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12潘惠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隐匿性骨关节三维重建

潘惠娟,戎 慧

(丹阳市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隐匿性骨折是指患者临床并无显著症状的一种微型骨折,其主要类型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是在患者解剖结构复杂、骨髓形态复杂以及较为隐蔽的位置,例如腕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在外力作用(交通、外伤)下导致患者出现的骨折问题[1]。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在临床中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对于该疾病实施早期诊断,可以为后期临床医师诊治提供科学的诊断方案。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骨折诊断时,主要选择实施X线检查,但分辨率不高,且较易因邻近组织投影重叠受到感染,仅仅可以将患者较为明显的骨折情况进行展示,对于隐匿性骨折检出较难,极易产生漏诊、误诊问题,对后期的治疗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以48例疑似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为例,分析CT与MRI扫描三维重建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48例疑似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24:24;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为(41.15±2.41)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3.21±1.44)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与隐匿性骨折相似;②患者均在18~80岁之间;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者参与一半后退出研究;②患者存在肾、肝等基础性疾病;③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④患者为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1)CT诊断

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机,临床医师应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双手向头顶平伸,叮嘱患者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矩阵为256×256,管电压200 mA,层距5 mm,螺距1.028:1。在实施扫描后,将所获得数据采取图像后处理,获取四肢关节骨折的多角度图像。

(2)MRI诊断

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实施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其中冠状位使用T2加权成像,矢状位采取T1加权成像,实施FLASH序列,参数设定如下:层距为3.5 mm,矩阵256×256,视野为160 mm×160 mm。

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标准:实施CT检查后,可见患者骨皮质连续中断,或骨碎片产生移位问题,患者骨小梁存在清晰的骨折线。实施MRI检查,患者骨折线表现为低信号,骨小梁具有清晰的骨折线,或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诊断、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分析

金标准检查结果为43例患者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剩余5例患者为其他疾病。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41例,剩余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CT诊断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36例,剩余12例患者为其他疾病。

2.2 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的结果

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后,特异度为80.00%(4/5),灵敏度为93.02%(40/43),准确度为91.67%(44/48),见表1。

表1 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 单位:例

2.3 CT诊断的结果

CT诊断后,特异度为20.00%(1/5),灵敏度为74.42%(32/43),准确度为68.75%(33/48),详见表2。

表2 CT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 单位:例

2.4 检查结果对比

对比CT诊断和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结果,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T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检查结果对比

3 讨论

3.1 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相关概述

隐匿性骨折一般是指患者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尤其是四肢作为人体活动以及承重的一项重要部位,其在内因以及外因的作用下,患者极易出现骨折情况。一旦该疾病出现误诊或漏诊,导致治疗被延误,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极易出现医患纠纷问题。目前,临床对于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进行早期诊断时,常会发生误诊或者漏诊的现象,最终致使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期延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预后效果较差[4]。当前,CT扫描具备较为显著的优势,例如图像清晰、扫描时间短,对患者骨关节的三维立体结构可进行直观显示,可以避免被掩盖的缺点,在早期发现患者的隐匿性骨折情况。但其在临床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出现漏诊或误诊。而MRI扫描三维重建分辨率较高,能够多方位成像,对患者的骨骼、韧带以及肌肉进行显示,且其可以对患者四肢实施扫描,使临床医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分析患者骨折的部位,利用多序列对患者的组织器官进行立体成像显示,使临床医师对四肢关节骨折和周围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清晰显示。目前临床对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取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究。

3.2 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8例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为43例患者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剩余5例患者为其他疾病。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为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41例,剩余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诊断后,特异度为83.33%(4/5),灵敏度为93.02%(40/43),准确度为91.67%(44/48)。因此可以看出,对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采取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从而对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分析,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CT检查具备扫描范围广、扫描速度快以及分辨率高等优势,可避免出现解剖结构重叠的问题。尤其是在实施CT检查后,能够将患者的骨折位置以及周围骨碎片进行明确显示,且骨关节显像较为清晰[6]。但在实施CT检查后,对于骨内骨折、骨折线走形等患者,成像效果较差,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局限性较高。因此当前临床在对隐匿性骨折患者诊断时,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是首选措施,其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较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实施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能够选择多序列与多参数成像,可以将患者软骨损伤、水肿等病变进行全面显示,从而对后期临床医师诊断有积极意义。另外,使用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能够对患者检查部位进行清晰成像,避免出现重叠、掩盖等问题,因此对骨折和周围软组织有较大优势,较易发现隐匿性骨折[7]。

综上所述,MRI扫描三维重建检查在四肢骨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检查,为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提供完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隐匿性骨关节三维重建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