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创作感悟
2021-11-12李燕
■李燕
日前,在江苏省公布的入选省级非遗舞蹈类项目中,由我参与编排的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入选,这是近年来盐城市从事舞蹈的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基层一线,在挖掘民间特色文化方面取得的又一成果,它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也说明在广袤的苏北里下河水乡大地,在人民群众生活之中,的确有众多的丰富文化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去发现并加以传承,通过我们的保护传承,让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更好地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首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取材于里下河地区的一段民俗故事。在盐都区北龙港、义丰镇一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世代生活在这片水域的人们以打鱼为生。取鱼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由此也生成了多姿多彩的与水乡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民俗文化,舞蹈《三人花鼓》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你瞧,在舞台营造的一片水面上,一叶小小的扁舟、一根竹篙、一双荡桨,让我们看到了渔民们伴着日月星辰,终年在那茂密的芦苇丛中穿梭,在湖面水荡里行走。常年的水面生活,练就了这里渔民们的特殊技艺,一根长篙在水面轻轻一点,渔家姑娘出手就如同荡千秋般娴熟,让轻舟在湖面上掠过。那一招一式,尽显水上功夫。姑娘的父亲是一位常年以打鱼为生的饱经沧桑老人。一支吊在嘴边的烟袋,一身斗笠,伴着那深遂的目光,是那样的充满睿智与对生活的信心。节目中从演员们那开朗的笑声与绽开的笑颜中,让人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朴实与对未来的向往。
随着剧情起伏,一条熙熙攘攘人群的街面,当渔夫和姑娘提着沉甸甸的收获来到这里,他们将用劳动的成果进行交换,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老人敲起了咚咚的花鼓,鼓声轻脆而又悦耳,时而如绵绵轻风吹过,缠绵而又柔和;时而激越昂扬,鼓点明快多变,随着节奏的变化,老人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此时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青年迈着洒脱的舞步走来,他的动作强悍而又奔放,时尚而又轻盈,与年轻姑娘相对默契,通过眼神交融,继而迅速地牵手结伴起舞,与老人在音乐声中碰撞交融,亦庄亦谐的表演,水乳交融的演唱,为我们呈现盐阜水乡那特有的风情。鼓声带来欢乐,舞蹈舞出清新,一幅如同多彩的水乡剪影画面是那样的唯美流畅,看了让人赏心悦目,也深深地为这隽永的来自湖荡渔乡文化的传承而折服。
第二是体现喜剧的艺术氛围。民间舞蹈《三人花鼓》的鲜明特色是喜剧氛围,剧情一波三折,层层递进。首先是一网下去收获丰收的喜。渔家姑娘心灵手巧,撒下了一片渔网,迎着轻轻的春风,沐浴和煦的阳光,姑娘喜悦的心情洋溢着幸福的憧憬。只见她步履轻盈、手脚灵活,一个转身再现洒脱的身手,一个亮相尽显劳动者之美。那欢腾跳跃的舞步,伴着欢快的音乐节拍,把姑娘的喜悦心情表现得十分到位。第二是爷爷手拎沉甸甸鱼儿之喜。这不是一般的鱼,而是自己与女儿亲手从湖面中打上来的贵重物品。也许这条鱼还是十分的鲜活,从那手中的随着节奏起舞的动作,那是鱼儿在欢腾,那是劳动获得的硕果。老爷爷是笑得合不拢嘴,一支长长的大烟袋,既是岁月沧桑的象征,也是水乡渔民特有的印记。那朗朗的开怀笑声,那手舞足蹈的欢乐,传递给人们的是极强的喜庆氛围。第三是街面上一对年轻人的相遇,相互的喜爱,一眼所见的钟情,俗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情的感悟,那是爱的结晶,一对男女牵手共舞,舞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庆祝,舞出了对家乡大美水乡的爱戴,也舞出了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喜剧氛围的营造,需要人物情绪的感染,需要通过舞台上演员的个性化动作来呈现。你看当三人在音乐的鼓点中载歌载舞时,老爷子扭动着双臂,挥洒自如地迈着舞步,嘴边上的八字胡子不时的抖动。小伙子的几个大跳动作堪称完美,一个鹞子翻身,两个踢腿大跳,加上几个下蹲动作的造型,都让节目充满特别的韵味。姑娘则是节目中一株艳丽的花朵,那俏皮的笑容,顾盼流芳的眼神,以及婀娜多姿的舞步,手中小鼓敲出的碎点鼓声,都给人以一种特别的情爱。一出民间舞蹈《三人花鼓》,鼓声伴着舞步,舞姿渲染氛围,乡土气息中透出高雅灵气,喜庆中别有一番韵味。三者相互交融,珠联璧合;舞姿情意浓浓,爱意满满。
