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腔裔韵”的形成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记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裔小萍

2021-11-12

剧影月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萍淮剧唱腔

近期,由江苏淮剧博物馆制作拍摄的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裔小萍老师的艺术人生专辑正式完成上报。裔小萍女士是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早年出生在上海,父母辈都是沪上知名的淮剧演员。良好的艺术熏陶,严谨的言传身教,使她在江苏、上海两地淮剧界都享有一定的声誉。这位淮剧功勋艺术家常年生活在基层一线,默默为人民群众送欢乐,送精神食粮,得到了人民的喜爱,2009年,她光荣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

一九七八年,苏北的淮剧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当时的滨海淮剧团紧缺旦角演员。已经转行从事其它行业的裔小萍,被请出山,她告别了曾经挥洒汗水的大上海舞台,应邀来到了黄海之滨的滨海县淮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副团长,踏上了得以施展人生抱负的战场。天生的一付金嗓子,特殊的艺术感悟力,加上多年舞台扎实的基本功,裔小萍成为了八十年代江苏淮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多年从艺以来,她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特别是她在唱腔上发挥那如诉如泣、委婉缠绵的磁性唱腔优势,让她一出场演唱就能赢得观众的如潮掌声。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对由她参与演唱的《天汉三杀》《秦香莲》《白蛇传》等进行了全场录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将她演唱的多台全本制成盒带、唱片,并向全国及港澳台地区发行。

裔小萍在从艺舞台上获得众多奖项,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淮剧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淮剧艺术的传承与教学中,为培养淮剧新人不懈的努力。

作为出生淮剧世家的艺术新苗,裔小萍早在11岁时就接触了淮剧,当父母与艺术前辈在台前演出,她会一个人躲在舞台的幕后,全神贯注地观看台上的演出,一字一句地记,并跟着比划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3岁时,她竟然能完整演唱多名淮剧的核心唱段,得到当时剧团老师的赞扬。前辈与领导的鼓励,也更加激发了裔小萍从艺的热情,并安排她在相关剧目中担纲客串,让她在演出中加深对淮剧艺术的了解。从此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淮剧艺术之中,并立下意愿,要以自己的刻苦勤奋不断向新的艺术台阶攀登。

1959年,当原竞成淮剧团与浦光淮剧团两团合并,只有十三岁的她,当仁不让地主演了“探寒窑”等折子戏。小小角色亮相舞台,而且扮相俊秀,嗓音清脆,动作干净利落,唱腔有板有眼,一下了就得到观众的首肯,当年上海的《新民晚报》还登载文章介绍,认为她是淮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年龄的增长,17岁那年裔小萍已成为了剧团一名实力派演员,期间,她先后主演过小铁梅、珊妹、小常宝等现代戏中的主要人物。每次演出,她都能以精美的唱腔和扎实的舞台基本功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不凡实力。

裔小萍出身在上海大都市,从小耳濡目染了淮剧艺术的深厚底蕴,在传承艺术和众多名家的熏陶中,让她的艺术得到飞快的成长。多年来,她特别注意学习当时上海淮剧界几位艺术大师的演唱风格,并虚心向著名表演艺术家筱文艳、马秀英、武筱风等老师学习。她聆听大师的教诲,学习大师的艺术,取师之长,补自之短,并慢慢地在学习中体会,在实践中融合。在多次学习和舞台的实践中,她反复体会老师们的唱腔技艺,并根据自己的噪声条件,通过感悟与消化,由此凝聚成自己独具韵味的裔派唱腔。

与文艺界的众多演员一样,在十年动乱中,裔小萍曾经告别心爱的舞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界也迎来了春天。当时文艺复兴热潮正在掀起,一些歇业多年的艺术团体被重新激活,一批受到迫害的艺人得到重用。虽然当年裔小萍所在的剧团已经早已解散,但在江苏一些基层县剧团正逐步进入恢复期。当时的滨海县淮剧团,因为缺少旦角尖子演员,在热心人的引荐介始下,裔小萍告别大上海,来到滨海县级剧团。初来之时,县里的人们还没有接受她,在几次大的演出中,她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唱腔征服了观众,并得到县里有识之士的认可。从此,这位来自大上海的艺术家,扎根于黄海之滨,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开出娇艳的艺术之花。

