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抗规训中遇见童年
——韦斯安德森作品中现代社会规训权力的运行机制

2021-11-12龚一舟祝登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苏西萨姆规训

■龚一舟 祝登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权力规训与反抗的成人——儿童世界的隐喻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视听语言和表达主题。《月升王国》中的童子军阵营、警署甚至苏西家庭无不体现着对儿童严格的规训,而两名儿童具有疯癫性质的反抗,正是对这一成人权力世界压制的回应。影片对“另类”的成人与儿童权力运作网络的揭示政府和法国后结构思想家福柯的权力理论,其认为是力量上相互交错的一种关系网络,“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

个人不仅流动且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运用权力。”片中的成人是被各种权力机制控制的对象上,但同时又是实施权力的角色,而权力实施的对象即儿童。儿童对成人规训权力的反抗,实质为儿童权力的实施,最终他们打破了成人与儿童二元权力网络的失衡,在双方和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权力关系。

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影片,可理解成人社会的规训权力在片中的运作和实施,以及在权力网络中被压抑的儿童如何回应和行使反抗权力,进而理解影片对儿童问题的阐释。

二、规训权力的运作主体——成人世界

(一)掌握话语权力的成人

影片中的成人皆被赋予权力符号,如童子军官、警官、福利院的人,甚至萨姆的养父母也有着对其放弃的权力,苏西的父母则大声吼叫和任意摆布干涉孩子自由的权力。成人行使的权力,是福柯所提出的权力机制里影响最大的规训权力。

福柯认为规训权力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明,并促成工业资本主义的形成,决定资本主义生活的特点。最能体现此观点的中边沁所涉及的“圆形监狱”——残酷而精巧的铁笼,一架控制身体的“机器”,这个机器对人规训的过程是无声的、不易察觉的,它盯着人们,不用任何手段迫使人们就范。影片中的成人在权力机制挂着职业微笑却丝毫无感。办事员的标准程序体现了在国家权力机制中,成人世界中的人都是权力网中被规训的对象,同时也是规训的实施者。

童子军强调秩序的,行事须在教官的控制下进行。童子军营中一系列规定及等级制度,实质上如同监狱和军队内部的秩序。“纪律的运作即‘活物表’,把无益或有害的乌合之众变成有序的多元体。”教官用程式化的语言否定所有工作,要求整齐划一,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童子军规训成遵守秩序、类型化、面具化的个体。

除了福柯认为的办公楼、军队、监狱、学校等体现规训权力的地方外,苏西的家也体现出成人对儿童的规训权力。苏西的家无聊而乏味,家人间没有对话,三个弟弟毫无生机和童趣,这体现出儿童被成人世界驯服和规训。

(二)对成人权力生产机制的解构

福柯认为在现代的规训社会当中,权力除压制性之外还具有生产性。他指出:“我在研究中发现权力被定义为执行力量,即禁止或组织,同时又更为复杂。”可见权力同时生产知识和真理,并以此对被统治阶级进行规训、统治甚至惩罚。因此知识和真理的生产正是权力实施的载体。社会层面上,人在会阅读之前,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家长、教师等大人,因此成人世界就拥有了生产知识或解释知识的权力,进而通过该天然的权力生产和定义,统治和规训儿童世界。

对儿童世界产生权力规训的成人世界的代表有童子军军官、萨姆的养父母、苏西的父母和老师等。而在影片中,这些对儿童世界产生权力规训的成人代表却无一不遭到调侃和解构,其权威性均被消解,这与福柯本身不承认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认为话语体系只中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工具等观点不谋而合。片中教官颐指气使底气不足,所建立的话语权土崩瓦解,他要求大家不准暴力营救已不被重视。苏西的父母仍有架子和气势,但其母亲与警长偷情的秘密被发现后,作为母亲的话语权威也被解构。当生产权力机制现纰漏,不足以规训被权力作用对象时,权力实施者便有被重新定义的风险。包括萨姆驾驶冲锋舟行驶到夏末地,都证明萨姆俨然成为知识的所有者,他征服了教官和其他反对他的儿童,产生了一定的话语权力。成人话语的权力生产不会也不可能消失,片中即使到最后萨姆被警长收养,他仍每天偷偷摸摸地和苏西见面,苏西和她的三个兄弟仍被困在家,尽管屋中多了敢闯敢干的,但萨姆也只能把冒险的梦想化在画上。二者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和解。

