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手法的观众认同研究
2021-11-12罗时俊彦
□ 罗时俊彦
视听语言的观众感官体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概论》中,对艺术欣赏给出了其独特的见解,即饱含理解的审美过程,才能使自身充满真正的爱。其中强调的“理解审美”,是指在艺术品欣赏过程中,需要人类动用五感感受与生活经验进行综合审美。而影视艺术的优势在于,经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视已然成为一门综合多种感官审美的艺术形式,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在审美过程当中对想象力、联想力等抽象思维的依赖程度。
影视将音响、音效、色彩、光线、运动、角度、景别及后期剪辑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视觉为主其他感官为辅的艺术。视听语言作为影视创作中的主体,是研究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存在。要想弄清楚如何引起受众共鸣,就不得不研究影视受众共鸣的形成逻辑。
以色彩运用为例。色彩的产生不单单具有装饰的意义,更多的是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相连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直观感受转嫁到色彩上,形成人独有的心理机制,因此,色彩被人们赋予了当时已知的天然事物。影视剧中出现的色彩又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心理感受,在很多影视剧中,色彩无论是在塑造人物还是表达情感上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抑或是《我的父亲母亲》都大量运用了红色。然而这个红色在不同的影片和人物身上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在《红高粱》中,最直观的是高粱的红映射出九儿的性格,从而延伸到人们在抗战时期展现出来的那种如高粱一般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我的父亲母亲》中正红色和粉红色代表母亲见到父亲时的少女心思,这种恰到好处的红会直接将观众带入到人物情境当中,跟随人物产生情绪变动。
色彩是最能直观影响观众的视听元素之一,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受到情绪支配。颜色之所以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绪,在于颜色源自于自然的先天色彩。当看到这些与大自然先天色彩一样的颜色时,人们会联想到与自然物相关的感觉体验,引导观众潜意识的经验和感觉判断出故事走向和人物情感,当这些在影片中被一一验证的时候能够极大满足观众的观影满足心理。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占据很重要的一环,除了色彩运用之外,色调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色调的运用在影片中是奠定影片基础的存在。在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中,影片的第一个章节叙事时,色调出现了明显的由亮变暗、由暖变冷的过程,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冷静,配合机械的训练场景,观众从观影中逐渐体会士兵们“人类情感温度”的剥离,为后文“傻瓜”比尔杀死教官和自杀时场景埋下铺垫。而具体杀人的洗手间场景,灰蓝色调的墙壁环境,营造一种诡异又阴冷的感觉,观众感到不寒而栗,氛围的营造带动情绪上的松弛感。
以光线运用为例。光是影片拍摄前提条件,没有光作为前提,一切色彩都是空谈。光线对观众的影响往往最易被观众忽略,容易将光线的作用归结到其他影视手法当中。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于光线的运用绝对称得上典范。影片大量使用逆光的拍摄手法,营造出人为过曝的视觉效果,将主角马小军和米兰笼罩在刺眼的黄光之中,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模糊而联想到阳光直射温暖的感受,模拟了观众在情感中对青春回忆的模糊和幸福感,同时也为影片主人公的生活烙下青春回忆的印记。这就是动用光线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产生的自然刺眼的现象。这个模糊而暖光的效果,让观众自然联想到大脑记忆的模糊感和对色彩联想时的感受,明明是光线的作用却很容易被划分到色彩或其他影视手法当中。
光对人物的造型作用还较多地展现在恐怖片中。在恐怖片中为了营造恐怖的氛围,导演通常在人物打光上运用顶光和底光,加重人物面部阴影,从而达到激发观众内心恐惧的作用。这种硬光光线能够使演员的轮廓更加明显,加深诸如眉骨、鼻梁的面部阴影,从而使观众处于未知中,利用未知恐惧心理达到导演想要的恐怖效果。在恐怖片中,外部环境的光线运用并没有很多,在人物造型上反而更加注重。
再者,光线的运用是色调区分时间、幻想与现实之外的另一重要原素。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运用黑白色彩来表示现在时间,用明亮的色调和鲜艳的色彩表示过去父母爱情的美好。然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在影片结尾虽然也用了黑白色彩来展示现在,但更多的是在影片叙述中利用光线做区分。那些模糊的记忆,如和刘忆苦打架、美化自己的时候运用到逆光,模糊的画面给给观众一种记忆错乱的感觉,同时这也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
加强故事叙事能力,利用情节转折提高故事可看性
希区柯克认为拍一部电影首先意味着讲一个故事,观众是通过故事的表现来获知故事人物的情绪。因此,曲折有吸引力的故事可以有效吸引观众产生“共情”,或引起观众的探知欲,从而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情绪达到高点。一般来说,故事的叙述顺序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影片的剪辑顺序也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后期编排,但有时为了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或加强影片的节奏性会将故事的矛盾点放在影片开始然后再进行层层解析,例如蒙太奇的运用。
除了故事情节发展之外,是否能够吸引观众还跟故事本身的叙事视角相关。在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一书中阐述了叙事的三种不同视角,分别是全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叙事视角的不同极大地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具体表现是在影片中当主人公遇到危险的时候,观众对于这种危险的到来知道多少。其一,当危险来临,主角不知道但是观众知道,这是外视角,此时观众的心理会产生紧张、恐惧、替主角着急的情绪,从而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其二,当主角和观众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是怎样,观众和主角都在为解决问题也就是观众变成了故事的主人公,跟随主人公一起沉浸在故事中,感受其中的情绪变换,观众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任由导演在牵着走,也就达到了导演的目的,这是内视角。其三,是全知视角。在全知视角中,主角和观众都知道将会面临的状况,观众想要的是主角的解决方式是否和自己一样,从而加深自己的认同感。故事编排和节奏只有在牢牢抓住观众的观影心理时才能让观众沉浸其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技术上不断加强提高观众观影感受
电影从发明至今不过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第七艺术,主要是由于电影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美术、文学、雕塑、音乐、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传统艺术,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势必会引起观众的喜爱。而在现今,电影已不单单是那个在法国咖啡馆播放的单一镜头片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电影当中。纵观电影史不难看出,从单一固定镜头的记录电影到有镜头转换和蒙太奇出现的《战舰波将金号》再到后来放映设施升级的2D影厅、3D巨幕、IMAX影厅直到李安首次运用3D、4K、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这些也都得益于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新技术的产生应用究其根底是为了提升故事和情感的表达,影视的情感表达是导演的情感也是观众的情感,能够达到情感共鸣的除了故事本身的情感传达,也需要技术提供一个营造感情氛围的环境。
影视将一个或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呈现给观众,在人为创造的环境中让观众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感受人物内心的感情,从而达到共鸣的目的。在《八佰》中,导演管虎利用真实故事改编,其中人肉炸弹情节和最后的护旗情节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内心的爱国情感,猎奇的心理在故事达到高潮时使观众的情绪达到最高点。而烟火团队和灯光的配合极大地刺激观众的感官,带动情感高潮。
结语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要求制作者在加强观众观影体验时从多方面进行考虑,理清观众感受的来源,进行影视手法上的感官模拟还原,做到“对症下药”。无论是针对影视的特殊语言视听语言,还是作为情感表达核心故事的创作、叙述角度、后期的剪辑手法以及拍摄的创新,都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影视娱乐教化的作用。因此,在影视创作过程中,探究观众心理是提高观众观影体验及其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