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爱情叙述的艺术特色
2021-11-12余佳雄
■余佳雄
作者洪昇在创作《长生殿》时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素材,汇集了古今名家的独特理解,又继承了白朴《梧桐雨》和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主题,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至真至美的爱情故事,显示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中蕴含真挚的感情和历史气息,白朴和白居易笔下的李、杨故事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作者将两者相互融合,突破了对爱情叙事固有的模式和艺术定式,以别出心裁的描写手法和叙事方式展现了李、杨之间的爱情。这也是《长生殿》能够在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其中爱情叙述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信物意象作为感情线索
意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以寄托主观情思、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客观物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明清传奇中多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信物意象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紫钗记》《桃花扇》等等。《长生殿》在意象的运用上做了缜密的设置,最为明显的就是“金钗钿盒”,《长生殿·例言》中写道:“念情之所终,在帝王家罕有”“专写钗盒情缘,以《长生殿》提名”。从“专写钗盒情缘”几个字中可以看出本剧的构思,钗盒是表达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的一个重要意象。
钗盒在《定情》中第一次出现,这是李、杨爱情的起点,李隆基将其送给杨贵妃,两人就此结合,它一开始就成为了两人情缘的象征和盟证。钗盒在杨贵妃生前共出现三次,分别在《定情》《絮阁》《埋玉》中,此三出都是两人爱情的重要转折,每一次出现都代表着剧情的推进,代表着李、杨爱情的深化。《冥追》一出,在杨玉环因情赴死,化为一缕幽魂后,她心心念念,不能忘怀的仍是钗盒。也正因为此,才有《重圆》一出李、杨二人月宫重逢,拿出钗盒彼此相认的场景。李、杨的爱情故事是紧紧围绕着“离合”“生死”这两个问题所展开的,而其中不变的中心正是“钗盒情缘”。
《长生殿》中另一个意象也具有同样的功效,那就是《霓裳羽衣曲》,它起了连接空间的作用。虽说《霓裳羽衣曲》出自天宫,但在民间的歌舞却经过李、杨两人改编,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和纽带。因此,两人的感情跨越生死,天宫重聚,又再次奏响此曲。《霓裳羽衣曲》不仅仅是剧中的简单意象,更是作为一条暗线贯穿着剧中的不同时空,与钗盒相配合,以线性发展和空间贯通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全剧情感的时空脉络。
二、将李、杨爱情不断升华
《长生殿》文笔细腻、剧情跌宕起伏而不断深入,以往的剧本中,男女主人公总是以偶然相会、一见钟情为起点,中途经历重大波折,最终得成眷属。在《长生殿》中李、杨两人是因为高力士的推荐,李隆基钦点而相识的,第二出《定情》中李隆基直接赠送钗盒将两人的感情稳定下来,作者在这里花费的笔墨极少,并且过早地展现了较为完美的结局,这样会减少读者的想象空间,阻碍读者的期待视野。但作者通过高超的笔法和奇特的想象,把两人相遇之后的故事写得跌宕起伏,逐渐把李、杨爱情推向高潮,展现了两人爱情从“情欲之爱——人性之爱——超脱生死之爱”不断深入的过程,使得两人爱情故事极具感染力。
从《定情》到《絮阁》,从《秘誓》到《情悔》不仅展现了李、杨爱情从滥情、非单一向纯粹、单一转变的曲折历程,而且描写出了情欲的放纵和情感的忏悔。《定情》奠定了两人的感情基础,《秘誓》立盟,两人愿生死守之,唐明皇对杨玉环的爱由朝三暮四趋向一往情深。在李、杨二人海誓山盟之后,又面临着重大的考验,马嵬坡之难不是两人爱情的终结,而是对感情的严峻考验,是爱情升华的转折点。这里不仅写唐明皇为情执着,即使国破家亡也要保全杨贵妃,也写出了杨贵妃的深明大义,为爱求死,至死也没有怨恨唐明皇。充分体现了两人愿意牺牲自己而拯救对方的至真情谊,至此,两人感情已经转化为一种纯粹的人性之爱。然而《长生殿》的故事并未因生死的局限而停止,随着情节的深入,生死之恋慢性展开,李、杨世俗的历史故事已经转变为理想的神话故事。两人天宫重圆,此时他们的感情已超越生死,推向永恒,也实现了两人爱情的再一次升华。
