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百年历程的三维逻辑

2021-11-12范嘉祥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体系

范嘉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张巨幅且壮丽的历史图谱。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民在国家遭遇内外部严重危机的艰难环境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做了各式各样的道路尝试,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其领导下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为中国现代化赋予了社会主义的属性定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印证了中国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可以说,经历百年奋斗的中国共产党,既成就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又在实践中经过锻造并已具备了领导现代化的强大自身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更持久、更高程度的效能,必须按照新的时代要求把握两者的互动联系,以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回顾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有必要从历史维度深入思考中国现代化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理论维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化具有哪些优势,从现实维度看百年政党该怎样回应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从而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一、历史维度:政党推动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一)政党推动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1.西方先行现代化国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影响与中国选择

中国现代化属于典型的外生型现代化。19世纪的中国,没有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性,但处于一个现代化和资本主义不断对外扩张的世界。在西方的工业文明、现代政治、近代科技和先进文化面前,旧中国就像是一座陈旧、庞大又弊病丛生的机器,缓慢地运转着,并在不平等互动中被先行现代化国家拖入现代化体系当中。由于中国不仅没有发展现代化的充足条件,甚至连现代化的理想都来自外部,因此在启动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受到西方先行现代化国家的影响。这种外部影响并不是单向发生的。虽然19世纪中国受到自我发展的结构约束,但作为庞大的行为主体,仍然有选择空间,有改变这种结构约束的机会,至少能够从量上为结构性变化的质变做准备和积累。而且,这种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随着国家自主性的获取和全面深化而提高。因此,中国现代化成功与否,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获得自主性;二是国家正确运用自然属性的现代性和社会属性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可以通过这两项前提条件加以分析,由此也可以找到中国共产党成为核心政治力量的原因所在和历史贡献。

2.19世纪中国旧政权现代化探索的失败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坚船利炮威胁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巨大危机感成为刺激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力量。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现代化道路。由于经济—社会领域不存在自觉现代化的充足条件,而且危机感主要表现在晚清政权对自身存续的担忧,因此这一阶段现代化探索主要由晚清政权推动,是出于维系现有统治而进行器物现代化。但是,当时整个社会处于点状分散的低组织化状态:乡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和士绅不断向城市迁移导致秩序紊乱;商业组织因宗族化、伦理化和官僚化而缺乏血缘、地缘外的交往联结;官员管理关注伦理纲常而缺少整体性和技术性手段,这就极大限制了统治者动员现代化资源、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能力,再加之晚清政权自身软弱无能,因此无法对现代化变革作出进一步自主反应,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更严重威胁着国家自主性。总之,这一时期低组织化国家缺乏自主性,现代化探索也是局部且不彻底的,均以失败告终。

3.“政党推动”成为共识:从组织起来到社会革命

低组织化的严重弊端,从孙中山的革命尝试开始,已经为大多数中国仁人志士所认识。他们都认识到组建一个有共同理想信念和政治目标的政党对构建国家自主性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到唯有通过政党组织起革命力量才能推翻处在相同时空内的旧政权,并按政治方略建立新国家,才能走出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三次革命,三次革命都由政党推动,区别在于不同政党对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代性的认识和运用,由此也导致国家自主性获取程度的差异。

第一次是尝试现代化政党政治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政权,并让“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受西方政治理论影响,民国一度进入到议会政治、多党政治时代,各方势力在民国初期纷繁登场。但是,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从国外而来且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性,必须与本国传统融合才能有生命和发挥作用,以至于政党在场反而日益加重了社会非组织化和国家自主性的丧失。袁世凯称帝之后,冷峻的政治博弈和军事暴力逐渐扯碎了议会政治的繁荣面纱。

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多党政治和早已被推翻的无党体制都不能满足自主现代化需要而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于是组织话语就变成社会革命话语,中国共产党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得到彻底组织和改造。中国共产党强有力地赋予国家以自主性,引领中国不断获取和创造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属性现代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自此,中国现代化正式开启有效实践的新篇章。

第三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探索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符合现代化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大力宣传系统的现代化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从革命到执政的职能转换,用改革手段为现代化增添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开始全面有效地获取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现代性。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第一,强大政党赋予国家以自主性。自主性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国家在追求现代化之前都要确立国家的独立主权,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巩固主权,以获得和维持国家的自主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虽然依据现实条件多次调整过建立国家的未来图景,但一直把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为奋斗目标,运用其领导核心地位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力量,使现代化得以在高度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环境下推进发展。

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对国家制度的本质规定,又在现代化本土实践中镌刻出符合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本土烙印,同时也注重开放包容地吸收先行现代化国家先进制度成果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内在结构和构成要素交互作用的基本方式,使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传统性逐步向现代性转变。

第三,探索出正确的发展战略。面临重大关口时,中国共产党以高超政治智慧作出战略抉择,将社会属性的现代性与中国政治文化土壤相适应,不仅解决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问题,还给那些既希望快速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全面把握和科学分析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确处理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关系,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条件关系,从全局出发作出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安排,对中国现代化始终发挥着举旗定向、部署推动的关键作用。

