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策略分析
2021-11-12宋艳
宋 艳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中学
一、以激发兴趣作为突破口
获得“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在现代语文教育中,要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教师的作用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此,我开展了语文课前5分钟活动,主讲人是学生,内容包括积累名言、故事、佳片赏析、演讲、读书心得等。在活动前,老师对主持人进行一定地指导,让学生认真查找资料,备好课。舞台交给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一经点燃,教学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上到情节生动感人的《背影》时,我便让学生表演父亲艰难过月台的情节,既再现了原文的感人瞬间,也帮助学生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读懂了朱自清散文的文质兼美。在教到语言简练,但极富有画面感的《天净沙·秋》时,我会让学生拿出笔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曲中的景描绘出来。枯藤老树昏鸦的背景下,一个牵着瘦马的漂泊天涯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这便实现了学生与作品人物的对话,作者笔下的断肠人的心境和情感无需老师多言,学生也是一绘心自知。这样的课堂处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课堂的多样性,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良好的起点。
二、以学生提问作为课堂的常态
“学贵则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能够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依赖性,并且可以将被动吸收变成主动探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课,课前预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预习大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写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学生会疑惑于作者鲁迅在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写在东京的清朝留学生的生活?作者为什么在途中提及水慕里这个地方?在仙台作者为什么会受到仙台师专教职工的优待?等等。这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对文本形成了初步的了解,以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加顺畅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三、以研讨文章的思路作为教学重难点
行文思路是作者反思生活或解释自己观点想法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教学生对作家的思想发展过程进行理解分析。阅读全文时运用这个方法,阅读段落时也是运用这个方法。全文具有全文的思想,段落具有段落的行文思路,全文的行文思路通过篇章结构表现,段落行文思路的表达是段落的层次结构。
进行全文文思的研究,必须和文体的特征相结合,记叙文中学生的研究重点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议论文学生研究论证过程;说明文研究的重点是说明顺序。这就是不同文体中文思体现出的特点。在分析和整理常见的写作思路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文思艺术性的体现。文思研究可以从开头结尾的设计,详略主次的布局,写作线索的铺设,过渡照应的勾连以及伏笔悬念的预设等角度去思考。教师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行文思路,找出文章层次,化繁为简地学习文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观点。在学《曹刿论战》时着重分析曹刿“论”的两大内容,“论“战争获胜的先决条件和战争获胜的原因,再让学生理解文章为什么略写战争的经过就轻而易举了。这样的日常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起“披文”的不同路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四、以深化思维作为强有力的的手段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既是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老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启发和引导学生使用大脑,并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 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消化和吸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来促进自己的思维发展,从而积极参与“知识生产”。
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引导学习进行思考,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提升自身的进取心。其次,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全方位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从正向、平面的角度到异向、立体的角度,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例如,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可以使用“四步法”进行学习,即第一是“写什么”,第二是“如何写”,第三是“为什么写”。通过这种渐进式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内容,结构和思维方面掌握文章,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感性知识发展为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文中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使用一组矛盾的词语?孔乙己是“死”还是没“死”?以此来深化学生的思维。学生一时无法确定,也无法明了鲁迅的真正目的。他们必须要通过梳理文章叙述的情节发展来体会,“我”是一个酒店的小伙计,店主对于孔乙己欠钱说“中秋可是没有说”,又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直到证实“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我”因此判定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一词意味着肯定,是对孔乙己结局的描述,与文章的发展完全一致。从孔乙己悲剧性格的命运来看,那个时代孔乙己不可能存在着另一个结局。腿没有断的时候,他生计已经非常困难。断腿之后除了贫穷和饥饿之死,很难有其他的结局。“的确”这一词是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结果。而且,咸亨酒店出入的人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已死的现场,也没有人听说过孔乙己去世的事,人们本不是真心的关注在意他。小伙计在猜想孔乙己的悲剧结局时用“大约”来表达某种推测,是有其严谨性和合理性的。学生理解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必然性后,教师再提出问题鲁迅写《孔乙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作品主旨的探究。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最后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悲惨地死去,读者似乎能够听到作者心灵深处的呐喊:为什么人类如此冷漠的对待自己的同类?为什么大家如此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像孔乙己这样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人为什么还要受到他人的欺凌和嘲弄?我们可以从作者对这一结局的设置中感受到他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探究,以及世态炎凉现实的感喟。这样学生便学会了从文章“写了什么”到“为什么”写的思维深化。
五、以讲解作精要的点拨
在把教学过程聚焦在学生的“学”的理念下,教师要多方启发,但这不等于不能讲,不等于老师一讲就妨碍了学生的学。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就说过:“我们万万不能从这里得出来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得多一点,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授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特有的长处,高超的讲授总是充满智慧,让人如沐春风,深受启迪。在班级授课制下,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要当讲则讲。可是,何时该讲?该讲什么呢?这就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经历。师生在讲与听、教与学的呼应交融中,思考探究,走进文本,获得新知,走出文本,形成能力。教师在兴趣点上讲授,进入文本特定的情境;在体验点上讲授,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偏差点上讲授,纠正学生的思维方向;在障碍点上讲授,挖掘文本深层的内涵;在生长点上讲授,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现代文阅读技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短期的强化培训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专业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启迪,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自己潜能,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现代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