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鸷的底色:周繁漪悲剧命运再解读

2021-11-12徐丹丹

剧影月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繁漪侍萍鲁侍萍

■徐丹丹

中国早期话剧深受易卜生剧作的影响,在国内“易卜生主义”热潮的引导之下,出现了一大批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其中不乏有以女性形象为主的戏剧作品,这些女性人物大多以“娜拉”为原型,戏剧情节也以《玩偶之家》为参照。虽然这一时期的戏剧作品层出不穷,但戏剧情节有诸多相似之处,致使艺术质量不高。

中国话剧随着曹禺的出现迎来高峰,其处女作《雷雨》便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在曹禺的作品《雷雨》中典型人物——周蘩漪,其形象的产生也是受到“娜拉”的影响,其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阴鸷、叛逆”的特征。在此笔者应指出,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周蘩漪的失败是指该人物命运的失败,而不是剧作家塑造人物手法的失败。而且周繁漪是性格致使的命运悲剧,纵观全剧可以看出她的悲剧命运具有递进性,在每一幕中剧作家都设置了一个典型情境予以展现。

一、压迫与反抗:悲情命运的演进

“繁漪年轻时非常漂亮,会画画,写一笔好字,受的旧式教育,又加上一点‘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影响。”但是对周繁漪而言,嫁入周家后,她在偌大的周公馆中处于绝对的附庸和玩偶地位,这种来自封建男性的权威压制下,繁漪饱受周朴园的情感冷漠和精神摧残。在第一幕中繁漪的性格在面对周家的权威者,即周朴园的层层逼迫下得以渐渐明晰。

“药呢?”

“我让四凤倒了。”

这两句简短的对白发生在暴风雨来临的周公馆。在客厅里,周朴园一脸严肃,逼迫周蘩漪喝药,周蘩漪坐在椅子上不断反抗周朴园的要求,直至周朴园怒火中烧,以至于让周萍跪下叫妈请她喝药。周蘩漪执拗不过,无奈喝下苦药,跑回楼上。在这里可以看出繁漪遭受的家庭压迫,一是来自丈夫的精神逼压,即周朴园“要削平繁漪性格的棱角,使她变成服从自己意志的奴隶”;二是源自繁漪对周萍的爱情,使得她在这一对父子间进退两难。

这是第一幕结尾的戏剧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可继续解构出以下几组动作:周朴园问“药呢?”周蘩漪边走边说:“倒了”(低声),继续问:“药呢?”周蘩漪语气先重后缓:“我让四凤倒了。”在这一动作表现中,周朴园的愤怒是从低到高,而周蘩漪也有向高的趋势。在周朴园第一次问时,周蘩漪确有心虚之疑,但在第二次时,她心思已定,决定反抗,拒绝喝药。从这一解构中,可以看出周蘩漪的性格,是具有反抗精神和女性独立精神的。与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相似,在认清丈夫封建虚伪的面具后,毅然保卫属于自己的“坚持”。而当繁漪一旦选择反抗丈夫周朴园的无理要求时,就会被周朴园“无端扣上“神经病”的帽子,当作精神疯子而另类对待,这种极端的精神折磨正是对繁漪最致命的一击。”

但是剧作只写到这一点,未免太过于浅薄,所以继续向下解构时,可以发现蘩漪并没有娜拉的认知程度高,甚至相去甚远,“冲儿,让你母亲喝药”,“萍儿,跪在你母亲面前让你母亲喝药”,周朴园为了维护自己封建家长的专制地位,继续向她施加压力,读者在此时大概会有两种猜测,一是繁漪继续反抗,二是她无奈喝药,第二种选择会消解繁漪身上反抗性。故而当作者写出了“我喝!”后,周蘩漪身上的反抗性被消解掉,昭示着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走向。

二、设计与中计:维护自私的爱

“阔太太会见穷乡俚,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是在古典文学中描写穷人进富人府上的惯用情节,而在《雷雨》中并没有出现,可谓是作者对社会阶级认识的一大进步。在剧作的第二幕中,周蘩漪面见鲁侍萍,起初虽有“太太”这样的繁文缛节的阻碍,但对于二人对话并未产生阶级对立的场景,周蘩漪的目的明确,辞退四凤,保护爱情,所以她对侍萍是循循善诱,同时步步紧逼,企图以几句话之力完成目的。

