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校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1-11-12■
■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现在,从各方面反映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不佳,甚至与中心工作‘两张皮’、没有什么效果。”破解 “两张皮”,实现高校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密切融合,是提高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推动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几年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着眼于推动党建和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树立融合理念,找准融合路径,构建融合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与事业发展融为一体,在推动学院“双一流”建设发展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两张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一是党委和行政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党建抓党建、就业务抓业务;二是把“党建”简化为“党务”,没有深刻理解抓好党建的根本目的所在,有些单位把抓党建简化为学习文件内容、传达会议精神、抄写学习笔记、做好会议记录,或以抓中心工作代替抓党建工作,以安排中心工作代替党的组织生活,“三会一课”质量不高,“主题党日”活动流于形式,“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三是在职能作用发挥上,效果不显著。抓党建工作找不到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导致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脱节,党建工作成了行政工作的附庸,党建的综合作用效果不显著。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一个时期以来“党政分开”的理论在高校不少干部教师的思想中还有着重要影响,加之一段时间里高校内外“去行政化”思潮的鼓吹,使得高校基层党建面临着被怀疑和质疑的声音,导致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边缘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管党治党宽松软、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的客观存在。二是认为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内容各不相同,特点各不一样,考评标准各有侧重,在不少干部教师中存在着错误认识。三是党建工作创新能力不足。党建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落后,缺乏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思维和动力,致使基层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缺乏活力,难以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加之考核评价上缺乏匹配措施,党建工作创新动力不足,对干部教师的吸引力不够,“无为”导致“无位”。
二、破解“两张皮”问题的主要做法
自2016年6月基础医学院恢复重建以来,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始终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既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党的建设布局,又从举措方法上聚焦解决突出问题,把党建工作融合到学院整体改革发展中,发挥政治导航和思想引领作用,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上找准“共同点”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既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政治高度,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思维谋划学院长远发展,找准奋斗方向;又深入师生调查研究,找准制约学院发展的人才短缺、学科老化、科研环境不理想、空间布局不合理、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有力、部分教师干事创业精神动力不足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找准“短板、弱项”,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在精确制导、精准发力上下功夫。学院党委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基础医学院的奋斗目标,并把“总目标”分解为易于落实和操作的“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术氛围、一流的支撑条件”等8个“一流”分目标和32个子项,作为学院发展建设的重点,持续改进提高。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引领方向、服务师生、维护大局、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思路,完善“教师治学、领导班子治院、群团组织发挥合力、全院师生参与与监督”的学院治理模式,使得各项工作协调有序,各项权利相得益彰。
(二)在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上,找准“融合点”
从学院层面来看,学院党委分别制定了《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并修改完善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以制度为基础,以规则为遵循,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得到了切实贯彻落实,议事决策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政治责任履行得到切实保障。从学系层面来看,学院党委对学系设置和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改革,探索建立了学科行政学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的多层次管理架构。把原有的17个学系、教研室精简调整并优化为11个学系;打破学系、教研室对教师的限制和固化,在教学上实现课程组首席专家制,完善和明确了教学责任主体;在科研上实现教授高度负责和治理的科研团队制,加强了团队合作。以学系为单位设立11个教师和研究生联合党支部,做好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4名正高级教师、7名副高级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学院党委明确党支部书记担任学系副主任,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针对各学系党支部是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学院党委明确各党支委会在保持职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名青年委员,由研究生党员担任,重点做好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每个科研团队建立一个研究生党小组,党小组隶属于科研团队负责人所在的学系党支部管理。学院党委建立了系务会议制度,明确系务会议成员由学系主任、副主任和学系党支部委员组成,系务会议是学系的最高领导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系务会议负责研究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称晋升审核、推优、奖惩等工作,与党支部共同开展教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学习以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师德师风教育、安全教育管理等工作。学院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了党政一体、上下贯通的一体发展。
(三)在推进事业发展上找准“激励点”
