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思路

2021-11-12农剑伟

散文百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民办体育锻炼院校

农剑伟 于 海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近些年,随着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不断下滑,教育部批准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了公共体育教育地位,指明了体育教育改革方向,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找工作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保障身心健康,才能获得成功。公共体育教育不仅能强健学生体魄,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针对公共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改革与创新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现状。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体育具有娱乐、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其发展水平代表国家综合实力。[1]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调研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越来越少。高校学生中,男子1000米,及格率不到10%,女子800米及格率不到5%,体质检测达标率甚至低于中小学生,不合格率超过30%,很少参与和基本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数量占比达到了48%,多数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仅有25%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原因,每周会固定参与体育锻炼,但运动强度不大,作用微弱。显然,当代大学生体质状态不乐观。另外,睡眠时间的不合理安排,也对当代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校期间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上网、娱乐、社会活动、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不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90%以上的在校学生11点以后睡觉,其中48%在12点以后才睡觉,绝大部分是“手机控”或是“电脑控”,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学习、轻锻炼”的情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共体育课已成为当代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为数不多的途径。

二、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当代大学生普遍睡眠时间较晚,且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情况不乐观,患病率在不断增加。根据世卫组织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超重/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5kg/m2)的患病率为45.6%,1型糖尿病(T1DM)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为21.7%。[2]通过体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在经过持续的体育锻炼后,便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其中“体”也是重要内容。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体育精神能鼓舞学生成长,使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心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另外,体育运动讲求团队协作,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对学生未来进入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体育运动具有竞技性,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非常有意义。

3.向学生传递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向学生传递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从而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之终身受益,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实际上,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促进大脑发育,调节神经中枢,为学生从事脑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经过体育锻炼后,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将身体多余脂肪转化为能量,学生不仅不会有疲累感,反而会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有精神,能够保持更高的投入度,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

三、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公共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能。但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并不理想,难以取得预期的体育教育成效。为了对公共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合理建议,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来预先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从而为建议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1.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实际上,当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甚至一些学生直接不来上体育课,认为体育课并没有实际作用。根据相关的学生调研数据显示,有65%的学生虽然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却表示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更缺乏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公共体育教学项目不符合自身兴趣和需求。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而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项目多为跑步、游泳、广播体操,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程设置单一,教学项目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

2.缺少专业体育教学人才。

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殊性,对相关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3]然而,民办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少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大多是通过外聘教师来进行体育教学。这些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缺少前沿的体育知识,并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这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效果不佳,甚至一些错误指导反而损伤了学生身体,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大多围绕教学大纲,采用结业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例如,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始终是围绕学校、操场进行,教学过程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以完成教学考核为目标,体育锻炼的趣味性被削弱。[4]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面对公共体育时是敷衍的心态,认为只要完成教学考核目标即可,并未将体育锻炼和自身联系起来,无法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难以产生体育锻炼动机,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

4.公共体育教育观念落后。

虽然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都在提倡加强公共体育教育,但实际上却对公共体育教育质量缺乏重视,体育课程安排过于随意,认为体育教育是知识教学的附属品,经常随意取消或更改体育课。通过了解发现,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利用率并不高,难以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甚至一些院校的体育场馆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几乎不开放,形同虚设,体育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四、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道,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体育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未真正、有效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下面本文通过几点来探讨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

1.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目标是为强化学生体魄,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公共体育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学项目的设置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从容增强学生对公共体育教育的认同感。例如,设置羽毛球课程、篮球课程、排球课程、足球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运动强度,选择愿意参与的体育项目。如女生可根据锻炼强度和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参与羽毛球、排球课程;男生可以参与篮球、足球。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认同感,体育教学可立足于学生未来岗位,将专业教学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例如,营销、物流管理和公务接待岗位的相关职业,站立时间长,躬身动作频繁,易导致下肢肿胀,腿部肌肉僵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重点提高下肢耐力和腰部肌肉力量的锻炼。显然,这样的体育教学,学生的兴趣更高。

2.加强体育教师团队建设。

若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便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难以为公共体育教育提供支持。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师团队建设。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要积极招聘专业体育教师。例如,与知名体育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出人才需求,要求对方定向培养人才,从而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注入新鲜血液。另如,开展社会招聘,招聘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体育教师。而对于刚招聘的教师,民办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应定期组织岗位培训,让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改善教学现状。

3.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民办高职院校应创新公共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组织体育活动。例如,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篮球课程教学中,课前热身可融入躲避球、传球、击球等球类游戏,从学生心理上和身体上适应与篮球的接触,为教学工作做好准备。教学中可融入定点投篮游戏、传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掌握篮球技巧,而不是单纯的进行动作模仿。在休息活动中,通过体育游戏,可让学生紧绷的神经放松,缓解学生身体疲劳。此外,在教学考核方面也要做出创新。可根据学生运动基础,实施分层考核方法,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引导方式,因材施教,从而增强教学的适用性,使学生树立体育运动信心,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4.革新体育教育理念。

民办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公共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视,加大对体育器材、设施、场地的投资,可设置体育教育专项资金,从而更好的满足体育教育的硬件需求,解决体育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在体育教育资源建设后,要制定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与开放制度,将场馆和器械对学生开放,加强对体育教育资源的利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条件,推动体育教育的正规化。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全体师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可定期组织体育竞技比赛活动。例如,对抗赛、体育文化节等。这样的体育活动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体育锻炼的动力。

五、结语

网络时代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大多数业余时间都在上网,缺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素质普遍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体育教育担负着重要职能。为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民办高职院校应转变公共体育教育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体育教师团队建设,改善公共体育教育现状。

猜你喜欢

民办体育锻炼院校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