质而言之,在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势力的现代化尝试迟迟不能使中国摆脱现代化困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使命责任感登上政治舞台,通过社会革命构建起国家自主性,分阶段、分步骤地正确运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现代性,带领人民为中国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用百年奋斗历程和现代化成就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二、理论维度: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现代化是民族国家的必然发展趋势,但生长于不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时期的现代化具有截然不同的模式。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其现代化图画不是白纸上的随意临摹,而是有着独特发展逻辑。

一是目标引领型。中国要实现的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也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合型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把现代化作为根本目的,而是以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远景目标的一个组成要素,把现代化作为一种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标的工具。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目标属性上讲,这要比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化具有更高级的发展逻辑。

二是外诱启动型。现代化不是自然界的无意识现象,总要依赖于人类社会某种力量作动力。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在于现代化往往依赖外部刺激方能启动,而内部却难以自觉挖掘出强劲且持续的动力。由于中国国家治理对治理资源的大规模需求与有限社会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凸出,现代化进程更加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加以推动。产生这种力量的政治组织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足够权威认同和动员能力,又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组织纪律,能够克服集体行动中“搭便车”现象,推动统一且有效的现代化建设。

三是传统阻滞型。包括近代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之所以在现代化道路上跌跌撞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与现代性对立的传统性不仅没有瓦解,还十分顽固。中国有着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习惯,这些传统性有些与现代性兼容程度很高,有些则没有做好走向现代性的必要准备,从而导致现代性与这些顽固的传统性产生矛盾,阻滞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现代化既不能跳跃出传统性环境,又必须在叠期发展中解构这些传统性。

四是时代规定型。列宁指出,“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以此为依据,从世界范围看,全球正处于“资产阶级时代”这一大的历史时代中“金融帝国主义”这一相对小一点的历史时代。中国既具备在现代化一定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后发优势,有着推动“东升西降”结构性变化的无穷潜力和巨大机遇,又要看到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军事强权国家不甘心就此退场,依然对后发国家在政治上有干涉和压迫,在经济上有控制和剥削。因此,我国现代化进程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十分严峻。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的优势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引领,在外诱启动而内生动力不足的条件下实现自主跨越式发展,既要以超丰富的历史积淀为土壤获取现代性又要瓦解历史积淀中与现代性严重不兼容的传统性,应变于机遇与挑战共存且都前所未有之大的时代当中。这种发展逻辑,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必须使政党自觉担负这一使命,自身有超越社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有鲜明价值导向和政治意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逻辑相契合,能够转化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效能。

第一,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觉担当使命,把舵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使命型政党,自诞生伊始就以高度的阶级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历史使命,并以此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开启了恢弘壮阔的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活动。回顾现代化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和思想舞台上出现过许多颇具现代化意识的先进分子和组织,但都没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从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角度审视和推动中国现代化。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社会构想相一致。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时,依据历史发展规律,指出无产阶级历史任务就是要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确立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这一宏大目标,根据时代特点和生产力发展一般规律,将这一最终使命分解成阶段性目标。虽然不同时期的阶段性任务有所不同,但中国现代化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走“西方化”的邪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方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一目标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之后,进一步以中国梦提供中国现代化之动力、折射中国现代化之进程、催生中国现代化之战略。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决定了中国必将以强烈的自主性,让中国现代化的向前推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助推器,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创造前提条件。

第二,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和动员群众,为中国现代化提供力量支撑。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是协调社会运转、刺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调配国内有限资源用于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不断创造出或者唤醒某些社会利益集团,社会上希望参与政治的群体逐渐增多,并且活跃起来。如果不对这些日益扩大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加以组织和规制,那么广泛的群众动员就可能转变为不健康的社会运动,甚至推翻现存政治统治,造成社会失序。因此,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动员”和“组织”如同鸟之两翼,不可或缺。在中国,两者都要依靠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一方面,横向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依托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政党最广泛联系社会、整合社会的“轴心—外围”结构。这个结构是一张巨大的组织网络,超越了政府科层制组织所能覆盖的社会范围和治理领域,有着充沛的组织活力和灵活性,同时也有严格的组织权威和纪律,随时准备参与现代化实践、承担现代化风险。另一方面,纵向来看,如果把中国共产党将群众有机联系起来的组织网络比作神经网络,那么党中央就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党中央根据战略判断,给下级网络注入指令,有序动员、激活、协调社会统一行动。另外,自上而下的群众组织和动员不是人民群众对政党的消极服从、被动支持,而是建立在人民创造、人民赋权、人民利益共享、人民评价和人民监督基础之上的集体行动,并以此为中国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塑造价值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培育文化土壤。现代化更为本质性的标志,是全社会先进文化精神和理性价值生成,即人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的仁人志士,克服了前人只关注器物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的弊端,转而关注国民心性的现代化,尝试让现代人的批判精神和理性认识进入中国社会。这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依然是现代化目标的单项轮番突进,没有置于相对和谐的体系或机制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有步骤、有策略的现代化路径,将文化领域现代化置于现代化总体性图谱中去推进。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全社会建立起有力的政治上层建筑,以政治权力打破传统经济、政治和文化枷锁,让传统社会中长期被封建制度压迫而不能与现代社会兼容的合理性因素释放出来,使其经过改造成为现代化的文化土壤,并否定和剔除落后腐朽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意识形态政党,在“破”的基础上,又通过全面领导,给全社会“立”起与现代化相符合的价值导向。一是广泛吸纳现代文明成果,接受市场经济、民主主义等自然属性的现代性;二是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赋予“本来”以时代理念和世界价值;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嵌入到现代化实践的方方面面,既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也强调社会成员作为个体的权利与自由,凸显现代化对人的终极关怀。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与现代化价值导向深度融合,不仅为其他领域现代化培育文化土壤,也助推国民心性的启蒙和现代人格的塑造,这是中国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高级阶段迈进的必要途径。

