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笔画创作的审美意趣研究

2021-11-12王爱国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笔工笔画花鸟画

王爱国

一、工笔画的意境美学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断演变、积淀产生的一种审美概念,从作品看,“意”是指人的主观情感,“境”是指客观景物。实现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有机结合,作品将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因此,意境美在工笔画作品创作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意境”概念主要表现在山水画作品中,画家们逐渐开始注重实境的描绘技法和“畅意”的思想。在唐代,工笔画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工笔花鸟画开始兴起,从绘画材料到绘画技法,都趋于成熟。艺术作品的价值超越了实用性。在描绘真实事物的同时,作品本身便具有诗意的美和独特的东方魅力。宋代是中国工笔画最繁荣的时期;元代工笔画的风格趋于简单悠闲,富有文人情趣;清代随着西方绘画的引入,工笔画深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试图用西方绘画技法来创新中国工笔画。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中国工笔画更具有美感和观赏性,在当代工笔画艺术创作中,不仅在形式和技法上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融入现代的结构技法和新材料等,丰富了创作形式和表现形式,增加了作品画面的质感。

二、工笔画中的朦胧美学意趣

工笔画离不开水墨的运用,水墨画讲求的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在中国传统工笔画绘法中常常以空白的手法表现富有朦胧美感的写意感以及空间的张力。而“朦胧”一词来源于古人对月亮朦胧美的意境的总结。朦胧美能使观者体验到一种独特的意境,增添了水墨画的朦胧美学意趣。

唐代李白的名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为中国画对美的最高追求。古往今来的工笔画家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一理想。柳宗元的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出一种空旷、孤寂的意境,群山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建构了“空”与“虚”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在寒冷的河上钓鱼的精美画卷。通过简单的笔法,表现出一种自然淡雅的“恬静之美”和朦胧之美。没有太多的艺术装饰和色彩装饰,观者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和遐想。朦胧的审美意蕴是当代工笔画文化环境的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工笔画讲究的是“随类赋彩”的设色原则,对颜色进行分类和归纳,依照前人总结的经验将颜色之间的搭配进行规律的整理,画面的色调为基本的固有色,主体景物不受光线色或环境色的影响。随着西方绘画潮流元素传入中国,印象派的色彩观被更多的人认识,更多的当代工笔画家逐渐尝试将印象派色彩理念融入工笔画绘画创作当中。由此可见,工笔画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标准,在不断地迎合现代艺术品的审美标准,逐步体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中国传统工笔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价值取向是以“朦胧”为标准来衡量的。通过简单的笔触轮廓和在纸上用各种笔墨展现的艺术手法来创造出空灵的意境。在创作工笔画作品的过程中,工笔画家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创作理念,而不是真实的客观景物。通过画家手中笔墨的渲染、线条的勾勒和色彩的完美融合,表现出一种超越客观事物的意境,这种意境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追求工笔画的艺术概念时,往往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具体、不确定的因素来体现艺术的朦胧美,并通过模糊的手法使画面具有朦胧的艺术意蕴。中国工笔画虚实关系的处理与画面的线条处理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工笔画有朦胧模糊的意境和效果,就要用淡淡的线条勾勒出来。在对工笔画的继承和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创新西方的技法,采用更先进的技法和手段,使物体的视觉形象更加朦胧、混乱。淡化是通过不断压缩视觉深度,使工笔画在边界上由“画处”变为“无画处”,从而实现工笔画朦胧美的艺术追求。

三、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工笔画审美

中国工笔画本身就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我们既要遵循传统工笔画的原则,又要迎合设计需要,创造新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语言,寻求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感的语言元素,使之更贴近设计。

中国工笔画代表了东方独特的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字画的兴盛,工笔画曾一度萧条。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工笔画也在蓬勃发展,精品层出不穷。中国工笔画在与西方艺术思想长期共存的过程中,适时地融合国外新的技法和思想,增添了多种绘画技法,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手法。我们将在继承“气韵生动”“传神”的中国画精髓的同时,结合新时代元素,丰富工笔画作品的表现力,把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真谛,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风格绘画的民族文化精神。

四、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意趣

中国工笔画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精美的工笔画是正统的国画,精细的笔法不仅代表了中国绘画的精髓,也代表了中国绘画的价值品位,同时涵盖了中国传统绘画不同的审美要求。色彩审美意识是连接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纽带。色彩审美意识的表达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优秀作品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审美意识。同时,色彩作为绘画的一种基本形式,能瞬间引起人们的视觉关注和情感共鸣。画家笔下的色彩不仅是他自身审美意识的表现,也是画家所处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

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代中国工笔画,结合国外绘画作品元素和当代流行元素,打破传统工笔画审美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展现当代工笔画多元化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中国工笔画的风格虽然多变,但绘画的内容主要还是山、水景物及花、鸟、鱼、虫。工笔画中常见的“花鸟”“景色”“人物”等抒情意象,“花鸟”往往是工笔画素材里最常见的一种,是美丽的代名词。花鸟画发端于隋唐,宋代达到鼎盛。花鸟画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在不断研究和创造的基础上,具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工笔花鸟画是绘画艺术历史上的一块瑰宝,它的发展过程是书画历史的伟大史诗,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工笔花鸟画用浓淡墨汁勾勒出对象的形象,并为其上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用色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五、工笔装饰画的审美意趣

装饰元素已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象征元素,能延伸工笔画的创作思维、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相比,当代中国工笔装饰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满足了当代人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它已经从工艺装饰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色彩装饰性和线条结构性都是工笔画的重要体现手法。中国传统工笔画以其优美的线条、丰富典雅的色彩、细腻的绘画技法和优美的画风,创造出动感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唯美境界,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高超的绘画技法,极具装饰意义的作品,强调写意与写实的完美交织,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描述。包括白描、淡彩和重彩等绘画技法,用简单的线条轮廓、虚实相间的笔触来体现,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再加之色彩的分染、罩染和烘染等手法的运用,更为细腻地表现出画面的质感和空间感,从而达到一种非常唯美的意境。

六、结语

以工笔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依托于各种景物的诸多特点,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人们追求美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向往。将生活中美好的景物体现在具体的绘画表达上,隐喻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工笔画又称“君子画”,象征着画家对生活自主性的追求。因此,以工笔画为代表的典型书画艺术形式,见证了时代和社会变迁,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进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许多工笔画家在创作的审美上也揭示了不同内涵和走向,反映了书画文学的日趋成熟。

历代画家的工笔画作品代表了书画艺术的内涵,可以让我们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全面地认识书画艺术。其意义不仅在于研究以书画为代表的画卷本身,而且在于观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猜你喜欢

工笔工笔画花鸟画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