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颍川庾氏家族兴衰探析

2021-11-12吴胜男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士族王导家族

吴胜男

东晋历经百余年,王(琅琊)、庾、桓、谢等大族相继执掌东晋的政权。在这些士族中,颍川庾氏无疑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与其他掌权士族相比,庾氏原本不属于顶级士族,并没有十分深厚的家族底蕴,只因庾亮以外戚身份掌握中枢政权而骤然兴盛,在庾亮、庾冰、庾翼相继去世后又骤然衰落,在短时间之内,庾氏家族经历了其他家族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因此探析庾氏家族兴衰变迁的原因对我们研究东晋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庾氏家族兴起的原因

(一)家族渊源

东汉末年的庾乘是颍川庾氏见于史书的第一人。“庾乘字世游,颍川鄢陵人也。少给事县廷为门士,林宗见而拔之,劝游学官,遂为诸生佣……后征辟并不起,号曰‘征君’。”庾乘为颍川庾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子孙历经魏晋,与司马家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武帝践祚,赐峻爵关中侯……常侍帝讲诗。”峻长子庾岷,“性淳和好学,行己忠恕”,因忠贞被杀;过江之后,庾亮的父亲庾琛任职会稽太守。“琛永嘉初为建威将军,过江,为会稽太守,征为丞相军谘祭酒。”可见庾亮的家族渊源并不算浅薄。

(二)个人素质

史书称庾亮“性好老庄,风格峻整,动由礼节……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时人对庾亮还有“渡江名臣王导、卫阶、周玘、庾亮”“周玘、庾亮、桓弈一代名士”等评价,可以看出庾亮的声望在过江后并不算低,因此,在永嘉元年(307年)元帝司马睿初至江左,辟其为西曹掾,由此开始了他的仕途。而庾冰、庾翼兄弟虽然不及兄长盛名,但是其出色的个人素质也为庾氏家族的兴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庾冰在王导死后,庾亮外镇不能回归中枢期间,在“众望所归”之下,入驻中枢,“经纶时务,不舍昼夜”,博得了“贤相”的美誉。庾翼在地方任职期间“抚和百姓,甚得欢心”。由此看来,庾氏兄弟并非当时只知清谈、无所事事的士族子弟,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在进入仕途之后,积极有为,加快了庾氏家族发展的步伐。

(三)与当权士族积极合作

与士族合作,是庾亮在东晋政坛发展的基点。他和王导在明帝驾崩后,同心协力压制、削弱以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为首的宗室势力,“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维护了士族门阀政治。关于此事,田余庆先生也曾经评价过:“东晋的门阀政治,发端与琅琊王氏,巩固则在颍川庾氏。”并且庾亮还与王导一起应对以卞壶为代表的礼法旧族的挑战,以维护士族的利益。东晋时期,老庄的玄学思想在整个士族阶层弥漫,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士人们在行为举止上的放荡不羁。咸和初年,尚书令卞壶曾想制止这股风气,“时贵游子弟多慕王澄、谢鲲为达,壶厉色与朝曰:‘悖礼伤教,罪莫斯甚!中朝倾覆,实由于此。’欲奏推之。王导、庾亮不从,乃止”。

(四)明元二帝为制衡琅琊王氏

明帝时期,第一次王敦之乱的成功使得琅琊王氏的势力更加壮大,为了制衡王氏家族,明帝提拔了既是外戚又属士族的庾亮。“六月,壬子,立妃庾氏为皇后;以后兄中领军亮为中书监。”而庾亮入主中枢,可以分散王导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明帝抑制王氏、制约其发展的目的,庾氏家族也可以乘此时机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但此时因为庾亮与士族的联系更加紧密,竭力避免“外戚”在自己身上的烙印。因此庾亮上书辞让了中书监之职。

二、庾氏家族衰落的原因

(一)士族与外戚的纠结不清

东晋是士族门阀政治,士族出身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在执政初期,庾亮与王导合作,竭力压制宗室,维护士族。但是随着庾亮执政地位的逐渐稳固,庾文君从太子妃到皇后、太后身份的转变,使得庾氏家族与皇室的联系更加密切,外戚的身份是庾亮掌握中枢权力的天然凭依,庾亮必须竭力加强皇权,因为加强皇权就是加强庾氏家族手中的权力。但士族始终是以加强士族的权力、削弱皇权为目标的,因此庾氏家族在外戚与士族身份之间纠结,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的中点,从而在掌握大权的亮、冰、翼相继去世后,庾氏家族就快速衰落下去了。