学院党委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和教师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导向,矢志在学院改革发展建设中建功立业。学院党委建立完善了“学院荣誉体系”,每年评选“年度最佳教书育人奖、年度最佳学术贡献奖、年度最佳人才伯乐奖、年度最佳青年教师奖、年度最佳学院服务奖”5-10名优秀教师并予以隆重表彰奖励。对围绕中心抓好党建,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学科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高水平科研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奖励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医学免疫学系党支部授予“科研先锋”荣誉称号。学院修订完善了《年度岗位业绩绩效考核方案》,经过学院二级教代会予以讨论通过,以绩效考核为牵引,发挥业绩考核对教师教学科研具有的重要导向作用,使学院教学科研向“大教学、大成果、大项目”聚焦,重点提高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分值比例,同时适当增加了本科教学、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分值比例,鼓励老师积极投身教学教研和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培养水平并改善学院整体工作氛围。同时,针对教学责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不端等问题,加大惩罚力度。对实验技术教师的考核突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本职工作的履职情况。对行政人员的考核突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和成效。这样的考核导向,切实根据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职责,激发调动了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在增进思想引领和提升师德学风上找准“聚合点”
学院党委坚持把师德学风建设融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师生成长发展需求,一方面抓“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在全院党员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在全院党员中广泛开展了“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在教师党员中开展“教书育人示范岗”和“科技攻关先锋号”活动,在学院机关党支部和医学实验中心党支部开展“党员示范窗口”活动,发挥党员在全院师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抓师德学风建设,认真组织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教育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党委在党建和师德学风教育过程中深入开展了“铸魂、明礼、求真、担当”四大工程。在“铸魂工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在“明礼工程”中,坚持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医学生礼仪规范教育,塑造良好的师德规范和学生行为修养,涵养师生道德品质;在“求真工程”中,坚持倡导师生坚守科学精神,追求学术创新,弘扬“敦学砺行,广智求真”、“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百年齐鲁医学精神;在“担当工程”中,坚持引导师生主动担承社会责任,结合学科方向、专业特色,服务社会需求,服务健康中国和健康山东战略,立德树人,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经过一年多的实施,《以“铸魂、明礼、求真、担当”四大工程为抓手,推进“有灵魂、有思想、有温度、有作为”的世界一流基础医学院建设》项目被学校党委列入“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重点项目予以连续资助。学院党委为全院学生班级配备了“班主任”,聘请了“五老”辅导员,开展了“医路程长”“名师有约”系列讲座和研究生学术文化月等活动,配合课程思政、班主任工作以及多层次多系列的学生活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明显提高。教师积极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国家人才培养和学院发展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取得的突出成效
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学校党委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中学院党委连续三年被评为“好”;在2018年、2019年学校连续两年集中组织的“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学院被评为“优秀”,保持在全校前6名、医科第1名。1名党员被评为“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项目总数267项,获批科研总经费达15518.61万元,年均增长近1000万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2项。课程思政项目获奖数在山东大学各学院名列第一。6个基础医学相关学科进入ESI排名进入前1%,其中药理毒理学和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1‰。经过装修改造和布局调整,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师生满意度大为提高,学生自发以“山大日记”形式由衷赞叹。现在,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调动和提升。
四、主要体会
(一)强院必须强党建
党建兴则学院兴,党建强则学院强。党建工作是学院发展的政治灵魂,发挥着政治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把党建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助推器”。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委在办学治校中的中坚力量以及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和组织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党组织这一“红色引擎”的威力。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强院兴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的方向,引导全院教职工员形成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好地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步调。要勇于弘扬新风正气,对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要敢于动真碰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作“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战士”,不作“袖手旁观、呃呃诺诺”的“绅士”。要加大对党的领导、学院文化、教学科研成就、学者风采、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做好思想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营造全院“共治”的良好氛围。
(三)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党委和行政职责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将学院“做大、做强”,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党政一盘棋,共同承担好学院的改革发展大任。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遵照制度规矩办事。每一位党政领导都要严格按角色办事,按职责办事,按制度办事,不能错位、越权。切实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完善学院治理统一起来,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二要正确处理好书记和院长的关系。书记和院长作为学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既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又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两者都需要从做好学院工作的全局出发,书记也要熟悉业务工作,院长也要主动关心党的建设。书记和院长平时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以诚相待;遇到矛盾和问题要相互体谅、相互支持,敢于担当负责。书记和院长要胸怀广阔,站位高远,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素质和能力。三是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的关系。集体领导管决策、管监督,个人分工管执行、管落实。党政“一把手”要善于抓方向、谋大事、管全局、促改革、抓落实,善于团结各副职一道工作,善于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各副职要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决策执行和工作落实。要相互补台,根据工作相近程度,相互当好AB角,最终形成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