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新时代青年的教育价值研究
2021-11-12■
■
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是活力无限且创造力空前的群体。他们的人生信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等都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走向。因此,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尤为重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儒家思想,虽历经千年,对新时代青年之教育仍有价值借鉴。儒家思想涵盖甚广,小到个人品行,大到“治国平天下”皆有论述,其仁爱、重礼、诚信、为民等道德价值更是对新时代青年人生价值和德性人格的塑造格外重要。
一、仁者爱人的道德修养
“仁”之含义所涉甚广且颇为复杂,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在《论语》一书中就出现了百余次,且因其用法非是一致,导致时人对其之披解析明亦多有异议。在诸多解释中,最为主流之说法认为:孔子之“仁”,即是将自爱之心扩大,推广至对他人之爱,“仁学”即“人学”。因此,樊迟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之以“爱人”;子贡问之,孔子答之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是“爱人”之推广。儒家之“仁”,实是源于个体自身之感情,通过培养自身之“仁心”,然后以在家行孝悌为始,于天下博施济众为终,由近及远,将“爱人”践行,以此达到“天下归仁”之理想。
培养“仁心”,则首先要践行孝悌。在儒家先哲看来,家国本是一体,孝不仅仅是家庭父子、母子之情,亦是参与政治必备之道德。新时代青年作为现代政治中的主力军,要有为家国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将孝融入日常生活、家庭涵养以及课堂教育中,使新时代青年明悟孝在中国社会之崇高地位,从而激发其对孝的追求。同时,在家庭中,父母是践行孝行的最佳榜样,父母尊老爱幼之行为,将对新时代青年产生很大的触动,更有利于对新时代青年品性的培养。当新时代青年具备了孝心孝行之后,则其之行为,小可使家庭和谐美满,大可在社会中推己及人,使政治清明,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当然,在汲取精华时,我们也要注意对儒家思想中“愚孝”等糟粕的剔除。
此外,新时代青年因受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人是有等级的、普通劳动工作者是低下没有尊严的错误观念,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儒家思想中的“爱人”就是最为恰当的工具。在儒家思想中,“爱人”是爱一切之人,是着眼于人之共性,而不是着眼于人之工作、地位等方面的差别,是打破等级桎梏,突出人之平等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要通过大力宣传“劳动最光荣”、各行各业皆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之部分、人人都是平等的,都为历史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等思想观念,将“爱人”予以新时代青年的社会实践中,加大社会实践在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让新时代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爱人”之行为践行,明悟人皆平等这一真理。
二、明礼克己的成长准则
在儒家思想中,“礼”与“法”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孔子认为,“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事后补救来彰显的,而“礼”则起到了事前预防的效果。“礼”不仅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行为规范,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法”的展现。如若有人突破“礼”的界线,但并没有触碰到“法”的红线,其仍旧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从而致使自身安分守己,不敢异动。儒家主张通过“礼”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细微小事处养成好习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得到规范后,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
新时代青年较为欠缺的即是“克己”的施行,而儒家之“礼”,就是通过“克己”来实现的。“克己”是总体上的概括,自省、自戒、慎言、慎行皆是“克己”的不同表现形式。人人皆会犯错,而通过自省来查找自身错误就是实现自身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以什么方式能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是需要时时考虑的。通过教学、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培养,使新时代青年能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养成“克己”的习惯,形成稳重健全的人格,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之中。
三、爱国为民的使命担当
作为国家社会中的一员,新时代青年必须具有爱国情怀,通过推动社会变革、关注国事民生等来展现自己的个人风采。儒家的入世思想还有积极上进、努力进取、紧跟时代潮流等深层次内涵。新时代青年不能一味寄希望于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应如大鹏般翱翔九天,积极加入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去。
孔子强调养民是国家的必要政策,民生裕足是其目的。孟子承孔子之教,亦强调养民为政治之第一义,且更进之大唱“民贵君轻”,强调民心向背乃政治兴衰之关键。荀子“君舟民水”虽确实有尊君之嫌,可民贵之义亦未曾丧失。此后,儒家的为民思想流贯中国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
