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新闻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12卫婷婷
□ 卫婷婷
新闻作为传统的传播内容,除了在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更新,同时其传播、呈现、制作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突破。近几年,随着媒介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呈现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使得“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对于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的表现方式也有了更快的发展。沉浸式新闻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制播方式,也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多感官体验。
沉浸式新闻的概念
沉浸式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方式是新生事物,对其概念的明确定义最早来自于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诺妮·德拉佩纳。在她看来,沉浸式新闻就是一种可以让受众获得新闻事件的第一人称体验。这一定义是从受众的体验出发的,德拉佩纳本人的沉浸式新闻,多采用CG技术配合相应的观看设备,使得受众的体验感和交互性增强。不过,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受限于制作成本和观看设备的因素,较难实现。而大部分的沉浸式新闻,多表现为以360度视频的形式,来向受众呈现新闻内容。但是,这种视频除了视角的转动和点击之外,受众无法获得其他方式的新闻体验,因此,这种体验无法涵盖沉浸式新闻的全部。而第一人称视角的360度视野体验,则可以让受众获得视野和体验上的更多自由和空间。全景式的新闻场景,360度的现实新闻世界,可以让受众在真实的事件记录面前,获得最真实的新闻体验和现场感。
可以看出,所谓沉浸式新闻,就是用虚拟环境以一种复现和还原新闻事件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在终端设备上,依靠传感系统实现受众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反应,从而营造出一种在场感和沉浸式的新闻体验和互动关系,进而达到新闻与受众共情共鸣的效果。
沉浸式新闻的特点分析
内容生产。沉浸式新闻是利用技术手段和媒介融合所产生的创新新闻报道方式。新闻内容采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性的呈现,从而使传统的新闻在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上发生变化。传统新闻的生产是条线化的,各个部门和整个新闻产生的流程都依托一定的部门工作线条,最终形成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沉浸式新闻的内容生产已经变为辐射状的模式。比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利用“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的双向工作模式,把前期新闻采访人员、内容编辑人员和融媒体工作人员所制作的新闻内容,全部纳入《人民日报》的后台新闻数据库中。这样就打破了原本层级化和部门化的分离工作流程和新闻生产模式,实现了新闻生产的联动机制。当然,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在于,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新闻素材的采集、新闻事件的报道、受众的新闻接受等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新闻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闻呈现的要求和受众的需求。
受众体验。以往的新闻报道主要通过文字和视频,以平面呈现和语音播报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而沉浸式新闻可以结合虚拟技术,从受众的听觉、视觉和触觉上改变新闻传播的方式,让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式接收新闻信息,从而增强受众的现场感和体验感。受众可以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感觉,让自己置身新闻事件之中,从而强化自身与新闻事件的联系,让自己从新闻的接收者转变为新闻的一员。新浪新媒体实验室打造的《太空迷途》等沉浸式新闻,就是利用沉浸式体验让受众从多种角度浏览天宫二号,结合新技术给受众营造一种太空空间的失重感,从而让受众近距离感受天宫二号,增强了受众对科技的感受,拉近了受众和国家重大技术成就之间的距离。
传播效果。沉浸式新闻的沉浸式环境打造,可以强化受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信任感。梅罗维茨的媒介情景论认为:“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并且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而大众媒介的运用就会混淆了不同情境的界限。”沉浸式新闻是动态的、可变的、“现场的”。受众对这种新闻在情感上会更加亲近,从而更加信任,同时也会更加认可。新闻传播主体可以通过素材的选择,强化新闻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此外,传统新闻报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比较明显,而沉浸式新闻尊重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受众可以在深刻的感知中,强化自身和新闻事件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得出符合自身认知和感受的新闻价值。
沉浸式新闻的未来发展路径探讨
沉浸式新闻未来发展的挑战。正如上文所说,沉浸式新闻改变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方式。沉浸感、在场感使得此类新闻的生产需要创作者获得全方位的素材、编辑等环节的配合,而这种立体化、联动式的新闻生产,也让新闻的具体生产者被消解。沉浸式新闻的生产者转而变为一种多媒体虚拟环境下的产品导演,他们在生产新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权力和意愿,改变新闻叙事的原貌,从而拼贴出一组沉浸式的新闻内容。而当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就陷入一种新闻制造者所创造的虚拟幻觉之中,甚至依据这种幻觉做出针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反馈。这就使得新闻事件本身和受众都脱离了新闻事件的原貌,忽略了新闻事实,新闻也就成为了一种导演作品和设计作品,并完美遮蔽了创作者的意图。
