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竖屏新闻的视觉呈现分析
2021-11-12汪璐
□汪璐
抖音短视频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由一个音乐短视频社区逐步发展成了泛资讯短视频平台,其内容涵盖了时尚、旅行、美食、娱乐、政务、新闻等多个领域,视频长度也从最先的15秒扩容到了60秒,部分认证账号还可以发布5分钟的长视频。抖音短视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在移动端接收信息的习惯,竖屏的观看模式也成为了当今互联网中广受欢迎的视听方式。随着媒介融合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开始入驻抖音平台,专业媒体在抖音中传播的信息已经成为用户获取社会动态的重要参考,本文旨在对抖音平台中的新闻资讯类账号的视觉呈现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业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竖屏新闻的视觉呈现特征
视觉呈现契合第二人称观看视角。传统的电视大屏传播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大众传播,电视观看是一种集体的观看,大屏传播模式下,受众观看节目的场景往往伴随着家人或朋友的在场,而这样的情境决定了电视传播的语态是一种面向多人的传播语态,其内容的表达和视觉的构图呈现也相对更为规范。随着传播向移动端转移,信息的接收越来越呈现出私人化、个性化的观看趋势,媒体的视听表达也开始由第三人称视角向第二人称转变。在央视新闻联播抖音号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系列短视频中,主播以单人正面的角度面向观众,其坐姿相对在电视《新闻联播》节目中更为放松,表情较为轻松,在语言设计上,更多的采用“你”“我”这类代词,营造出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氛围。这样的设计使观众仿佛进入到了节目的后台,在和主持人进行着一场私人谈话,而这种私人情境的营造恰好契合了用户独自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习惯。
新闻画面集中展现事件高潮片段。互联网快节奏的表达使得用户更倾向于浏览重点突出、节奏紧凑的新闻信息,这也对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闻内容的剪辑中,有创作者会直接以特写的形式将核心画面剪辑出来,省去前因后果的交代,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获得情绪共鸣或者填补自身认知的空白。人民日报抖音号在发布外交部发言人记者会相关新闻时,采取了将记者提问以大号字幕标题呈现,用特写镜头展示发言人回答问题画面的形式。竖屏特写镜头相对16:9的宽屏而言,有效规避了环境中不必要的嘈杂干扰信息,将画面集中在了发言人身上,其面部细微的眼神、表情以及回答提问的手势、身体姿态等细节都得到了更为聚焦的展示。四川观察在对甘肃陇南洪水泥石流进行报道时,选用了红黄色的黑体字作为标题,将洪水冲走汽车的瞬间剪辑到了视频的最开始,虽然没有过多的背景陈述,但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洪水画面让受众瞬间感受到了灾难带来的危害以及灾区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四川观察对甘肃陇南文县洪水泥石流报道的新闻短视频评论数达到了28.5万,评论区全国各地的网民纷纷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担忧和祝福,这样的一条新闻通过聚焦的视觉呈现,及时向社会传递了灾区的灾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大标题字幕辅助理解碎片化表达。在抖音快节奏的叙事中,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传播者有时会选择性的省略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在15秒内将一则新闻事件完整的交代清楚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抖音平台中的新闻呈现出了碎片化、聚焦化的表达。碎片化的表达虽然可以快速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也会增加用户理解信息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字幕就发挥了重要的解释说明的作用。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字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觉符号,相对于叙事时间和展示空间更为宽裕的电视而言,抖音中的字幕符号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电视的观看场所较为固定,其视听环境也相对可控,而移动端观看的视听环境则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用户可能会在车站、商场、餐厅、候机厅等各种场景下观看抖音短视频。当外部环境较为嘈杂时,手机声音信息的传播就会受损,此时字幕辅助受众理解信息的意义就更为重要,无论是视频中人物说话的同期声字幕还是用于解释说明的标题性字幕,都是传递信息的有效载体。新华社抖音号在报道嫦娥五号月轨交会对接时,选用了“太空之吻”的鎏金标题,并在标题旁添加了一颗爱心符号。这样符合抖音年轻化受众视听习惯的表达,简洁生动地将时长有限的航天题材的视频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充分体现出了标题的重要作用。
竖屏新闻的视听优势
更加适配移动设备。传统的横屏设备源于早期的电影,而电影属于非参与型的媒介,并不需要观看者在播放中有过多参与。智能手机诞生后,用户竖持设备接打电话和浏览信息的习惯与观看视频时不得不进行手机横向翻转的这一操作产生了矛盾。
竖屏9:16的屏幕设计使得观看者在浏览视频时有了更好的观感体验,用户可以在移动中单手点击屏幕回复消息或浏览资讯。竖屏视频的诞生顺应了传播介质的发展方向,用更加匹配移动的介质阅览的方式嵌入了人们的生活。抖音中双击点赞弹出的爱心效果,左滑进入博主主页面等操作,都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创造了良好的视听观看体验。部分新闻的篇幅略长,在单条视频无法讲述完的情况下,创作者会把视频分成若干段并按序号用大字号数字标注好,当观众随机刷到其中一段有意观看完整内容时,左滑屏幕即可清晰明了地看到完整版视频目录。这种流畅的操作相较传统的横屏竖屏切换选择操作而言,有了更加明显的优势。
