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燕乐歌舞
——晋南地区的艺术家及作品研究
2021-11-12樊杨洁
樊杨洁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成就也很高,民歌、诗乐、琴乐、百戏、大曲等丰富多彩,但是,真正能体现隋唐时期音乐总体水平的,则是汇集了当时华夏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精华的燕乐歌舞。唐朝的宫廷燕乐更是表现出了万国来仪的气度。
一、隋唐燕乐歌舞概说
(一)丝绸之路的音乐交流与隋唐燕乐的繁荣
丝绸之路自汉武帝开通成功之后,很快成为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文化通道,伴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沿线各国具有异域风情的民族乐舞、乐器等也随着艺人演出一起传入中原。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以强盛大国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了一众西域文化的涌入。当时的长安城繁华兴盛,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名城,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街头巷尾西域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杂耍百戏纷乱其中,甚至走在街道上的面孔也是胡汉混杂,十足的国际化大都市面貌。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白居易笔下生动的描绘中想象出当时长安街头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情景:“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玉螺一吹颈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正是在长安、洛阳盛行西域文化的社会风尚中,隋唐燕乐不断繁荣、发展起来。
在隋唐燕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多部乐是来自当时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上交往密切的西域众国,或是汉民族音乐与西域音乐相融合后产生的:如最早传入的天竺乐,是来自古代印度的乐舞,于十六国的前凉政权时期传入,与天竺乐同时传入内地的还有曲项琵琶,之后成为隋唐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乐器;又如龟兹乐,是今新疆库车一带的音乐,它从南北朝以来已有较高发展,是西域乐部中水平最高的,外国音乐多是通过与龟兹乐融合后传入中原地区;西凉乐是龟兹乐东传后,与汉民族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兼具胡汉音乐特点的音乐种类;安国乐和疏勒乐分别来自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和新疆喀什、疏勒一带,在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高昌乐是来自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音乐;康国乐则是来自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一带的音乐。源于西亚两河流域,东汉时经西域传入我国的竖箜篌,在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中都有使用;曲项琵琶,我国民族乐器琵琶的前身,也是由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乐器。
随着中原地区和西域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政治通好、文化交流等沟通频繁,西域乐舞、乐器等大量传入,其根植中原后与汉族音乐相融合,为隋唐燕乐歌舞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二)隋唐燕乐歌舞的体裁与形式
1.琴乐
古琴艺术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古老的器乐形式,始终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品格,尤其在隋唐时期,宴饮宾席上,声诗及燕乐歌舞纷繁热烈之余,古琴仍追寻在“静”“简”的氛围中表达内心的意境。
隋唐时期,琴曲演奏和欣赏不再是名仕贵族的专属,它被各阶层人士所广泛接受,并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琴师,如王通、王绩、赵耶利、董庭兰、陈康士等琴家,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曲目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还有像《广陵散》这样的传统曲目经过整理改编,流传更广。随着古琴艺术不断成熟发展,各地风格已初现不同,唐代琴家赵耶利曾言:“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各地域的不同风格,为宋代古琴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唐代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如在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基础上盛行起来的《大胡笳》《小胡笳》;还有在形式、题材上和它相近的《昭君怨》;以风格雄浑著称的《霹雳引》等;董庭兰的《颐真》、陈康士的《离骚》等名作流传甚广;还有和唐诗相结合的琴歌如《阳关三叠》《渔歌调》等。此外,不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曲目,经过唐代琴人的加工发展,面目一新,如颜师古改编的《梅花三弄》,主题优美流畅,用干练的骨干音形式表现梅花端庄秀丽的姿态。
2.燕乐歌舞