沉浸式新闻可以通过现场感给受众带来更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关联和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是相冲突的。沉浸式新闻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力量让受众感受到新闻的震撼和共鸣,这就使得这类新闻很容易变成情感的煽动者和情绪的鼓动者。沉浸式新闻是一种对新闻事件的再编辑,这就使得创作者可以截取那些最具情感冲击力的片段,实现对受众的直接情感冲击,而真实的新闻事件却往往是冗长的物理现实。由此可以看出,沉浸式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新闻的客观公正,脱离了尊重事实的新闻报道原则。一些强烈的情感和情绪的唤起,可能会给受众本身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对灾难事件和战争场景的报道,都会让受众因过于沉浸新闻事件而出现情感上和身体上的不适。当新闻用户过度沉浸于现场感的虚拟新闻时,可能会让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得更感性。此外,沉浸式新闻所采用的全景式拍摄,还存在镜头、景别单一的问题,相较与传统新闻的模式,沉浸式新闻并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因此,画面的丰富性、景别的选择以及镜头的拍摄,也是未来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最后,沉浸式新闻可能会让受众的隐私面临风险。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隐私性问题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例如,大数据快速统计下对受众的信息等隐私性问题研究。沉浸式新闻的受众需要通过身体的物理运动来获得新闻数据的呈现,而当他们进行身体的物理运动时虚拟系统会记录和追踪这些数据。这就使得受众的身体信息、个人偏好等隐私会被搜集,由此产生隐私泄露的风险。
沉浸式新闻的未来发展路径。首先,提升受众“在场感”。沉浸式新闻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强化了受众的现场感,让受众拉近了与新闻事件的距离。为此,提升新闻用户的“在场感”,是沉浸式新闻的最大优势和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媒体可以在网络技术支持下,通过360度的沉浸式VR直播,让受众直接感受新闻现场的动态,了解新闻事件现场的人、事、物,从而了解事件的原貌。当然这种“在场感”的强化需要有所规范和选择,对于一些灾难性的、血腥的场面,不宜过度强调沉浸和现场感,对于那些积极价值的新闻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受众的情绪,形成社会的积极情感取向。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其建设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利用直播的方式让医院建设施工现场,实时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安慰和寄托。这种陪伴感和参与感让受众的积极情绪不断累积和传递,大大增强了抗击疫情期间的社会团结和民族自信心,也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了通过平面播报和文字传播所无法感受到的中国速度。这些是沉浸式新闻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次,创新传播形式,把握传播尺度。当前,依托H5、短视频、VR等多样态的沉浸式新闻的报道方式在时政新闻中取得很大突破且广受好评,例如,2019年的全国“两会”中运用Vlog进行的相关报道等。这些新闻播报让受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拉近了普通民众和时政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普通大众对社会的参与感。这些新闻内容比简单的文字、视频新闻更具吸引力和说服性,也更富有情感倾向。因此,未来的沉浸式新闻制作者需进一步根据事件内容,因“材”创作,针对科技探索、文体娱乐和历史传承等新闻,不断创新呈现形式;而对于带有社会严肃性或深刻教育意义的新闻内容,有的放矢,根据受众年龄段和文化接受度在传播形式上进行适度创新。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的介绍,我国网民规模于2020年底达到9.89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70.4%,可见我国网民数量之多。对他们而言,沉浸式新闻的吸引力更大,也更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也正是因此,对于部分法律犯罪新闻或社会道德伦理事件,沉浸式新闻的打造同样面临着因过度娱乐化而丧失严肃性、教育性和权威性的尺度平衡问题。
此外,在新闻内容的生产创作过程中,如前文所述,沉浸式新闻的创作逐渐成为一场带有创作者强烈主观倾向和完美遮蔽性的导演。为了规避创作者对沉浸式新闻的导演制作,可以结合5G直播技术和沉浸式新闻手段,实现用户对于新闻报道过程的全程参与,打破新闻内容的生产边界,以“在场参与者”的身份共同进行事件发展情况的实时更新与传递,实现双向互动的沉浸式新闻生产模式。这样有利于削弱沉浸式新闻创作者对新闻内容的倾向性编辑,既保证了受众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又保证了新闻事件的原貌,降低了创作者对受众情感取向的影响和价值判断的引导,确保了新闻的客观性。
结语
总之,沉浸式新闻作为新技术与传统新闻的结合,带来了新闻制作、编辑和传播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让受众和新闻之间的交互联系大大增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伦理问题。沉浸式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创造性手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依靠相关的规范建立、技术进步和形式创新,不断自我完善,运用新思维和新理念为未来新闻业发展增添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