第四,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驱动,为中国现代化把握战略机遇。中国现代化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机遇总体上大于挑战的时代,无论是识别机遇、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还是迎接挑战、应对挑战、化挑战为机遇,都要由改革作“先锋官”“开山机”。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招,任何持久的现代化都要用改革不断注入动力。但任何改革都要面对固守、落后的旧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双面阻挠,改革就是要涉险滩、闯激流、啃硬骨头。为了推动改革在藩篱丛中前行,中国共产党具有全面领导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威,能够超越社会特殊利益,不被利益集团所俘获,更能超越党争政治的短视,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的“有组织的不负责”概念,深刻回答了一些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且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兴国家为什么经常处于社会不稳定状态。只有强大的政治权威,才能自主应对国际环境并有效维系国内社会秩序,从而有效统筹现代化进程并化解危机,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创造足够空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根本保证。时代“变局”越是严峻复杂,风险难题越是增多交织,越要有坚定的领导核心确保“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要既勇于顶风开船,更善于把握大势、顺应大势、创造机遇,让广大群众感受到,“风雨袭来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

三、现实维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诉求

1.把握“两个划时代”的深刻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两个划时代”的重大论断,深刻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划分,更深刻指明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中国现代化发展重心明确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中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布局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变革,不仅现代化谱系更加完整,而且每个子系统也没有因为新成员增加变成完成时,而是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现代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关键要素长期滞后都是系统的结构性缺失,都会使系统其他组成要素的功能发挥受到结构性制约。不断创新发展的现代化子系统,愈发呼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入场。具体而言,一是政策主导和行动主义的经济社会运行弊端凸显,政治权威必须在理性化和法律轨道上运行,全面法治化成为必然趋势。二是现代化子系统之间随着各自加强容易呈现分离状态,迫切需要国家制度作为现代化系统的结构网络,将系统中诸要素按一定秩序、一定比例、一定层次链接起来,提供相互作用的制度渠道,实现中国现代化整体系统质的飞跃和子系统间的和谐互动。正如诺思所断言的:“制度在社会中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制度的编织和系统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早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就指出:“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邓小平在科学设计改革开放战略全局时,就将制度建设提到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认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提出的“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说恰逢其时,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自此,中国现代化图谱进入到更加聚焦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后半篇”,变得更加完整、多维和协调。

2.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贯通性和全面性

之所以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比作中国现代化进入到图谱的“后半篇”,而不是类似于“第五次现代化”的表述,是因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不具有经济、政治、国防等具体领域现代化一样程度的“相对独立性”。恰恰相反,它的存在与发展一旦走向独立就将失去生命力,必须在中国现代化各个组成要素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贯通性和全面性,浸透至中国现代化所有领域。可以说,中国现代化所有子系统的发展想要有质的突破都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也要通过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具体层面现代化的实际水平表现出来,并受到它们制约。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某一域制度的零碎修补,也不是浅层次的碎片敲打,而是要全面贯通于现代化各个维度,形成改革总体效应和制度集成效应,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入更有制度保障、更具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更高层次。

(二)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不是制度的盲目堆砌,而是制度和法律法规有机全面地贯通到现代化各领域各方面。必须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现代化全局具有贯通性和全面性。党的全面领导绝不是对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领导,而是对中国现代化全方位、各领域的领导,在覆盖场域上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一致甚至有所超越。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要真正起作用,就不能置于体系外部,而必须发挥全面性优势,将党的领导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作为一种内生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那么,党的全面领导该如何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如果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入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式进入“解题”阶段,其中就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答案。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将党的领导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当中,既包含党内治理制度化要求,体现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的自身发展,又规定了党外治理制度化渠道,体现党的领导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部推动力量的渗透性。换言之,完善和发展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有两种理解角度,一种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完善和发展,是“子”的完善对“母”的完善的天然促进;另一种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部推动力量的合理增强,相当于对一台驱动巨大轮船的“发动机”的修补和润滑。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适应更高程度现代化要求,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巩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完善党领导国家治理的各项具体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以此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体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