隋朝建立不久后,便以与之音乐交流往来密切的各国名、地名来命名各乐部名称,规定了“七部乐”:“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到了隋炀帝时,又增加了“康国”“疏勒”两部乐,形成隋代的“九部乐”。唐代,在承袭隋代燕乐的基础上,废除了“礼毕”,又将一部歌颂帝王功绩、礼赞繁荣盛世的歌舞“燕乐”列为众乐之首,形成了唐代的“九部乐”。至唐太宗统一高昌后,又在“九部乐”的基础上,加上一部“高昌伎”,形成了唐代的“十部乐”。多部乐为隋唐燕乐歌舞发展的第一阶段。九部乐、十部乐的演奏对象是宫廷王族,其中大部分为外来音乐,这也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开放、包容的音乐思想,而这种宽容的态度正是来自强盛的国力和民族自信心。
中唐时期创立的坐、立部伎为唐代燕乐歌舞发展的第二种形式,它融合了之前的多部乐,以演出形式为区分。堂上坐奏为坐部伎,以丝竹合奏为主;堂下立奏为立部伎,击鼓吹笙较多。史书记载中提及十四部乐舞作品,其中八部为立部伎;六部为立部伎。乐舞作品内容多为歌颂国富民强、美好吉祥之景象,可见这一时期燕乐歌舞的创作已经在中西音乐充分交融的基础上,开始有了很强的中原文化意识。坐、立部伎的演出场面盛大、壮观,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艺术繁荣的重要标志。
唐代燕乐歌舞大曲,又称大曲,是唐代民歌、曲子的基础上继承了清商大曲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型歌舞曲,是综合了器乐、诗乐、舞蹈于一体的大型多段歌舞艺术,是唐代音乐的最高形式。其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中序和破。代表作品有:《绿腰》《凉州》《薄媚》《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等。
法曲,大曲中有一部分叫法曲,以器乐演奏为主,间或有部分歌唱,既保存了汉族传统音乐、佛教音乐,还吸收了道教音乐和外来音乐,风格清淡优雅,使用乐器有钹、铙、钟、磬、萧、琵琶等。《霓裳羽衣曲》就是大曲中的法曲。《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是唐玄宗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而成,舞者身着羽毛翩翩起舞,风格浪漫。
二、音乐舞蹈艺术家与燕乐歌舞作品
晋南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根基深厚,唐朝曾一度定蒲州(治所在今永济西)为中都。据文献记载,开元十一年时,唐玄宗曾在山西万荣庙前村“幸汾阴祀后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迎神歌舞活动,其高水准、大编制的演出,将皇家音乐引入了山西。隋唐时期,许多著名的音乐、舞蹈艺术家都出自山西,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名家济济。
(一)王通、王绩及其琴艺
1.王通
王通(公元584-617 年),字仲淹,隋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是隋代著名的文人琴家。他自幼好学,又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便深受儒学渲染。少年时广拜名师,游历四方,博学广闻且心怀济世之念,为官却屡屡不被重用,后辞官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业。王通在古琴演奏方面颇有造诣,创作有琴曲《古交行》《杏坛》。王通常在汾亭鼓《南凤》等曲,被钓者评为“有廊庙之志”,但“声存而操变矣”。王通痛感时世不济,空有抱负,于是创作了《汾亭操》一曲。
2.王绩
王绩(公元585-644 年),字无功,王通之弟,隋末唐初琴家、诗人。王绩少年时就游历四方,广闻多识,拜见大臣杨素时,其见解深刻、视野开阔,被在座公卿赞称为“神童仙子”。入朝为官后亦怀才不遇,故弃官隐于东皋,号称“东皋子”。王绩精通音律,尤擅古琴,改编琴曲《山水操》,寄情山水,“为知音者赏”。
(二)杨玉环及其舞蹈艺术
杨玉环(公元719-756 年),原名杨芙蓉,号太真,蒲州永乐(山西芮城)人。她先是寿王妃,后又被玄宗封为贵妃。因其绝世美貌被称为“四大美人”之一。她不仅姿色绝代,还精通音律,与同样爱好音律的玄宗志同道合,经常一人奏乐一人舞蹈,默契绝佳,为推动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玉环舞技精湛,尤善软舞和剑舞,其代表作品分别为《霓裳羽衣舞》和《胡旋舞》。《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登上三乡驿,望见女几山的时候,突然心生感怀,引发在月宫聆听仙乐的美妙幻想而产生了创造灵感,后又吸收了西域进贡的《婆罗门》曲,完成了全曲的创作。这部作品创造于盛唐时期,至唐末于乱世之中几乎残失。尽管我们现在已欣赏不到《霓裳羽衣舞》的华美演出,但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霓裳羽衣舞歌》一首,生动描绘了舞蹈的场面:“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舞者姿容绝色,穿着仙气十足的服装,如彩虹般绚丽,似云霞样瑰丽,步履摇曳时,身上佩戴的发饰手镯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宛若翩翩起舞的仙子。这部作品无论音乐还是舞蹈方面都达到了曼妙无比的境界,充斥了浪漫主义气息,是唐代大曲中的优秀之作。
三、结语
宫廷燕乐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相对强盛的历史阶段。因此汇集了华夏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精华的燕乐歌舞在此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兼容中外,璀璨夺目,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高峰。人才辈出的晋南地区也在这一时期,在声诗、琴曲及燕乐歌舞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唐乐灿烂气象的真实体现。
注释: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版,第215 页。
②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年版,第91 页。
③唐·魏徵等撰:《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 年版,第376 页。
④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⑤孙继南、周柱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第8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