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运用重要性及控制技巧探究

2021-11-12高泽涵

名家名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肢体话剧

高泽涵

话剧表演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技术性,需要肢体和语言相互配合才能使观者了解话剧的大概内容,演员的肢体语言直接反映了话剧表演的好坏,不同的肢体语言可以反映不同的内容,通过肢体语言可以体会到话剧表演者不同的情感,进而去挖掘话剧中更深刻的内涵。所以话剧演员一定要立足于剧本本身,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的控制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都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与表演技巧。话剧表演也能更好地反映社会事实,者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丰富的色彩。本文就话剧表演展开探讨,对表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好地将肢体语言运用到表演过程中,从而为话剧表演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一、肢体语言的重要体现

(一)使角色更加完整

肢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交流传递的一种方式,通过肢体语言不仅能够反映表演人物自身的特点,也能考验表演人员的表达技巧。话剧表演不同于其他的电影和电视情节有过多的音效和特效进行渲染。话剧表演本身就是靠演员发挥才能更好表达的一种表演方式,肢体语言的完善可以使话剧演员的角色更加完整,使人物更加鲜明,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观看感受。经验丰富的话剧表演者,能够利用肢体语言去完成每一个情节和每一个角色,去更加丰富角色的本身,去更加完善情节的渲染,从而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

(二)使剧情推动的更加流畅

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话剧表演,许多人对于同一部剧都有不同的观看感受,导致观看感受不同的不仅是观看者本身,更多的是源自表演人员的表演技巧,肢体动作的表达能够使内容更加鲜明,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够更加表演出人物的情绪,而这两项是推动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不能避免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很容易改变整个话剧表演的节奏,而具体语言动作是控制节奏最好的方式。比如,在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一名表演人员因为自身的疏漏导致一些台词没有与情节对上,那么他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更好地反映语言内容,也能更好和演员之间形成密切的交流。当另一个配合的演员看到他所展现的肢体动作时,能够迅速地与表演的剧情相互联系,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尽量避免失误所带来的影响,使整体的表演更加流畅。

(三)使表演者的内心世界更好地表达

要想更好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找到它的展现方式。一些人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一些人通过动作来表达不同的话剧演员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不得否认的是,每一名话剧演员的表达方式都要依据话剧剧本本身进行选择。我国话剧行业取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优秀话剧逐渐浮出市场,比如著名话剧《阳台》,里面形象地应用了肢体语言动作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热闹的人群和主人公显得格格不入,进而使主人公内心的世界得到更好的表达和释放,使观看话剧的人员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想法。

(四)能够更好地反映时代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而时代特色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情况与人们的审美需求,话剧表演本身就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多数热爱话剧表演的观众,是因为能从话剧表演中找到与生活相互贴切的地方,能够形成共鸣。话剧表演本身就是从民间开始兴起的,话剧表演的选材也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取的。话剧表演的素材不断加工,不断在时代的长河中完善,最终形成了人们所观赏的话剧表演,它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与发展需求,肢体语言动作能够推动话剧表演的完善,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反映时代发展的情况。

二、如何更好地在话剧表演中灵活控制肢体语言

(一)完善基础训练

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任何表演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基础性的训练。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的表演离不开台下的艰辛努力,所以首先要加强的就是基本功的训练。不同的剧本有不同的剧情,根据剧情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话剧演员要结合人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具体动作进行表演,所以这就对话剧演员的基本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一些话剧演员基本功不扎实,会导致表演缺乏层次感,使人们观赏时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良好的基本功能够更好地反映话剧表演的美感,使基础表演不断地完善,肢体语言的控制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观剧感受。

(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话剧演员要想更好地掌握肢体语言技巧,仅靠扎实的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舞台是积累实践经验最好的场所,只有在舞台上不断地表演、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灵活应对话剧舞台中所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表达肢体语言,使动作更加流畅。话剧演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进行支持,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一次话剧表演后,话剧演员都要从之前的表演中汲取经验,弥补自己演出的不足,演出的问题也要从生活中去加强感悟,进行实践总结。舞台表演能够更好地使话剧演员在实践中寻找自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改正错误。

(三)加强肢体语言的外部控制

总的来说,肢体语言的外部控制就是人物的具体动作动作与人物的思想相互联系,话剧表演中有不同的话剧角色,不同的角色反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也有着不同的表现难度。肢体语言的外部控制能够更好地推动剧情的发展,确定角色的完整性是话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对演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表达人物的年龄和性格,再根据人物的生活时代背景以及家庭情况来进行语言动作的具体表达。比如,在进行一些年老人的表演时,一定要放慢表演的动作,动作不能太过流畅,使年龄的界限不能更好地突出;在塑造一些比较外向人的性格时,一定要有更加灵活的动作展示,充分展现灵活的动作以及灵活的语言表达,使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表演揣摩人物的性格。

(四)不断完善肢体语言的内部控制

与外部控制不同,内部控制具有极强的情感表达观点,内部控制也是话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反映表演的情感。情感都是在表演中不断累积的,爆发性的情感表达对演员有极强的考验,所以控制起来也具备一定的难度。有人对肢体语言没有明确的定义,他们往往认为肢体语言是两个分开的表达方式,既有肢体的表达也有语言的传递,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肢体来反映语言,多数的话剧表演是没有语言表达的。演出过程中的细节就能体现演员的肢体语言反应能力,比如在遇到一些非常高兴的事情时,一些演员因为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就会发出大笑的声音,而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演员会喜极而泣。再比如遇到一些极其伤心的事,一些演员会号啕大哭,而另一些演员会用发抖、颤抖、掩面哭泣等动作来反映内心的情感表达。相对比来说,后者能够更好地反映内心激动的情感,能够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观众在观看表演后也能引起更强烈的呼应,能够更好地追寻表演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体会到话剧表演的内涵。

(五)与科技因素相互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逐渐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同样计算机技术也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话剧行业要想更好地反映时代特色,就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融合,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去更好地完成肢体语言的表达。比如,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信息网络交流平台,话剧演员在平台上表达自身的观点,再积极融合其他话剧演员的观点去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如果在话剧表演中遇到了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网上求助,以及搜寻答案可以更好地快速解决问题。另外,以往的舞台话剧表演只是通过形象和肢体语言来塑造人物,去完善舞台的特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将科技元素融入话剧舞台中。比如在人们表达人物形象的时候,加上一些更加与情境相符的背景音乐,打上一些比较合适的灯光都能够推动剧情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感受,引起观众共鸣。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话剧表演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演,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演员内心的塑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使话剧表演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完善话剧演员内心的情感展现方式,就需要不断完善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能够更好地反映话剧内容,展现人物内心情感,展现演员的演技,能够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累积中,演员要不断地塑造自己的人物形象,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表演方式,使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众的面前。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肢体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再见啦,秋天!
话剧表演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浅谈话剧表演艺术
试论话剧表演中方言的重要性
话剧《惊梦》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