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牢记心间。通过学习儒家的为民言论,吸取其能为新时代所运用的精华部分,培养自身的为民情怀。投身公益事业、扎根居民社区、助力农业生产等都是新时代青年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有效路径。
四、知行合一的行为实践
儒家思想并不只着眼于理论学说的构建,因时代之故,它亦牢牢地扎根于当时的现实,指导着实践的开展,“知行合一”即为儒家思想理性实践的内在。它不但适用于古代中国,随着时间的转换,其亦被现代社会所需。儒家的“知行合一”包含了“知”“行”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只讲“知”,而不注重“行”,“知”就成了空谈;反过来只讲“行”而忽视“知”,“行”也就失去了理论指导。因此,儒家思想强调要将“知”落在“行”上,而“行”要以“知”为指导,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结合。孔子“学”“思”之论即是如此:学习是一种实践,但只学习(实践)不思考就会迷惘,而只思考不学习(实践)就会精神疲倦,终无所得。儒家的“知行合一”是一种辩证的思维,将“知”与“行”恰当的融合起来,解决了只注重单方面而忽视另外一面,致使事物难以均衡发展的问题,对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在新时代青年中,学生占比颇重,但他们中却鲜有人能真正的将“知”与“行”统筹结合。他们在校园中皓首穷经,沉浸于“象牙塔”的理论世界难以自拔。对于具体的行为践行,他们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十分排斥。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思想处于云端,而实际践行能力却不值一提,心智也较为脆弱等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当他们踏入社会的一瞬间,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体会到与社会脱轨的苦涩。如果不加以疏导,这些学生就会轻视自我,处事畏首畏尾,自身之价值亦难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通过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将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转换,使其能很好的为当代校园教育和学生培养所运用,这样就能摆脱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两者取其一而导致教育失败的产生,同时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信意识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
五、处世中庸的人生哲学
中庸是从代表着平衡之意的“中”观念中孕育而生的,是儒家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庸追求的是一种平衡,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过”与“不及”皆是其力求避免的。在孔子看来,“过”与“不及”是在偏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不理性行为,打破了事物原有的平衡,而中庸则是“裁过”与“补不及”最为合适的方法。处理事情要以中庸为原则,注意采用的方法以及分寸,不能因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事物走向不平衡的状态,这样自会减少偏执甚至极端行为的产生。
中庸除了在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方面要求采用“执中”之法外,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亦要求秉持“中和”理念。凡人皆有情感,喜、怒、哀、乐等就是情感的不同表达,然如何使其合理表达是最为关键之问题。中庸认为,人之情绪感情应维持“中和”之态,当喜、怒、哀、乐之情感表达将出未出时,就应予其以“中和”之规范,这就防止了因情绪过度而导致乖戾、恣意妄为等行为的产生。同时,“中和”也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而不同”是儒家追求的君子之道,人人之间可有观念看法之不同,但须彼此和睦相处,不因差异而仇恨,要推己及人,不将自己不愿之事施于他人之身。可以说,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儒家中庸之道和现世利他主义有所共通,是为他人着想,促进社会和谐的不二法则。
中庸“中和”“裁过”“补不及”的保平衡防偏倚的本质内在,不仅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以“执中”准则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且能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心态的形成。首先,中庸能促进新时代青年思维方式的改进,使新时代青年认识“中和”之优,勘破“过”与“不及”之劣,以“中和”思想调整自己为人处世之偏差,将自身之情绪保持在合适恰当的范围程度,从而减少错误思想以及偏激行为的产生,确保内心之积极平衡。其次,中庸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新时代青年因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品质和认知水平,再加上自我意识过强而集体意识较为淡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旋即造成新时代青年难以主动为他人着想,内心易被敌对、不安、报复等极端思想充斥,导致人际关系矛盾激化等问题的产生,校园欺凌、校园冷暴力等事件层出不穷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庸主张在秉承至诚待人准则的基础上,加之以换位思考,予以他人信任、宽容,从而消除彼此间之隔阂壁垒,建立和谐之人际关系。中庸与仁者爱人都是儒家所秉持的能实现社会大同的准则,然较之于仁者爱人之总体理论原则,中庸则同时兼顾践行之方法。行事“执中”、交往求同、心态平稳,确为人生处世之良药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