30多年来,裔小萍老师把她的艺术青春挥洒在耕耘的大地上,在滨海的县城和农村,她最多时一天演出可达到5场,由此她在淮剧界也享有“金嗓子”之称。在滨海淮剧团的十多年间,裔小萍老师以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在唱腔艺术上所付出的努力,自成一体,独具魅力,一度时期只要提到有裔小萍主演的剧目,群众会成群结队,扶老携幼争相前来观看,曾经有几十里远的观众或划船、或乘车专门前来欣赏她的演出。电台每天一歌裔小萍的演唱,听众是百听不厌。

作为一名盐阜大地一名家喻户晓的知名艺术家,在八九十年代里,她可说是风靡舞台,所在之处观看演出的观众是人山人海。在滨海的乡村舞台、港口企业,只要听说有裔小萍前来演出,观众就早早的前来等候。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她每场亲自演出。有时患了感冒,她是前脚打了点滴,拔下针头又走上舞台。有时唱得浑身冷汗直冒,头晕目眩,她只喝上一口糖茶湿润下嗓子又登上舞台演出,正是她敬畏观众,善待观众的拳拳爱心,她也赢得人们的普遍爱戴,在下乡演出中,看到不知疲倦的她一场又一场的演唱,老百姓主动端来热饭热汤,有的送来棉衣让她避寒,在长期的演出中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舞台作风,书写了一位艺术家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美好形象。

通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裔小萍对淮剧可说是融会贯通,深入精髓。她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唱腔,对淮剧的曲牌更是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年由她参与设计的多部淮剧中的唱腔,就是她根据不同的剧情进行重新设计的。如由盐城市淮剧团演出的淮剧《半车老师》中的梁锦忠老师的演唱,就是由她一句句哼出,再经过作曲家的记谱,最终形成优美的唱腔。2020年为配合抗击疫情,她亲自设计了《逆行者》大段的唱腔,经她的演唱并通过电台的播放,在三天时间内网上听众就收到5万多人次的点赞。如今她作曲的不少唱段,通过广播传送早已深入人心,她精心参与设计的《秦香莲》《吴汉三杀》《岁月蹉跎》等主打剧目中的核心唱腔更是家喻户晓,成为淮剧爱好者长期学习的经典,不愧荣获国家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晚年的裔小萍从剧团退下来以后,她热爱艺术的激情更加炽热,她决心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无私的传给下一代。从2010年起,为了振兴淮剧,培养淮剧新秀,裔小萍主动担任了盐城市淮剧团、建湖县淮剧团和淮安涟水县淮剧团的指导老师。在盐城市淮剧团,她开办了专门的小淮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淮剧新人。她让学员们从基础学起,在实践中掌握要点,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让演员新秀们在淮剧传承中得到艺术升华。为了淮剧更广泛地普及,这些年她还利用我们的江苏淮剧博物馆这个平台,常年开办淮剧教学示范活动,经她传授学习的学员与淮剧爱好者已达200多位。在她热心传授的学生中,其中不少已是省内各淮剧团的主要艺术骨干与台柱子,有20 多位成为国家一二级演员,有的还担任剧团的负责人。

裔小萍作为淮剧国家非遗传承人之一,是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与传习岗位的代表性艺术家。拍摄好她的传承纪录片,留下她宝贵的艺术资产,展示其独特的表演技艺,传唱由她形成的淮腔裔韵,对于推动我省淮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更多的淮剧新秀,促进戏剧艺术的振兴,保护与传承国家非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小萍淮剧唱腔
试论淮剧表演程式的传承和创新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晏几道
讲究·小萍的婚事
小萍的婚事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超级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