优化个人观看的沉浸体验。用户在观看竖屏新闻时一般都采取单手把握手机的姿势,这种符合手部生理特征的持握方式使得用户即使在户外通勤的途中也能较为舒适地专注观看新闻。
此外,用户在观看消遣性资讯时经常会被打断,中途可能切换到实时通信社交软件中回复消息,或者到邮箱查看邮件等,竖屏新闻在方向上和手机系统的默认设置保持一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获取信息的连贯性。当某位手机使用者将手机横置,很容易被周边环境中的人发现自己在观看视频这一行为,而竖屏从技术上保护了用户的视听隐私权。
智能移动设备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在场的缺席”成为可能,即使不同人身体处于同一空间,但通过观看手机可以实现意识的离场,横屏置放手机的行为过于直接地暴露了神游的状态,而竖屏视频可以更加缓和地化解这种面对面的尴尬。
从固定的电视新闻到移动端的手机新闻再到竖屏的风行,视频新闻的形态其实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移动规律和社交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竖屏新闻在视觉呈现方式和用户观看方式上都契合了当下的社会情境,抖音全屏沉浸式的体验既满足了用户的视听需求,也照顾到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社会情境。
强化信息的集中呈现。竖屏新闻的展示侧重于局部,放大细节,凸显人物,“聚焦”是它的最大特点,它能让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沉浸式阅读。这是竖视频的优势,但同时也更容易暴露作品的缺陷,对内容生产者而言,对细节的把握要求更为严苛。新华社抖音号在《以国之名,向抗疫英雄致敬》短视频集中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呈现了国家领导人讲话内容,在颁奖环节镜头用中景和特写的方式拍摄了张定宇、钟南山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的画面,起到了树立榜样、鼓舞人心的示范作用。在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的采访中,特写镜头捕捉到了陈薇非常细腻的神态,讲到情深处时眼中的泪花被镜头捕捉到在竖屏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这种聚焦化的表达更容易集中受众的注意力,排除无关的干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竖屏新闻的探索与发展
竖屏拍摄需克服创作的困难。竖屏内容虽然已经为广大用户所接受,但是内容生产生态依旧处于发展阶段。有的创作者直接将原来的横屏摄像机进行垂直翻转来进行竖屏拍摄,这样可能会使得原本适配横屏摄像机设备的支架失去原来的稳定性,存在倾倒风险,影响设备安全。另外,摄像机方向的改变还会影响到原有的取景设定,会让习惯横屏构图的摄影师感到不适。实际操作中,也有摄像师选择继续采用传统的横屏方式拍摄,然后通过后期的二次构图将横屏素材处理成竖屏使用。这样的操作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但是横屏转竖屏的剪辑时间成本较高,很多关键的信息无法实现同屏呈现,特殊的场景缺乏环境交代和景深映衬,会在视觉呈现效果上大打折扣。在新闻实践中,更多的横屏素材其实本身并不适合裁剪成竖屏呈现,生硬的构图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会有损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像头像素的提高以及便携式稳定器等新型设备的出现,拍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竖屏视频拍摄的配套设施依旧没有横屏的配套完善,新设备的出现从诞生到与业界深度融合,仍需要时间沉淀和磨合。
竖屏叙事需强化视听逻辑。不同构图内在蕴含的视觉语法不同,除了在美观层面的表象,构图事实上也蕴含着创作者对新闻内在逻辑的编排和自身的立场倾向。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文化产品,具体体现到视频作品中,除了用新闻事件自身的事实,新闻事件叙述的视听逻辑也是重要的“藏舌头的艺术”,这种叙述也会影响到新闻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的一致性。
竖屏新闻的聚焦化呈现可以突出主体,但是细节上的缺点也会一并被放大,原先可以同屏呈现的人物关系在竖屏中需要用镜头切换的形式实现,大环境的交代也需要更多的推、拉、摇、移来进行客观全面的阐述,视野的窄化在叙事中产生了更多的镜头切换需求。如何在频繁的切换和叙事的流畅间找到平衡点,是当下竖屏新闻创作仍需继续探索的方向。
竖屏新闻需突破传播的局限。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次采集,全媒体平台多渠道分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工作的日常。然而,竖屏的呈现方式在某些资讯平台不能得到较好的兼容,全屏播放时会出现屏幕横向翻转,两侧呈现宽幅黑边的画面,十分影响观看体验。
有些竖屏视频,虽然在格式设置上达到了竖屏的要求,实际上只是将横屏视频居中铺在了一张9:16的竖版底图上,在空白处加以字幕辅助说明。这种名义上的竖屏其实还是横屏内容,并没有专门针对竖屏在创作源头做顶层设计。
结语
竖屏短视频是新技术发展的产物,竖屏的呈现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认知世界和记录时事的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思路的转型以更加开放和从容的姿态应对新媒介的变革,是当下媒体人亟需研究重要的课题。竖屏的呈现方式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者必须学会构建新的编码思维,打破传统既有经验的束缚,这需要创作者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整体素养上都大胆尝试,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