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戏剧交流的运用
——以京剧与歌舞伎的交流为中心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对象国歌舞伎实力

张 蓓

(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愈发重视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也进一步明确了实施重点,即“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运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向外国公众进行有效传播,成为我国能否在国际社会中逐步提升国家形象,为各项事业发展赢得有利外部环境的关键点之一。

一、软实力的内涵及其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内在关联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者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据此定义,约瑟夫·奈从实施手段的角度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加以区分,并明确指出了软实力的来源。这一概念一经推出,随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政府以及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开始意识到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实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深度发掘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国家形象构建当中,成效将甚为显著。

文化是软实力的来源之一,想要运用文化软实力达到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首先需要厘清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内在关联。从动态的整体实施路径来看,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培育与文化政策的制定”“多主体多手段的对外传播”“对象国公众的接受”以及“构建效果的检验”。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即一国首先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形成最能代表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并据此进行国家形象的定位,制定相应的对外文化政策。其次,借助各类文化载体,利用多种手段向对象国输出文化。对象国公众接受、感知来源国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来源国的认知,构筑出该国的国家形象。再次,来源国搜集对象国公众的反馈对构建效果进行评估。最后,将评估结果应用于整个链条第一阶段当中,对不完善之处加以改进。而文化软实力正是位于第一阶段,它的培育不仅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对外形象的整体基调,也左右着最终的构建效果。换言之,文化软实力犹如国家形象的“源头活水”,后者这潭“渠水”“清澈”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前者的影响。各国想要在国际社会中提升本国的国家形象,首先可以从培育文化软实力入手。

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戏剧与早期中日戏剧交流

戏剧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伦道德以及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艺术舞台上的综合呈现。许多国家都曾尝试把戏剧作为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媒介,借助传播、交流等方式,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戏剧之所以可以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文化软实力之一,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戏剧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故事性,来源国文化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对象国公众在阅读文本及观看剧目的过程当中感知、理解来源国文化,并在意识中构建起来源国的国家形象。二是戏剧的受众面广,极富大众性,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构建较为稳定的国家形象。三是戏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兼具极强的娱乐性,可以令对象国公众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理解、感知来源国文化。四是戏剧的传播形式多样,除现场演出之外还可以通过文本进行传播,因此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小。即便在信息传递、海陆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来源国文化也可以借助戏剧文本传播、翻译、甚至对象国的二次编演等方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对象国公众当中。公众通过阅读文本、欣赏现场演出及二次编演作品来理解来源国的文化并形成了对来源国的早期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出来源国的国家形象。

聚焦中日两国戏剧交流史不难发现,中国戏剧在日本的早期传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展开,分别是固定场所的现场演出、戏剧文本的传播以及日本剧作家的二次编演。早在日本的江户时代,中国戏剧就在中日海上贸易发达的长崎地区的“唐馆”定期演出,供两国过往商旅欣赏。而在此前,有关“三国”“西游”及“水浒”题材的小说文本就已经在日本国内传播。不仅如此,日本剧作家还以中国历史故事为蓝本,创编、演出了多部作品。例如,日本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以明末清初时期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原型创作了歌舞伎传世巨作《国姓爷合战》,并于1715 年在“江户三座”的竹本座完成首演。被誉为“市川宗家”的二世市川团十郎于1737年以中国历史人物关羽为题材创作了同名歌舞伎剧目,随后该剧被纳入“歌舞伎十八番”中,成为“市川宗家”的祖传剧目。虽然在长达200 余年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日本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中日间的信息互通极其有限。然而中国戏剧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依旧令大量日本公众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此外,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戏剧作品所展现出的“忠孝节义”“君臣父子”等儒教思想元素,借助戏剧这一载体逐步渗透到广大日本公众当中,中国儒教文化大国的形象也渐渐在日本公众意识中构建而成。

三、近现代中日戏剧交流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诚然,早期中日戏剧交流把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日本,间接推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在日本公众意识中的构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上均属于对日单向传播,且中日戏剧尚未在同一时空中开展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日本公众对中国形象存在一定的固化和误读。

