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12王芙蓉长春工程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王芙蓉/长春工程学院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文件指示,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因学生本人或者家人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无法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的学生。伴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日益扩大,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之中。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为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为有效解决他们思想层面的相关问题,亟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极容易滋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极容易滋生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以及思想困惑,这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成长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制约着高校教学质量。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依托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全方位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现阶段,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念缺失

近年来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社会,都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入学优惠以及成长扶持政策以及相关的助学贷款等,旨在让广大贫困生能够上得起学。特别是在实现教育公平的伟大政策的导引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费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同时,社会也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很多企业充分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构建扶持以及发展资金,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但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能过于注重保障贫困大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忽略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以及思想素质的培育,这就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极容易出现核心价值观念缺失的现实问题。比如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接受国家或者企业的捐助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发愤图强,力争早日回报社会,而是在思想层面上出现了较大的依赖心理,认为自己是贫困生,理应获得资助。

(二)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形式化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他们的思想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思维认知,积极纠正他们思想层面出现的问题或者不足。为更好的引导高校贫困大学生,应该充分全面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实效。但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形式化倾向。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的专业发展以及自身诉求等存在着较大的脱节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成为一种理论内容的灌输和强行引导,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认知兴趣。在整个高校教学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认知,更遑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较之于来自于城市家庭优渥的大学生,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等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他们的思想现状也存在着较大的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结合他们的实际特点来有所针对,但现阶段,在部分高校教师看来,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毫无价值可言。受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极容易成为形式化的代名词,教师按部就班的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材内容,以60分考试及格为学习标准,这显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贫困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的视角是不同的,他们对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同学以及教师等看法自然也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理应结合不同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差异化特征,精准高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认知,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呈现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单一,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利益和追求,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脱离学生的本身情况,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负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有的老师不能完全脱离灌输式教学的束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缺少互动,使课堂变得乏味无趣,不能培养同学们对思想教育的兴趣,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课堂与课后的脱节。

(四)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者负责教学的部门老师本身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就不足,忽略了其在指引学生思想导向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师资配备也显得相对薄弱,导致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著;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配置失衡,年轻教师过多,缺少有资质的,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关于思想教学方面的研究水平也不足。同时,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高校思政部门没有同其他部门形成长效的合作关系,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和问题。比如思政部门并没有同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等合作,没有就贫困大学生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必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注重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培育社会责任感

高校在贫困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除依托于精细化的贫困认定以及助学等工作外,应该充分全面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开展,行之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与质量。一方面,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助学金发放以及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应该将他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等作为衡量标准,积极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理念以及发展观念,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充分全面的结合贫困大学生思想层面的实际问题,应该充分结合最新的政策理论体系,全面创新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卓有成效的培养和优化贫困大学生的价值理念,科学培育他们的感恩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不断优化自身的成长以及发展目标,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突出教育的精准性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高校以及广大思政教师都应该充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将贫困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运用、案例分析的引入、课堂互动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延展等多重方式,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实效。比如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案例教学法,以贴合学生实际认知的,以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等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认真全面的梳理案例,精准全面的把关案例,继而明确案例中反馈出来的内容,更好的优化自身的思政素养。另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可以将信息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中,通过课堂翻转,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特别是,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加强同贫困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积极为他们筛选优质的思政内容,全方位优化他们的思政素养。

(三)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有必要全方位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积极创新教育评价方式。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贫困学生的实际特点,积极变革教育模式,从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通过“一对一”座谈交流、通过家访、通过组织拓展训练等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应该积极创新教育评价模式,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评价效果。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形成多部门的工作合力

在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是重要的教学引导者,为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有必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有必要推进教学研讨的开展,就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积极开展项目研讨,科学培育既具备夯实的理论素养又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的优质教学人才。同时,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仅仅依赖于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多部门的工作合力,实现思政部门同教务部门等长效合作,实现思政教师同心理教师、辅导员教师等的长效互动。

三、结语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特殊性,为更好的促进这一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用高效全面的优化对策,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办公室政治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