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河北民间舞蹈资源“风格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1-11-12邢令果

戏剧之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秧歌民间舞蹈韵律

邢令果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1430)

自古以来,由于河北处在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文化流通、艺术交流中得到了本地舞蹈文化的融合提升,形成了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特色。河北民间舞蹈内容多元、类型多样,与陕西、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临界区域的舞蹈文化产生了亲密的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不仅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为高校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课堂资源。因而,多元、多样的民间舞蹈类型,构成了河北民间舞蹈独特的风格性体系,彰显了河北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价值。因而,结合当前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课堂实践,对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究,将有助于高校教师在舞蹈课堂抓住河北民间舞蹈的核心要素和风格特征,使学生掌握的河北民间舞蹈表演技巧更加突出舞蹈的韵律之美,同时对于拓展和培养河北民间舞蹈传承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河北高校民间舞蹈教学“风格性”探究的意义

河北民间舞蹈是燕赵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化精髓,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和审美产物。在河北民间舞蹈的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古老的燕赵文化底蕴,渗透了世代群众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向往,民间舞蹈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性特征。所以,直到现在,河北民间舞蹈依然在文化、教育、艺术、科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尤其是教育方面价值深远。因而,想要做好河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必须全面的对其文化底蕴和风格特征进行把握。尤其是在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开展实施中,要重点提炼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元素和动律特征,探究形成河北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具体成因,这样才能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真正的把握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通过创新的舞蹈教学课堂和舞蹈新作品创作来推进河北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本文认为对河北民间舞蹈教学资源的“风格性”探究,将有助于特色化的民间舞蹈教学“风格性”课堂的打造,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开展价值兼具。

二、河北高校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实践的价值

(一)加强了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传承动力

河北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人人有责,高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对于高校而言,聚集了文化和素养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而完成好高校每一环节的民间舞蹈教学任务,都非常的关键。对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探究,能够为非遗舞蹈文化的深入研究带来新的启示,同时高校能够从“顶层”进行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河北民间舞蹈资源多元、风格性各异,对其“风格性”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助力舞蹈文化传承。比如,邯郸的民间舞蹈与山东的民间舞蹈就有非常显著的渗透效果,而承德的民间舞蹈就融入了很多的满族舞蹈元素,虽然都是河北的民间舞蹈,但是辽阔的疆域,也使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独特,从而造成了风格上的不同。所以,高校在河北民间舞蹈的教学开展中,也要将不同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探究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在民间舞蹈的传承上做好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目标。此外,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为了能够发挥自身对民间舞蹈的传承作用,很多教师深入民间进行舞蹈文化调研,对民间舞蹈的动作技巧以及产生这种舞蹈动作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把民间舞蹈主要的风格性体征提炼出来,转化为民间舞蹈教学课堂资源,进而强化学生的民间舞蹈传承能力塑造。

(二)推动了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创新发展

高校舞蹈教师在河北民间舞蹈教学实施中,自身对民间舞蹈的风格性特征也越来越重视,借助专业性、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来呈现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在不断的舞蹈教学实践中推动了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课堂的创新发展。所以,归纳和提炼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性”特征,使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能够从中获得创新启示,为高校民间舞蹈课堂创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将更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和与现代创作手段融合的新舞蹈作品打造出来,构建了生动的民间舞蹈教学特色化课堂。现今,河北民间舞蹈文化面临的传承压力是巨大的,在多元文化形态的冲击之下,自身的风格性特征很容易被渗透,所以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课堂在保留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特色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河北民间舞蹈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活态传承、风格传承、文化传承。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风格性”体系的构建,为高校民间舞蹈教学改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造了联动发展的平台,也为河北民间舞蹈文化的发扬提供了创新空间。所以,高校对于河北民间舞蹈资源的“风格性”提炼,也不是随意而为的,是从河北民间舞蹈扎根的文化环境和艺术形态之中进行专业化的总结而成的,并将其灵活的应用于高校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之中,推动了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三、河北高校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从舞蹈的文化背景中提炼风格要素

高校在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实践中,要从河北民间舞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中去解析每一种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从大的宏观文化环境中去剖析河北民间舞蹈的个性风格和韵律特点,加强与高校民间舞蹈“风格性”课堂构建的联动。比如,河北民间的秧歌舞蹈种类丰富,石家庄地区的民间舞蹈秧歌代表是井陉拉花,唐山地区的秧歌舞蹈代表是地秧歌,而在秦皇岛地区也有秧歌舞蹈,昌黎地秧歌也独树一帜。同样都是诞生于河北民间的秧歌舞蹈类型,但是在舞蹈风格特征上又有很多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在高校舞蹈“风格性”教学课堂,通过分析不同的秧歌舞蹈风格性产生的内在动因,才能把握住高校舞蹈课堂中秧歌舞蹈内在韵律和外在特色。例如,分析井陉拉花的经典动作“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是结合了当时井陉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劳作方式,进行了舞蹈化的艺术处理,才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特征。显然,这些秧歌舞蹈的风格性特征,都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形成了不同舞蹈风格千差万别的“风格性”特征。所以,从河北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中去提炼核心要素和风格色彩,才能在高校舞蹈教学课堂把握住河北民间舞蹈风格韵律。

(二)从民俗活动中汲取民间舞蹈的精髓

河北民间舞蹈依赖于民间土壤,并在民俗活动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所以,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形成,与民间的民俗活动也有着深刻的渊源。高校河北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开展,也必须从民俗活动中汲取民间舞蹈的养料,突显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精髓。河北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都代表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尤其是民俗活动中的舞蹈表演,最能体现地域舞蹈的风格性特征。因而,高校的河北民间舞蹈教学“风格性”课堂的构建,要紧密的联合民俗文化活动中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和呈现形式。比如,隆尧的招子鼓在产生的初期与祭祀活动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在舞蹈文化流变中融入到了民间活动的表演中,成为了隆尧本地民俗文化活动的代表。所以,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能够参与到民俗舞蹈活动中,感受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动作韵律以及思想内涵、审美追求等,才能从根源上抓住民间舞蹈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河北民间舞蹈教学实施,只局限于民间舞蹈技巧的传授,学生没有真正的对民间舞蹈的风格进行了解和把握,也只能是舞蹈动作上的单纯模仿,河北民间舞蹈的韵律也会失去味道和色彩。所以,这也是我们在高校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实践中,要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民间舞蹈传承人的教学合作也是高校采取的可行策略,将民间艺人从民俗表演中带到教学课堂,既能呈现民俗活动中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还能创设丰富的民间舞蹈“风格性”课堂,可谓是一举两得,效果显著。

四、结语

总而言之,河北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高校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为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专业性、系统化的思路,开辟民间舞蹈教育传承的有效途径。“风格性”是各种民间舞蹈独特性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河北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课堂,只有明晰和呈现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传承河北民间舞蹈的艺术精髓,才能使河北民间舞蹈保持独特的韵律。因而,本文从河北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的意义、价值及策略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创新发展,为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以及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秧歌民间舞蹈韵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昌黎地秧歌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