三、巧设铺垫,伏笔照应
李渔谓:“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长生殿》结构严密,在对李、杨爱情的叙述中可以看见多次的伏笔与暗示。例如,在《密誓》一出中李、杨二人月下盟誓,牛郎织女双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而二人刚刚誓言永不分离,不久便鸾凤分飞,在经历一系列的波折和生离死别后,又在牛郎织女双星的帮助下跨越时空,天宫重逢,显示出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正是有了月下盟誓,两人感情在牛郎织女双星的帮助下才得以超越时空,作者通过伏笔和铺垫的手法更加自然地将李、杨之间的生死之恋导向永恒。
其次,剧中多次出现的《霓裳羽衣曲》本就是天宫仙乐,藏于月宫之中,嫦娥有意将其交给杨玉环,并借此交代了她“蓬莱玉妃”的身份,也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其一,按照中国古代民间观念,杨玉环本是仙女,仙女下凡必然在人间经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苦难后又重归天庭,这里为后文李、杨天宫重逢埋下伏笔;其二,《霓裳羽衣曲》为天宫仙乐流落人间,进一步显示了它的神秘性与重要性,剧中每一次演奏都对李、杨的爱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杨玉环本是天宫玉妃,《霓裳羽衣曲》为天宫仙乐,两者同出天宫,这也暗示着两者必然血肉相连、命运与共。
诚然,伏笔的手法在传奇体裁的作品中是极其常见的,但像《长生殿》这种设置巧妙,在故事叙述和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的并不多见。《长生殿》中类似的伏笔遍布各处,作者通过细致巧妙的伏笔设置,不仅将看似散乱的情节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而且通过伏笔与主线情节相呼应,使情节更加连贯,感情更加深入。
四、以情写史,借史抒情
《长生殿》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书写的,所写皆为历史人物,因而无法使用固定的套路。剧中蕴含了爱情和历史两条主要的线索,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长生殿》对爱情的叙述与历史密不可分,对历史的描写也渗透着爱情的影响,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交融。换句话说,作者洪昇在写《长生殿》时运用了以情写史,借史抒情的方法。
《长生殿》在描写李、杨两人感情的同时并没有回避政治,感情与政治两个方面都与杨玉环的帝妃身份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帝妃的身份使得李、杨之间的爱情存在天然的缺陷,剧中两人爱得越深,对政治的影响就越深。唐明皇赐造新府邸时,杨家四门全都按照皇宫标准建造,相互攀比,动辄拆了重造,却不知一亭一堂都是千万金银,尽是民脂民膏。家眷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杨玉环本人,以《送果》为例,飞马送荔枝踏坏农田,众多百姓因此丧命,全国上下劳民伤财,是为百姓之殇。李隆基爱得深情,一味寄情声色,不顾国事,导致朝纲不振,这才有了安禄山贿赂杨国忠而保住性命的安排,才有了马嵬坡的悲剧。另一方面,没有杨国忠的专权误国和安禄山的叛变,就没有马嵬坡下杨玉环为爱牺牲的一缕幽魂,也就没有李、杨的月宫重逢。
李、杨两人既是悲剧的创造者,也是悲剧的承受者。所以,《长生殿》中爱情与政治两线贯穿,相互交织,以情写史,借史抒情。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唐明皇沉溺声色、无心国事才导致了政治的混乱和国家的危难,而正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李、杨两人“万事皆可悔,深情不可摧”的生死相依之情才得以进一步展现和升华,才能更加精彩动人。
结语
《长生殿》中李、杨两人的爱情叙述明显经过了作者的苦心经营,从“金钗钿盒”与《霓裳羽衣曲》两重的感情线索、两人爱情的不断升华、剧中多处伏笔的巧妙设置、以情写史,借史抒情的叙述方式中,可以看出剧中叙述技巧的灵活运用和叙述结构的精心编排,全剧感情发展呈现出一个多角度、立体化的面貌。在作者这样缜密而自然的编排之下,故事情节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将李、杨两人的爱情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爱情的真谛,也使得《长生殿》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