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音乐 享受生活
——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方法探究
2021-11-12罗晓燕
罗晓燕
(福州第四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艺术活动日益升温,国家将音乐纳入中考高中会考的范畴,高雅艺术也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从小加入学习音乐的行列中,每所中小学的都有从小学习音乐的学生,有的会乐器,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舞蹈,每个班级至少五六个学生从小学过音乐,并且这个热度还不断上升。这是经济发展发展带来的,人民对精神、文化审美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如何让孩子与音乐产生共鸣,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在家庭中如何引导孩子学习音乐呢,作为琴童家长和学校音乐教师,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普通家庭音乐教育的方法。
一、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
在现实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句是很少的,有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它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或者说音乐是不可以用语言来完整表达的。用眼睛看,那些乐谱是纸面上的豆芽和线条,乐器也只是形态各异的东西。因此教孩子学习音乐,多说无益,看也不重要。学习音乐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聆听音乐,音乐的声响可以直达内心,激起情绪变化,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
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只要听到乐曲就会立即作出反应,听到优美抒情的曲子,一开始他会愣在哪儿听;听到节奏欢快的曲子,他会手舞足蹈。人本身的心跳、步伐就是有韵律的,当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孩子感受到的节奏吻合时,就会使其感到愉悦。孩子通过聆听歌曲,可以建立音准的概念和良好的音乐感觉,这对其将来学习乐器、声乐、舞蹈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唱歌会走调的家长千万不要唱歌给孩子听,以免影响了孩子正确音准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播放音乐,例如一早起床的铃声可以设置成优美的音乐,让孩子从一天的开始就可以接触美妙的音乐,而不是刺耳的闹铃声;就餐时播放抒情的音乐;和孩子一起锻炼时,播放动感节奏欢快的音乐等。还可以为低龄的孩子选择一些音乐绘本,让孩子边看书边听音乐,如:《碰碰节奏》系列书,让孩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木鱼、三角铁或者拍手跺脚等,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还有一些配套音乐音响的书籍,像新蕾出版社的《世界经典音乐童话绘本》,将歌剧《卡门》《图兰朵》、乐曲《动物狂欢节》等经典作品配上小故事和美丽的插画,同时播放配套的音乐CD,让孩子边看书边听音乐。使古典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也乐意接受。在欣赏中,家长还可以相应地介绍一些主要乐器、强弱快慢等音乐要素、乐曲主题、作品产生背景、作曲家的故事等,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自己来体会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当家长忙别的事情时,孩子也可以自己反复欣赏这些作品。现在有很多电脑动画、游戏是普及音乐知识的很好选择。
那么应该给孩子欣赏哪些作品呢?像中外古典音乐、经典的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这些优秀的作品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建议要避开一些过于商业化的音乐,例如抖音App 的部分音乐以及广场舞的部分音乐,这些简单化、品味不高的音乐作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弊大于利。
现在电脑、手机、MP3 等媒体播放器不断更新,但是现场演奏形式的亲切且温暖的欣赏效果却是它们无法替代的,近年来,有钢琴演奏会、歌剧、交响乐等较多演出,家长可以常常带孩子去现场聆听音乐,通过面对面地聆听音乐家的演奏,看到乐队、歌手、指挥的工作方式,感受这么多观众一起与音乐的联结,听到音乐中每一个音符的流动,使孩子能够享受音乐、享受当下的生活。同时这也是了解音乐欣赏礼仪的好机会,让孩子了解到要尊重音乐家的演出,听音乐要安静,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背景资料。去过音乐厅的孩子,将来在其他场合听别人的演奏或演出时,就不会吵闹,懂得音乐欣赏的礼仪,安静聆听。不过还是建议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不要参加常规音乐会,他们还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人欣赏音乐。这些小朋友可以参加儿童专场音乐会,通常这种音乐会安排动画卡通,和小朋友互动环节等适合他们的音乐元素。
二、学习一种音乐技能
