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2021-11-12周芷如
□ 周芷如
关于网络舆情传播的研究不在少数,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利用关键词搜索近五年来(2015-2020)与网络舆情传播研究的文献,可以搜索到近四千多条相关线索,大多是从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基于上述文献的总结,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多从网络舆情应对方面来进行分析,从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特征、舆情影响机制来宏观分析,并在最后给出反思和建议。这些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网络舆情传播至关重要,是打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的基础。
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分析
“新媒体语境”“舆情”概念的厘清。在明确新媒体语境的内涵之前,首先要厘清“语境”的内涵。“语境”这个词语最早被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定义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而后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进一步阐释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依据学者程曼丽的分析,新媒体语境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语境而存在的一种新型语境,并认为虚拟性是新媒体语境与现实世界语境中的最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内涵,本文将新媒体语境理解为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对话的情境与氛围,它包括如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主体个性化与多元化;第二,超文本性和多媒体性的内容;第三,传播行为具有交互性;第四,信息具有共享性。
此外还有必要厘清“舆情”的概念,“舆情”即“舆论情况”的简称,而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是群众对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交错的总和。基于上述概念,新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就是人们在新媒体语境中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所表示的态度、意见和情绪交错的总和。
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特征。首先,传播者的不唯一性。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相关舆情的传播者呈现出多元的特点,既有普通网民,也有意见领袖即微博大V,还有权威部门即政府机构。他们都基于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和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共同决定各个阶段的舆论的走向。
其次,传播内容的自发性与从众性。在技术赋权的背景下,受众获得了多元的渠道,可以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意见的表达,从而促使传播主体的多元性。这就意味着传播信息的人群在媒介素养方面是良莠不齐的,因此这种传播必然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即使是传统媒体也不例外。
最后,多元传播中的舆情自觉。纵观近年来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无不是经过微博点燃,可见微博已然成为国内公共事件的重要舆论土壤。值得关注的是,微博作为酝酿网络舆情的最重要的场域,其强大的交互性在无形中使得微博带上了自行矫正的功能。即当网络中出现虚假信息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危害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时,在“把关人”的把控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交互作用下,这些信息将被一层层地过滤,而后引导着舆情向事实真相的方向推开。简而言之,群体的智慧可以在新媒体语境中得以体现和发挥出来,并最终保持新媒体平台的稳定和健康运作。从微博的自行矫正功能可以看出,舆情的每一次反转都是虚假信息的一次颠覆,正因为谣言和负面信息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存活”时间较短,所以才会有一次次的舆情反转。
从新媒体语境的角度看舆情传播的影响机制
舆情传播途径纷繁复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重庆公交坠江”作为突发公共事件,一经发生便迅速引发网民热议。首先是当事旁观者将现场画面拍摄并上传至微博社交平台中,引起网民关注,并引发裂变式的传播。民众的反向议程设置倒逼《新京报》等媒体对该事件进行关注,并报道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真相”博受众眼球。其后受众纷纷转发分享该报道链接,嵌入微信朋友圈等初级群体传播渠道中,使得舆情爆发,该事件点击量持续增长。官方媒体的信息公开选用了官方微博、微信官方公众号、官方网页等多重途径同时传播,增强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后面舆情的及时纠正做了良好的铺垫。
传播主体影响舆情走向。首先,网民意见的言不“由衷”。个人观点在最初产生时是“由衷”的,然而一旦进入到新媒体语境中,原本“由衷”的观点很容易成为当事人自己不可控的观点。由于新媒体语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个人的观点往往在更多人的观点面前发生动摇,最终演变为“沉默的螺旋”现象。公众对事件当事人的情感共鸣往往引发非理性的、强烈的情感表达,使舆论趋于异化。
其次,政府发声引导舆情走向。任何来自政府方面的消息都会因其自身的权威性而引发蝴蝶效应。政府方面是网络舆情传播中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回应及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情演变的方向,政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民众聚焦点,民众渴望从以政府为代表的权威部门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始末。
最后,媒体报道推动舆情发酵。在新媒体平台上,核实信息的链条更长,难度加大,成本变高,可以说新媒体语境为迭代式新闻提供了更加丰沃的土壤,即媒体报道者没有经过对事实周密的核实,就在很短的时间段中先模糊的报道再“边施工边设计”实现一个并不完美的结果。舆情反转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这种不严谨的报道方式,特别是在新媒体语境中,伴随着技术的赋权,媒体与民众平等享有话语权,舆情反转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传播客体影响舆情态势。首先,热敏标签煽动网民情绪。越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话题就越敏感,越敏感就越容易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演化为热点舆论。从既往在网络上引发过热议的公共突发事件看,无论是“天津化工厂爆炸案”,还是“江歌案”亦或是“过期疫苗”案,此类事件的共同特点都是触动到了民众最敏感的一根神经,都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干。此类案件将民众置入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中,感到自己也有可能也成为事件中的人物,自身的利益同样有可能受到威胁。很多公共安全类的议题都会引发舆论危机,因为这些都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身相关。
其次,网民情绪支配舆情环境。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环境”构成统一的认知,结合多方阐释,认为网络舆情环境是指由多元传播主体在网络上促成的舆论相互融合后形成的舆论环境。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环境同时也附带了“后真相”的特征,即网民的关注点不完全是事件本身,而是自身怎么通过这件事情“借题发挥”,宣泄本身的负面情绪。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情环境中,网民逐渐轻易相信媒体发布的消息,也越来越倾向于被非理性情绪“牵着鼻子走”,只言片语就能点燃公众的怒火。
新媒体语境下舆情传播的反思与建议
新媒体语境下应对舆情危机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中,舆情危机的产生和发展都变得轻而易举。媒体是引发及处理舆论危机的重要主体之一,媒体引发舆情危机往往是因为对事件断章取义,没有进行充分核实,从而报道出不符合事实真相的迭代式新闻。同时,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话语权下移到民众之间,主流媒体话语权逐渐被削弱,埋下了舆情偏移的隐患,同时对媒体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性引导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传播的建议。一是增强政府的能动性。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部门要正确应对,主动引导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在危机爆发阶段,政府部门可以选择采用信息监测、搜集与分析系统等手法,充分做好舆情分析的工作,掌握舆情动态,制定舆情应对计划要具有针对性。
二是媒体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一方面,社交媒体应当整合各方面的意见;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舆论引导的作用,传播理念观点,防止舆情传播导致公众产生不良的情绪。
三是网络意见领袖应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给受众传播信息时需要通过中间的环节来进行,这个中间环节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对突发公共事件发表的态度会影响舆情的走向。因此,网络意见领袖应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做理性的舆论引导者。
四是公众应提高媒介素养。首先,公众应学会分辨真假信息;其次,不轻易的信谣、不随意的传谣,不盲目的追随热点,更不能去消费热点;最后要保持理性,在突发事件中避免情绪化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