在最开始双方见面时,鲁侍萍担心自己年轻时犯过的错误在女儿身上重蹈覆辙,内心有点警惕与害怕。所以鲁侍萍见到繁漪即说:“四凤这孩子很傻,不懂规矩,这两年叫您多生气啦”,企图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为女儿赢得繁漪的肯定。作为家中女主人的繁漪势必不会受到侍萍的影响,首先她用违心的口吻称赞着四凤这孩子“聪明,招人喜欢”,所以她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替四凤寻找一个更为体面,正当的出路,让人确信她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第二,繁漪指出家里的男人们多,四凤年纪轻,长得也秀气,怕传出去惹人闲话。这句话可谓是人言可畏,攻击了鲁侍萍的心理防线,使得侍萍内心也出现了动摇;最后繁漪说自己的小儿子想让四凤嫁给他,这一点让鲁侍萍回忆起了往事,害怕历史的丑事再次发生在自己女儿的身上。至此侍萍下定决心要将女儿带走:“今天我到这儿来是万没想到的事,回头我就预备把她带走,现在我就请太太准了她的长假。”由此,繁漪的话语一层层击溃鲁侍萍的心理防线,看似为四凤着想的话,实则为了达成自己赶走情敌的目的。

周蘩漪在这一情境中,充分体现了其机智、善妒的特点。无论是在讲四凤年龄太小家中多男性一事,还是对侍萍带走四凤,她的语言一直是语中带刺,笑里藏刀。相比于《玩偶之家》的娜拉,周蘩漪身上的世俗之气过于厚重,娜拉的语气直来直去,并不拐弯抹角,甚是可爱。而周蘩漪在这一情境中,并不以真诚的姿态面对来访者,在大部分文献资料中对周蘩漪此举的解读多在突出其对于爱情的执着和捍卫,但以繁漪在第二幕的戏剧行动来讲,她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开放、积极向上的女青年,仍带有强烈的封建女性的痼疾。

三、强势与卑微:身体、精神双重崩溃

第三幕的结尾,屋外的雨声轰轰作响,周萍去找四凤,二人在雨夜中倾诉着彼此的爱意。一阵风吹开窗户,忽然一片蓝森森的闪电,照见了繁漪惨白发死青的脸露在窗台上面。她像个死尸,任凭着雨水拍打着她的双颊。苦苦地冷笑着,泪水流到眼角下,望着里面只顾拥抱的人们。闪电止了,窗外又是黑漆漆的。再闪时见她伸出手,拉着窗扇,慢慢地由外面关上窗。雷更隆隆地响着,屋子里整个黑下来,只听见四凤在低声说话。

在剧作中,最后一次单独见到周萍的周蘩漪已经接近疯狂,对于自己命运的苦笑、对于爱情的不可及、对于家庭的心如死水,种种已经让她神经紧绷,此时的周萍已经对于他二人的乱伦一事排斥至极,对周蘩漪也没有了丝毫的怜惜,而周蘩漪还沉溺在与周萍过往的甜蜜中,虽然被当作鬼但仍乐此不疲,使她无法忘记周萍给予她的爱。一个压抑在这种家庭数十年的女子,在遇上周萍化骨绵掌的追求时,是无法抗拒的,所以周蘩漪踏上了一条不可回头的航船,她把周萍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把周萍当作可以做回自己的时光机器,堕落于这种畸型恋爱中的繁漪,不顾什么天理人伦,大胆地狂热地进行这种比较卑微的情感追求。可是她输得很彻底,她到此时才意识到周萍就是周朴园生命的延续,她不过是从一座已经发霉的监狱换到了一座新牢监,所以她疯狂、撒泼,但又无可奈何。

