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T核磁共振检查对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2021-11-12莫永灿梁树生吴伟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符合率

莫永灿,梁树生,吴伟雄

(英德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英德 513000)

胆总管结石属于常见胆道系统疾病,这也是肝胆外科严重病症之一。近些年随着胆道系统结石发生率的增加,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这一类患者通常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同时伴随严重并发症,通常是因结石导致嵌顿,使得胆汁流出受阻,加上胆道阻塞,进而导致感染以及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感染性休克以及胆源性胰腺炎等[1]。针对这一类疾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使结石排出,但需要在术前明确诊断,对结石大小及具体位置予以确定,并了解胆道结构,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现象,以便于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避免并发症出现,也保障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2]。临床中,针对胆囊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胰胆管造影、CT等为主,但由于胆道系统生理解剖结构特殊,加上结石影响,所以这些检查方式存在一定限制[3]。对于此,本文分析在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应用1.5T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并与CT检查结果对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最大86岁,最小27岁,均值(60.23±15.46)岁。纳入标准:患者经手术治疗且确诊;临床资料完整者;初发结石者;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者。排除标准:二次发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合并其他部位结石者;患者不配合、不依从等。

1.2 方法

1.5T核磁共振(PHILIPS Ingenia 1.5T)检查:检查前8 h禁食禁饮,选择仰卧位,参数设置如下:TE和TR分别设置为900 ms、316 ms,矩阵设置为256×192,层厚设置为1.8 mm,FOV设置为360×360 mm。首先对腹部线圈、呼吸门控监控信号进行收集,在不同呼吸触发基础下实施高分辨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扫描,并通过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实施图像后处理。

64排CT(GE 64排128层Lightspeed VCT)检查:检查前饮用温开水1000 mL,使胃肠道充盈。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与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 kV、175 mA,层厚设置为5.0 mm,层间距设置为5.0 mm,准直0.65 mm。先对受检者实施平扫,经右端膈顶开始直至胰腺钩突以下,以胆管走向为准重建图像曲面。

1.3 临床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准,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并对不同大小结石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对比

40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手术确诊,其中23例结石直径在8.0 mm及以上,17例结石直径在8.0 mm以下。1.5T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64排CT(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对比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直径结石诊断符合率对比

对于直径在8.0 mm及以上的结石,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直径在8.0 mm以下的结石,1.5T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64排CT(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直径结石诊断符合率对比

3 讨论

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属于胆道系统常见疾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等症状,也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构成威胁[4]。胆总管结石包括两种,一种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另一种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结石成分相对复杂,现阶段无法明确其形成原因,多认为与代谢因素相关,同时多数结石是因胆总管弯曲度较低,肝内胆管中胆汁流动缓慢,无法有效排出,使得胆汁淤积,进而导致结石[5]。在肝胆外科中,胆结石属于常见急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因其生理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容易导致危象,所以临床中需要尽早明确诊断,为疾病后续治疗提供支持,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6-7]。因此对于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而言,有效诊断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中,1.5T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64排CT检查是当前影像学检查的常用方式,可以对脏器状况予以有效观察,在多种疾病诊断中经常应用。同时此种检查方式不仅扫描速度快,而且成像快,可以避免伪影,断层扫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一些患者发病急,通过CT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因此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因其检查的特性因此对高密度结石有较高的确诊率,但此种检查方式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容积效应,如果胆总管发生扩张,则容易导致误诊问题。同时针对等密度结石,如泥沙样结石,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敏感性将会降低,所以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与之相比,1.5T核磁共振检查不仅不会产生辐射影响,也不需要使用造影剂,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另外还可以从多角度观察胆道系统,清晰地显示出胆道结构异常情况,不仅可以在胃肠手术评估中应用,也可以在胰胆管造影检查插管失败中应用。据相关研究指出,1.5T核磁共振检查对胆总管微小结石检出率超过90%[8]。本次研究中,对于直径在8.0 mm以下的结石1.5T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4.12%,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由此可见1.5T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替代部分辐射较大且有创的检查方式。但如果充盈缺损表现为周围胆汁完全包绕管腔时,图像清晰度欠佳,诊断符合率将会下降。对于此可以在检查期间通过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结合分析的方式进行,特别是泥沙样结石以及微小结石,可以避免因图像重建时细节被模糊而导致的误诊问题。需要注意的是,1.5T核磁共振检查不能动态显示胆道系统,所以容易受到呼吸运动以及肥胖等因素影响,无法兼具治疗作用,所以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限制。

在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诊断中,1.5T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诊断符合率高,特别是对于直径在8.0mm以下的结石,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符合率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