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课堂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研究
2021-11-12闫瑾
闫 瑾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一、先学后教的意义
在21世纪,人才竞争成为了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对人才的自主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认可。在教育方面围绕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课堂改革也成为了大势所趋。早在世纪之初,国家就针对课改方向进行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1]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自主学习课堂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未来自主学习课堂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
二、先学后教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改革成为了各国的大势所趋。这一时期各种自主学习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有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习得新知识的。教师是学生知识习得的促进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认知建构重复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便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在批判认知建构主义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的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创建有利于其学习的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上述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都为各国的自主学习课堂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三、先学后教的流程
笔者在吴村中学学期考察期间,适逢该学校进行“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改革。吴村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笔者在吴村中学学习了半年之久,观察和目睹了初中历史教学与这种“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有机结合取得的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对该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描述:
(1)学案编写:教师根据教材、课标和大纲要求精心编写学案,学案要包含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生预习:教师将学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完成。
(3)课堂展示:课堂展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大约有6个学生,教师要事先对每个学生进行编号,上课时随机选择每组的任意一个编号的学生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讲解,在进行问题解释前,学生是经过充分讨论的,吴村中学的教师们并不认为小组讨论是单纯的交流谈论,他们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兵教兵”的过程。也就是让一个组的好学生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后进生的学习,因为教师是随机选择任意编号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的,并且如果被点名的学生回答得很好小组也会得到一定的加分和奖励,所以好学生往往会竭尽全力把后进生教会,在这一过程中,后进生的知识得到了落实,好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教师在整个先学后教的历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两点:第一是编写好学案;第二是在学生展示环节进行适当的补充、指导和纠正。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更好地进行。
四、先学后教实施的效果
笔者在吴村中学学习了半个学期之久,期间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效果进行了跟踪。笔者从主观的观察效果和客观数据两个方面认为,这种先学后教的历史课堂在这所农村中学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从客观数据来看,从实施课改开始,连续三年升学率持续上升,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历史数据;从笔者主观地观察效果看,这种学习方法对中间生和后进生的积极作用显著。相比以传统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课堂,这种新型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不仅在回答问题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参与解决问题的人数上。
五、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很多地方的很多学习都进行了类似的课堂改革,但是有的地方成功了,有的地方失败了。笔者根据对清徐县吴村中学的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分析了其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宽松的外部环境。这种宽松的外部环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允许实验、允许试错的态度。其二是宽松的社会环境——这一点主要指家长对于学校改革不会过度担忧和干涉。笔者在现实和媒体报道以及论文文献中经常都能接触到很多家长干涉学校改革的资料,大部分的表现是阳奉阴违,表面上支持学校的改革,实际上非常担心改革会给孩子的成绩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有的家长会直接反对课堂改革而横加干涉。但吴村中学的家长大部分深处农村,对于孩子成绩没有过度的关注,再加上外出务工者也非常多因而学校改革潜在的阻力少了很多。
其次是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倒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由于地处农村地区,吴村中学的学生家庭情况普遍没有城市家庭的学生优越,学生家庭中电脑普及率低甚至有的家庭也很少有余钱给学生买参考书等一系列教辅书籍,因此在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城市学生普遍倾向于找各种技术手段或教辅资料的帮助,而吴村中学的学生则被迫选择自己思考。
第三,改革者的进取和努力。一场改革能够成功推行,一定离不开改革者的坚持和信念。在改革之初,学校校长也是面临过质疑的,特别是来自教师群体的质疑,因为教师群体往往是不乐意工作发生变动的一个群体,但是校长锐意改革,将改革以行政命令的手段推行下去。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也逐渐收到了教师群体的认同,这使得原本被迫的,强制进行的改革转变为主动的教师行为。
第四,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特征适合进行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初中历史课本编排较为简单,许多知识的难度并不高,要求调动复杂抽象逻辑思维和丰富胜过经验才能去理解的知识并不多。特别是与高中历史类似的课堂改革相比,笔者深有感触。笔者曾经目睹过一场类似的教育改革在高中时断时续地艰难推进,最后不得不妥协放弃的过程。笔者认为同样的改革结局不同,其非常关键的原因在于知识难度的不同。
六、不足之处
吴村中学的改革在获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发现了此次改革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表现为观念的落后。吴村中学的老师和改革者本人依然是唯分数论的。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进行课堂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因而在多少有点“形变神不变”的味道在里面。归根到底,还是改革者和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其次学案变背诵案的情况非常明显。对于历史这样一门知识型的课程,背诵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初中历史相对简单,背诵提分的效果显著,因而在改革中,笔者常常目睹学生出现了只背不理解的情况,教师出现了只查学案不深入讲解的情况,很多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环节都被省略掉了。这样的历史教学对于学生长时间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不仅磨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这种现象出现的显然与唯分数论的传统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是对教学流畅性的破坏。由于吴村中学“先学后教”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是以学生展示为主的,在学生展示后要及时给予小组加分等鼓励政策。这个加分环节的加入把原来教师完整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安排给打破了,从而使得历史知识的输出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前因后果有很充分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所以吴村中学在升学率提高的同时,优秀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七、结论
总的来说,吴村中学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其改革大胆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观念的偏差和问题,但是改革成果基本上可以说是瑕不掩瑜。吴村中学“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为以后的课堂改革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课堂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样本,更是我国本土化课堂改革中一个生动鲜活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