三、规训的反抗者——儿童世界

(一)规训不驯顺的童年本性

故事的主体部分——萨姆和苏西在厌倦各自周遭生活和世界后,“私奔”来到一个梦想之中的“月升王国”,尽管他们最终仍与成人世界妥协,却改变了童年世界不驯顺的反抗本性,并颠覆了成人世界规训权力的统治。规训权力尽管顽固并处在统治的强势方,但仍会在社会中遭到各种反抗,“哪有权利,哪就有反抗……我们并不是由权力塑造和摆布的无助的对象,而是被权力和规范性建构为主体的人……”反抗作为权力关系的一部分,在发挥作用时与权力是同步的。童年萨姆经历了父母去世,寄养家庭之间流荡、抛弃,被周围的同龄人孤立等厄运,缺乏照顾是其生活在规训世界中的原因,他在梦游时放了火,醒后却被养父母认为在撒谎,可见其生活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在给苏西的信中他羡慕苏西的父母仍然爱她。但萨姆从未低头,在不幸地被规训和周围人不看好的目光中,萨姆选择打破规则,永不驯服。萨姆仍保有纯洁、真诚、善良等高尚的童年元素,正是这精神载体,使他和苏西在精神价值上连接。苏西的不驯服多为家庭所致,除缺乏交流的家庭环境,还有自私的弟弟、偷情的母亲,狂躁症的父亲,因此苏西的不驯服表现在与人交流上,与所有人闹掰。

二人的私奔之所以能成功并影响他人,在于他们有着珍贵的且他人所缺乏的童年本性。影片将童年本性置于权力关系网中,使得文本有了更为深刻和新颖的阐释层面。正如两人不驯服的性格,他们私奔所经之地同样是未经开化、人迹罕至的自然。原始森林中的溪水、岩石等,他们在自然中进一步升华其童年所拥有的珍贵品质,与大人世界的虚伪、不忠,其他儿童的暴力、恶趣味等形成鲜明对比,童年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反抗者的“身体表征”

福柯在传统的权力——仅二元关系中,引入了身体元素的概念,从而形成权力—身体—知识的三位关系,他认为“关注的是政治肉身……他们作为武器、中继器、路径和支持手段为权力和知识关系服务,而那种权力和知识关系则通过把人的肉体变成认识对象来干预和征服人的肉体”。人的自由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正体现在身体境遇发展的形态上,即对自身身体元素的改造与被规训对象的受干预和征服的程度成反比,而反抗者的身体表征更是异于常人。

韦斯安德森在色彩和道具上独具匠心,萨姆和苏西在着装上更是与众不同。萨姆在当警察前,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仍坚持头戴裘皮帽;为应付激烈的规训世界,萨姆身怀户外生存能力,童子军官也说萨姆的营地最棒,萨姆的智商和动手能力是其作为出色反抗者的身体表征。苏西亦然,她有想象力和执着的精神,拥有改变现状、追求梦想的气质,似尼采所提“超人”精神,其说话也常以“我要”作用于对方的语气。片中苏西忍痛戴上萨姆送的天然耳坠,随后要求萨姆再为她戴上另一边。从身体表征上看,二人都具有个体生命自由的意识,拥有反抗和敢于打破规训僵局的勇气。

从心理学看,儿童的意气用事是因其知识经验不丰富,具体思维占主导所导致的。不难发现萨姆和苏西很多出格的言论和行为背后的动机皆无比地单纯,不牵涉成人世界的利益冲突。萨姆情绪化且具有明显儿童身体表征的对话,都充分表达其与苏西单纯的愿望,他们相互认识、倾诉,逃离,皆因家庭关爱的缺失,而只有选择在月升王国像成人一样生活,才能满足他们自身对家庭的渴望。反抗者身上有鲜明的被认为“恶劣”的身体表征,最终是为了对抗缺乏关爱的,有着规训权力产生机制的成人世界。

福柯关注的主题多是荒诞的,如监狱、医学等领域,福柯也曾说“我使自己有点像抹香鲸,留下一串稍纵即逝的泡沫,让人相信,……它不再受任何人觉察和见识……” 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注,与其前后思想是一致的。现代社会的权力机制运作中,尽管血腥和暴力看似远离了军队、医院、监狱等场所,却渗入了现代人的细胞,并逐渐把规训意识带入家庭,深入到儿童中,规训的控制更加全面,而萨姆和苏西这样的儿童却越来越少。正如尼采所说的必先破坏才能建立,规训到了一定程度将会爆发,如影片结局对暴风雨的评价:3.25 英里的潮汐口被暴风雨抹去,但接下来一年,秋天的收成远超了先例,作物的质量也是格外上乘。

猜你喜欢

苏西萨姆规训
找朋友
咖啡旅行
断眉
穿越火线之巷战攻略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试析石黑一雄小说《长日留痕》的“失去”主题
爱是一抹蓝
血液测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