中日戏剧交流结束单向传播,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始于1919 年京剧名伶梅兰芳首次访日公演。这次历史性的公演拉开了近代京剧艺术海外演出的大幕,让日本公众第一次在现场欣赏到纯正的京剧。同时,通过演出具有时代性的剧目,也让日本公众直观地感知到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1919 年4 月21 日,梅兰芳一行人启程赴日之时,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梅兰芳等京剧名伶也深深受到“民主科学”社会思潮的洗礼,重新编排了一些反映时代强音的新作品,《御碑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御碑亭》讲述了赶考举子王有道之妻孟月华因与书生柳生春同在御碑亭避雨而招致丈夫怀疑,直至被抛弃的故事。在深受儒教思想支配的封建社会中,身为丈夫附庸的妻子长期遭受着道德上的严苛束缚,在婚姻中没有选择的权利。而这部《御碑亭》正是在思想文化革新的语境下,深刻反映妇女遭受儒教思想毒害的现实主义作品。梅兰芳所饰演的孟月华不仅向日本公众展现了京剧特有的身段美,也使得观众从唱腔中“深深理解了月华的孤寂心境”。梅兰芳本人也在此后发文回忆道:“那一次我所演的剧目除了新编的《天女散花》之外,最受欢迎的,同时也是演出次数最多的,要算是《御碑亭》。这出戏引起一般妇女观众的共鸣,原因是日本妇女和从前中国的妇女一样,都长期地受尽了封建制度的折磨。”这部作品在中日两国公众心中架起了情感联通的桥梁,同时也展现了试图摆脱孔教思想支配、追求民主文明的中国国家形象。

从观众的阶层分布情况来看,除了普通大众之外,观众中还不乏当时上流社会的政商名流及知识分子。据《东京日日新闻》报道:“观众覆盖了所有阶级,既有支那公使馆、霞关一带地位身份高的人们,也有人文画家,也有歌右卫门(原注:五世)、羽左卫门(原注:十五世)、左团次(原注:二世)、宗十郎(原注:七世)、河合武雄等等。各界名流在观剧后纷纷通过报章杂志发表评论,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对此次演出进行了二次宣传,使得没有机会走入剧场观剧的日本公众也能从文字中了解和感知京剧的魅力,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对中国生发向往之情。从交流模式来看,梅兰芳访日公演与以往的单向传播不同,台上台下两国戏班密切交流,演员积极互动。舞台上,采用了京剧与歌舞伎交替演出的方式,开创了两国戏剧同台竞演、互看互学的全新模式。舞台下,两国演员互相观摩学习,日本戏剧界人士到场观看,梅兰芳一行也利用演出间歇赴各大剧院欣赏日本戏剧,总数达五次之多。可以说,梅兰芳访日公演在内容的时代性、受众的广泛性、交流的互动性等方面相较以往都做出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时间日本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类关于京剧和中国的评论见诸报端,在日本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的热潮。

然而,这还仅仅是中日戏剧交流的“平行”阶段,两国戏剧交流模式以同台竞演、互学互看为主,尚未针对剧目所蕴藏的哲学思想、人伦道德以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入探讨,因此这一阶段戏剧作为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形象构建当中发挥的作用也相对有限。在梅兰芳首访日本的70 年之后,中日戏剧迎来了历史上的首次“交集”。1989 年3 月4 日,第一部融合了京剧和歌舞伎两大东方传统剧种的戏剧《龙王》在东京成功首演。这部作品从前期的策划投资、剧本创作到期间的演员排练、舞台艺术设计,再到后期的联合演出,全方面展现了中日双方的深度合作。

《龙王》是在著名歌舞伎演员三世市川猿之助策划下,由日本松竹株式会社投资,时任中国京剧院院长的吕瑞明与日本剧作家奈河彰辅共同编剧,著名京剧演员李光与歌舞伎役者市川猿之助联袂主演的中日文化交流剧目,同时也是“中日戏剧史上第一个由中日两大古典传统剧种(中国京剧、日本歌舞伎)戏剧家共同创作、同台合作演出的大型神话故事剧”。