(二)思想格格不入

庾亮初入政坛之时被称为“性好老庄”,而且也曾与王导一起反对卞壶,但魏晋以降,随着老庄玄学的盛行,清谈与玄学思想是士族进入仕途的必备技能,庾亮以“性好老庄”作为进入政坛的钥匙。但庾氏家族世代以儒学经术为主,在庾亮的《在武昌开置学官教》中不仅体现了庾亮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庾亮以儒治国的主张——“昔鲁秉周礼,齐不敢侮;范会崇典,晋国以治”;而庾冰“天性清慎,常以简约自居”且重视事功,“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庾冰在中枢期间“经纶时务,不舍夙夜……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还有《代晋成帝沙门不应进尽敬诏》中“名教有由来,百代所不废,……轨宪宏模,固不可废之于正朝矣”等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儒家的伦理纲常,而庾翼认为清谈名士“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这些都体现出了庾氏家族的家族思想对庾亮这一辈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庾亮跟王导的执政方针中看出来,东晋初立,执政王导实行“愦愦之政”协调各方,以维护士族的利益,但庾亮执政之后,一改王导的缓和宽容的政策,主张“任法裁物”,以至于激起了苏峻之乱,使得东晋政权大乱。

(三)后继子孙不继

在庾亮、庾冰、庾翼相继去世后,其后世子孙或早夭或凭借先人余荫进入仕途,有建树者甚少。庾亮有三子:庾彬在苏峻之乱中遇害; 庾羲“方见授用而卒”;龢“卒于官”。庾冰有七子,希、袭、友、蕴、倩、邈、柔,大都是凭借先人余荫得以显贵。庾翼有子爰之、方之,但桓温在取得徐、豫方镇势力以及废黜海西公之后,对庾氏家族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至此,庾氏家族在东晋政坛基本失去了踪迹。

(四)庾氏兄弟北伐的失败

纵观东晋一朝,北伐之议时有发生,庾氏兄弟北伐的失败也是颍川庾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庾亮从咸和八年石勒死后,就有了“开复中原之谋”,他精心进行了谋划准备:以桓宣为司州刺史,镇守襄阳;弟怿监梁、雍二州军事,镇守魏兴;弟翼镇守江陵;毛宝为豫州刺史;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驻扎石头城。为免去后方的压力,庾亮还派遣军队进攻成汉政权,以免北伐时腹背受敌。但当庾亮正式上书要求北伐时,却遭到了朝臣的反对,又加之北伐还未正式开始,毛宝、樊俊就在与石虎的战斗中战死,北伐之议就此搁置,庾亮也在不久后因病去世。

庾亮死后,其弟翼为都督,统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假节代亮”,镇武昌。庾翼也倡议北伐,他先是安置流民屯田,积蓄粮草,然后又征发兵士。庾翼为北伐所做的准备不仅侵害了士族的利益,也引起了百姓的不满,他的北伐之议理所应当地遭到了朝臣的反对,但他仍旧执意为之,但首战失利。不久之后,庾冰和康帝相继病逝,缺少了朝中的援助力量,庾亮不得不从襄阳退守夏口,次年病逝。庾氏兄弟的北伐之议就此彻底失败,而失去了权力支柱的颍川庾氏也就此衰落。

颍川庾氏家族渊源虽然远至于东汉末年,但在过江初期,家族人丁凋零,势力也不如以前。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庾亮兄弟凭借着个人素质和与司马家之间的关系等原因,逐渐掌握权力,等到庾亮自请出都外镇,掌握兵权之时就是庾氏家族兴盛的顶峰;但因为庾氏家族在外戚与士族这两个身份之间纠结不清,思想也与当时的士族格格不入,又加之后继子孙人才凋零,使得庾氏家族在北伐之后、庾亮兄弟相继去世之后迅速衰落,从此一蹶不振。

猜你喜欢

士族王导家族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发脾气也分境界
皿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空洞无物
脾气啥时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