动作是戏剧性最直观的体现,语言作为戏剧动作的一种,使用的方式对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环境渲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曹禺在这一情景中,以机关枪扫射搬的语言,结合二人身体一直接近又远离的方式,把情节不断地推向高潮。周蘩漪是个可怜的人,嫁给了一个封建之家长,后又遇上其子,同样也是懦弱无比的伪君子,在这情境中她发疯般的倾诉,试图挽回,但是她用尽浑身解数,却落得一个落荒而逃的结果。追求爱情,向往自由,做回自己,是周蘩漪在周萍身上的希冀,也是她个人的精神追求,但是她还是失败了,败在了一对亲生父子身上。

四、结束与结局:善恶报应终有时

最后一幕是戏剧的高潮,高潮是剧情发生至顶点的关键之处,更是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揭示最深刻的地方。周蘩漪是这一幕的攒局者,当天半夜2 点钟,她把周冲、周朴园集结到客厅,加上鲁家人的配合共同组成了“雷雨最激烈的时刻”。虽在一幕中,周蘩漪的戏份不多,但其形象极为具体、典型。繁漪不甘心在这个可以闷死人的家里慢慢地渴死、枯死,一再恳求周萍带她走,甚至表示她跟四凤一块儿过都可以,否则“你走之后,他们会像个怪物似的守着我,最后铁链子锁着我,那我就真的成了疯子了。”但是周萍不愿意带繁漪走,她警告说:“你不要逼我,我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然后又苦苦哀求“萍,你别走,你走了我怎么办。”最后实在无奈地恳求道:“萍,我们三个可以在一起生活。”这里采用重复的叙事手法,凸显出繁漪“热烈而阴鸷的性格和拼死反抗的决心。”

此幕伊始,周蘩漪淋雨归来,与周朴园再起争执,不愿意上楼休息,意欲反抗周朴园的压制与管理,表明自己具有反抗精神。在苦苦哀求周萍不要离开时,在带领小儿子周冲来到客厅质问周萍、四凤时,假意说给他们送行,实则意欲挑起兄弟二人之矛盾,揭露周萍的伪善的真面目,周蘩漪气急将周朴园喊出来,继续将事态扩大。最后,当她知道事态原委后,她鸦雀无声,瞬间被打回正常状态,自此戏份已无。这份爱恨交织的雷雨席卷了周公馆这个“体面”的大家庭,也毁了她自己。

一个个紧密联系的戏剧动作构成戏剧情境,无论从语言动作、外部动作还是人物的内心动作,都会合一升华为可资阅读与表演的精华。在这一幕中,周蘩漪的形象经历了从“癫妇”转换到正常,她的气急败坏正是导致最后大爆发的导火索,与《玩偶之家》的娜拉相比,繁漪更为急躁,对于事情的感知的程度更为偏激。娜拉在识破丈夫虚伪假面之后,选择的是默默离开,而不是制造轩然大波,这不仅是个人形象的差异,更是人物命运的必然走向。在第四幕中周蘩漪的癫狂,之于整篇剧目是成功的,她促使真相揭开,但之于她个人无疑是巨大的失败,使得她失去了孩子、爱人与自己的精神。

五、结语

《雷雨》中繁漪从第一幕被周朴园这个家庭权威所压制,到第二幕出于个人与周萍的私情设计赶走四凤,再到第三幕与周萍彻底决裂,受到了巨大的伤害,直至第四幕真相大白后,繁漪的精神完全崩溃,曹禺一步步推进,成功地塑造了周蘩漪这个悲剧人物。周蘩漪在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过往诸多学者的解读中,也给与了周蘩漪诸多的赞誉,形容她是一位具有独立精神、向往爱情、思想进步的女性,但把她放在剧作的戏剧情境中,她无疑是一个失败的女性。不可否认的是,周繁漪的悲剧命运与其时代因素有关,而她的思想进步程度、情感的认知水平与人性自身的劣根性都把她限制在周家——这个永远不能逃脱的牢笼里。因而,结局繁漪说出了真相,几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如同一把火燃烧起来,悲惨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猜你喜欢

繁漪侍萍鲁侍萍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繁漪“病”寓新探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不要误解了周朴园
爱与虚伪
我看《雷雨》
浅析《雷雨》中周萍对繁漪称谓语的使用变化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