第三是民间音乐的丰富魅力。民间舞蹈《三人花鼓》作为融浓郁乡土气息的非遗作品,之所以一搬上舞台即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观众的喜爱,是与二度创作中丰富的音乐魅力分不开的。因舞蹈的基调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风韵,我们在最初确定的音乐风格方案中就选定为江苏民歌,在几次的研讨会中,结合专家的意见和群众的反映,最终以我省民歌《八根芦柴花》为基调。
《拔根芦柴花》原是一首江苏江都的地方民歌,属于邵伯秧歌号子,据有关方面介绍,该音乐来源于歌会中的一段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邵伯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会唱的人可很多,但唱得最好的要数莺歌了。那时,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年六月十九观音会,都会有对歌竞赛,唱得好的就能得到“歌王”的称号。
然而比赛前,莺歌却生病了,恰巧,遇见一位神医,叫莺歌到水急浪大的地方拔根芦柴花煎水服饮,连服三剂,保证药到病除。结果,莺歌一试,果真好了。
在中国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大约有三种:一种是以花喻人,借花表达情爱,如《茉莉花》和“花儿”令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一种是歌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如各地的一些《对花》;另有一种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的媒介,而花本身无特定的含义。如山西北部的“开花调”和这一首《拔根芦柴花》等。
江苏民歌演唱家雪飞是演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人。周恩来总理当年在聆听她演唱时对她大加赞赏。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借助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同时在,变奏中又加入了淮剧《大补缸》的调式,更让舞蹈充满着喜剧的诙谐氛围。在音乐的迷迪制作过程中,我尝试用盐阜水乡特有的圆鼓,并伴着镗锣的敲击,很好的发挥了打击乐的舞台效果。另外在音乐演奏中竹笛的巧妙插入,加上扬琴与琵琶、三弦等民乐介入,都增强了乐曲的张力与厚度,也更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度。
第四是服饰道具的有机运用。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在舞台上树起来以后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在全市一些重大庆典与文艺晚会上经常被作为保留节目而呈现。纵观节目的成功之处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其服饰道具的得体运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在服饰上我们突出了古色古香,但又不拘于复古,而是在原有长套的外套中进行革新,如老爷爷的服饰是一身紫色调加上一个大腰布缠身,一顶瓜皮小帽点缀着黑红圆点,俏皮中不失沉稳,凝重中透着新奇。那一根特制的大烟袋杆更是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姑娘家的出场先声夺人,一身渔家女的服装上身是红色装扮,水绿色的裤子加上一双绣花的舞鞋,姑娘那一根长长的乌黑大辫子,更是透出渔家女善良、干练、勤快和能干的个性。随着剧情的展开,姑娘的跳进跳出,一牵手,一扬臂,那伴着鼓点的前进、后退,都显得张驰有度,收放自如。
小伙子的装束短袖紧身,领子处围着白毛巾,显得十分精神干练,三个人物的服饰代表不同的个性,与节目中的内涵十分融合。道具的运用也起到一定的辅助功能,随着舞台上灯光亮起,背景处的广袤湖荡水面,一叶弯弯的渔舟,一片长长的渔网,渔船上那独特的长篙,灵巧的木桨,老爷爷的长杆烟袋,一面圆鼓,一只铜锣,一只小快板,三个道具在演员手中传递,三个人物在互动中嬉闹开怀,最终为节目的完美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经过演员配合默契的表演,让这个节目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层次,也彰显其丰富的审美效果。
民间舞蹈《三人花鼓》,只是我们近期在打造乡土文化中的一种尝试,它的成功鼓舞了我们为更好地去挖掘民间文化的自觉性,我们将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在面向新时代里,为让民间文化更好的发挥作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