京剧和歌舞伎的首次“交集”来之不易,它是两国历代戏剧人多次“平行”交流的成果。三世市川猿之助出生在歌舞伎世家,祖父市川猿翁热心中日友好事业,与梅兰芳等京剧名家交游甚好。市川猿翁曾于1955 年突破重重困难来华巡演,又在次年梅兰芳第三次率团访日公演时携家人观看演出。受家庭影响,市川猿之助从小对京剧艺术怀有向往,在梅兰芳访日公演期间,他“被京剧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连日逃课去歌舞伎座。全部30 出戏中就看了26 出”。中日戏剧交流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推动《龙王》一剧诞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龙王》以殷商时期的“武王伐纣”为大背景,以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哪吒和日本传说中的经典形象海彦为主角,描绘了二人不畏强敌、不惧牺牲、齐心协力击败邪恶势力东海龙王的故事。该剧在故事取材、创作原则、立意构思以及舞台艺术设计等方面都堪称构建国家形象的典范之作。首先,该剧取材自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剧中蕴藏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这些都向日本公众展现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独特魅力。其次,剧本创作方面也坚持了“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注重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同时也巧妙融合日本的本土文化,中日两位主人公的人物设计提高了该剧的融合度和接受度。更为重要的是,该剧立意构思精准,通过哪吒与海彦二人勠力同心,击退邪恶势力的故事向日本受众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开放、合作、包容、正义”的正面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最后,在创编过程中,双方在伴奏、舞美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既凸显了各自的特色又充分融合了两大戏剧的艺术精髓,让日本公众得以在艺术享受中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反馈来看,该剧在票房销售以及媒体评价方面表现不俗。不仅定价高达1 万5 千日元的戏票在演出前一周就销售一空,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时任驻日大使的杨振亚记录了首演当日的盛况:“观众很早就进入了剧场,坐满了1400 多人的剧场,一些观众不得不坐在楼上的过道观看。”第二天,东京各大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首演的消息,电视台也播放了演出盛况。随后,演出团队又乘胜在东京、名古屋连续演出110 场,场场爆满,日本NHK 电视台还于1989 年9 月、1994 年1 月两度通过卫星面向世界重播了该剧。日本媒体对《龙王》的持续报道令该剧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时空,促进了其在更广阔领域的二次传播。

四、经验与启示

不可否认,伴随着中日戏剧交流模式由单向传播走向双向对话,由“平行”走向“交集”,戏剧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结合历史经验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今后我国在运用戏剧作为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对外形象时,可以对以下几点做更深入的思考。

第一,在确立取材和创作剧本阶段,既要注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尽可能贴近对象国的普通公众,充分考虑到对象国的国情和民族心理。在创作剧本时,既要保持自我特色,凸显国家文化的特色,又要兼容并蓄,合理融入对象国文化元素,提升戏剧作品在对象国的接受程度。

第二,剧本立意要注重表达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对话,期待与各国交流合作的真诚愿望。尤其在全球化受到单边主义和霸权政治威胁的当下,通过戏剧发出维护多边主义,谋求全球合作,祈愿世界和平的中国声音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注重与对象国艺术家及相关人士展开合作,巧妙利用已有资源,在此前两国友好交流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戏剧作品在对象国获得更大成功,借此提高我国的国家形象。

第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推动戏剧演出突破排期和剧院的时空限制,保持演出前后戏剧作品在对象国中的讨论热度。凭借讨论热度,可以继续围绕戏剧展开更多层次、多领域、多内容的中国文化宣传,引发对象国公众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国家本身的兴趣,提升我国在对象国公众意识中的国家形象。

总之,戏剧能否自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为提升国家形象服务,还需要我们在深化戏剧交流,凝练剧本立意,探索中外合作新模式以及活用媒体手段方面不断革新,争取突破。面临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如何继续发掘、凝练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向外国公众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消除对中国的误解,是提升国家形象必须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唐馆”,在日语中也称作“唐人屋敷(とうじんやしき)”,是在日本江户幕府的“锁国”政策下专门为当时的清朝商旅设立的居住地。

②指歌舞伎市川宗家的十八出祖传剧目,由七世市川团十郎汇集历代先人的拿手剧目最终确立。

猜你喜欢

对象国歌舞伎实力
软实力致胜
巴基斯坦 头发创汇160万美元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吴兴国与猿之助——从京剧与歌舞伎的创新前沿看戏剧流派发展规律
传承400年,歌舞伎依然叫座
论功法、行当和家系角度考察日本歌舞伎女形表演艺术的传承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论歌舞伎的庶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