的农户,选择保费标准Ⅰ、Ⅱ、Ⅲ的农户分别占75.00%、16.67%和8.33%;对于覆盖经营竹林的农户,选择保费标准Ⅰ、Ⅱ、Ⅲ的农户分别占74.16%、22.47%和3.37%。由此可见,如果保费全部由农户自己负担,农户对于相对较高的保费投保的积极性不高。
图5 农户对保险费用的支付意愿Fig.5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nsurance costs
2.5 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包括成本损失险保额与收益补偿险保额2 项。对于自然经营的竹林,设计的保额标准为:Ⅰ,1 200~<1 400 元/667 m2;Ⅱ,1 400~<1 600 元/667 m2;Ⅲ,1 600~1 800 元/667 m2;对于覆盖经营的竹林,设计的保额用标准为:Ⅰ,1.00 万~<1.50 万元/667 m2;Ⅱ,1.50~<2.00万元/667 m2;Ⅲ,2.00 万~2.50 万元/667 m2。调查显示(图6),对于自然经营竹林的农户,选择保额标准Ⅰ、Ⅱ、Ⅲ的农户分别占54.17%、29.17%和16.67%,对于覆盖经营竹林的农户,选择保额标准Ⅰ、Ⅱ、Ⅲ的农户分别占11.11%、46.67%和42.22%。可见,自然经营竹林的农户期望的保额多在1 200~1 600 元/667 m2,覆盖经营竹林的农户期望的保额多在1.50 万~2.50 万元/667 m2。
图6 农户期望的保额标准Fig.6 The expected insured amount of farmers
2.6 出险损失率
由于风雨灾害、冰雪灾害、地质灾害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导致投保雷竹笋用林中出现竹株折断、翻篼、倾斜45 度以上、竹株死亡、竹枝叶枯死等现象的应给予赔偿。对于竹林受损的标准(竹株损失率),调查显示,47.92%的农户认为竹株损失率为10%时应该出险赔偿,28.13%的农户认为竹株损失率为5%时就应该出险赔偿,13.54%的农户认为竹株损失率为15%时应该出险赔偿,10.42%的农户认为竹株损失率为20%时应该出险赔偿。
2.7 财政补贴问题
关于保险费用中财政补贴多少的问题,调查显示,38.54%的农户认为财政补贴应占保险费用的70%,44.79%的农户认为财政补贴的保费应在50%,13.54%的农户认为财政补贴的保费应占30%,只有3.13%的农户认为保费无需财政补贴。
3 结论与探讨
雷竹产业不仅是太湖源镇的主导产业,更是临安区中东部地区农户不可替代的产业,从太湖源镇的此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竹林经营农户对雷竹笋用林政策性保险的意识较强,投保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家庭收入主要依赖雷竹的大户积极性更高。
2) 覆盖经营是雷竹笋用林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其效益是自然出笋雷竹林的10 倍以上。由于雷竹林覆盖经营所花费的材料、人工和技术管理成本较高,一般在1.00 万元/667 m2左右,因此其风险也较高,除了技术管理风险外,自然风险也高。所以农户投保覆盖竹园的意愿较自然出笋竹园的意愿更强。
3) 绝大多数农户投保希望享受政府财政保费补贴,自己花较少的保费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收入,而且雷竹林面积越大的竹农越期待政府补贴保费。鉴于政策性保险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主体,其收益主要来源于雷竹林培育与生产经营,因此今后临安实施政策性保险应对投保主体和投保资格作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一类是生产经营单位,如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等具有独立法人的生产经营主体,在试行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联合社,其他非农企业主体,暂不纳入保险。另一类是雷竹林生产经营的大户,其家庭收益主要来源于雷竹林,且承包经营2.00 hm2以上,其中当年计划覆盖出笋竹林在0.33 hm2以上的大户。这样更有利于竹林流转经营,实现适当规模化效益。
4) 对于留养成竹的笋(亦称“种笋”) 的冻害责任险种问题,在设计保险中的责任险中,考虑“倒春寒”“低温”等的标准和对种笋冻害损害的评价与确认的困难(退化早竹林退笋严重、虫害退笋等),未单列出留养种笋期倒春寒潮、低温造成种笋冻害退笋这一项责任险,将其列入在其他一栏中。但在调研讨论中许多竹农要求将其作为一个责任险种予以保障,说明倒春寒对雷竹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