喜欢音乐,自然就会想自己来表现音乐,演奏乐器或唱歌或舞蹈。不管什么专业,首先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位专业过硬、品德高尚的老师。反之,不称职的老师,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学而不会,有些老师为了满足部分家长快速学成,快速考级过关的愿望,拔苗助长。使得一些孩子虽然乐器考级过了八级九级,但是还是不会看谱子,节奏乱套,乐感一塌糊涂。说自己孩子小,学的是初级的东西,先找一个一般的老师,这个想法比较危险,如果孩子演奏上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将来要纠正的话难度就更大了。同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条件来选择孩子所要学习的相关音乐的技能,例如歌唱、舞蹈、戏曲等。
无论学习什么项目,最重要的事是持之以恒,养成每天定时、定点练习的好习惯。不要随意中断练习。非常忙的时候也要练。这样,孩子就会从心里感到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每天练习。家长还要注意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但是不要使用物质刺激的办法来让孩子练习,如练完琴我就给你买东西吃,或者买玩具,这样适得其反,孩子会热爱别的东西,而不是音乐了。还可以说说音乐家的故事,如钢琴家郎朗等,以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为榜样,激励孩子勇于面对老师的批评,继续努力。只有培养他们对音乐本身的喜爱,才能让孩子坚持练习,不断进步。
三、给孩子一个舞台
学了音乐的技能,要创造条件给孩子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可以让孩子参加社会上或者学校组织的表演活动,有的乐器老师会定期组织学生习奏会,家长还可以在自己家组织面向亲戚朋友的家庭音乐会。公开表演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有了上台演出这么一个目标,孩子往往都会加紧练习,参加考级主要也是这个目的。与同伴们一起参加表演,孩子们会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同学们互相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孩子会把别人的表演和自己做对照,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也会得到较快的进步。如何应对公开演出的压力也是学音乐的孩子需要掌握的能力。刚开始上台表演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很紧张,如果经常参加表演活动,他们就会慢慢克服这种心理,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我的孩子在参加小学庆祝六一联欢会的乐队演出时,在排练和演出期间都非常兴奋,每次放学回家就不停地说着排练中有趣的事情。说乐队里的同学有拉二胡的、弹古筝的、敲架子鼓的、吹萨克斯的、弹吉他的,还有和他一样拉小提琴的。经过比较,他认为拉二胡同学的水平最高,他自己可以排第二。在家里他还用小提琴模仿其他同学演奏的二胡曲《赛马》、吉他流行歌曲等等。这说明参加乐队排练演出对孩子学琴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演出结束,乐队也解散了,孩子伤心不舍地说:“和乐队排练的那几天好开心啊,真不想就这么结束了。”在欧美一些国家,学校、社区的乐队和演出是很多的。我们国家中小学里的乐团和社区大众音乐会还不太多,家长和学校可以为孩子寻找或创造一些表演的机会,让孩子得到锻炼。
四、记录孩子的创作
艺术创作并不神秘,人的本性就喜欢探索,小朋友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能力也不可小觑。有时候孩子随意地涂鸦绘画、对着玩具随口唱的歌,这些无意识的自我表达就是创作。小朋友随口唱出来的小歌曲,今天唱唱,也许明天就忘了。所以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还要及时记录孩子的创作成果。现在家庭里的多媒体设备很多,电脑、手机、摄像机等等,都可以做记录的工具,家长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及时把孩子成长中的创作记录下来。即兴的歌唱、演奏、舞蹈,不但是孩子成长的珍贵资料,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鼓励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我记录了孩子从幼儿园起创作的歌谣。有洗澡时创作的《洗澡歌》;院子池塘里的青蛙很多,蛙鸣声也很大,影响了大家休息,孩子创作了《小青蛙》;去过超市后,孩子对“出口、入口”的标识印象很深,随口就唱了《出口入口》这首歌;看了动画片中的巨人后,孩子唱《巨人来了》;吃点心时,孩子唱了《大面包》。孩子边唱边比划,表演自编的歌曲,虽然水平不高,非常稚嫩,但是充满了童趣,给我们带来惊喜,表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有更高音乐水平的孩子,还可以进一步鼓励他们自己把乐谱写出来。
总之,家庭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欣赏经典乐曲、常年坚持练琴、练声、练功,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感受、感知音乐与我们的联系。实际上,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和孩子一起享受音乐、享受艺术、享受生活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我们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