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河南梆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2021-11-12李朋涛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李村茶社豫剧

李朋涛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梆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财富。本文以河南梆子的历史发展入手,结合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程度,分析了河南梆子的现状以及在农村文化发展的进程,然后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写出河南梆子在农村精神文明发展中作用。

一、河南梆子的历史渊源

河南梆子是河南的地方戏曲,河南梆子不仅仅局限于河南地区,同时也流行于陕西、山西等地,是梆子唱腔的一种,在演唱时以硬木梆子按拍,整体节奏鲜明,也被称为豫剧。河南梆子产生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戏曲种类。清朝建立后,因为经济的发展,进而出现了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戏曲浪潮,川剧、秦腔、汉剧、楚剧、淮剧等相继涌现,京剧也应运而生,打破了昆腔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是在这时,河南梆子在周围悄悄兴起。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布置非常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1911年后,豫剧更多地进入了城市演出,进入城市后,豫剧有了较为固定的剧场,舞台布置有所改进。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争相邀聘豫剧班社,即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

二、河南梆子融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进程

1.发展初期。

农村文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发展初期农村处在封建的小农经济主导的自给自足的形态中,农民只关注于耕地以及生存的问题,并不考虑戏曲对于生活的影响,娱乐方式也基本不存在,靠近城市的农村或多或少的会接触到刚刚兴起的河南梆子戏带来的娱乐与享受,同时还会有产生于农村的艺人,顺应经济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农村的本土艺人往城市流动的形势,以至于让本来就艺术娱乐活动少的农村雪上加霜。在发展初期,农村的文化发展受制度以及时代发展的制约,发展是缓慢且艰难的。在同时期,河南梆子也处于一个往成熟戏曲种类发展的时间,并未有强大的驱动力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2.兴盛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制度的完善,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针对于农村、农民的良好政策的出现,农村也赶上了时代的发展,紧跟中国飞速的脚步,农民的生活摆脱了仅考虑生存、耕地等问题的制约。良好政策的推动,现代科技工业的发展,让河南地区一年两熟制的农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广播、电视以及现代传播工具的普及,让农民有了接触戏曲艺术的机会。在此时,河南梆子早已发展成一个具有影响力,完整独立,自成体系的一个戏曲种类,在农村广泛传播,成为农村最受欢迎、最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多种表演方式的影响下,河南梆子在河南农村农民的心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出现每个河南地区的农民都能唱出来几句的繁荣景象。

3.河南梆子的现状。

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河南梆子也早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戏曲种类,并且与其他戏曲种类相互学习交流。河南梆子发展至今天,从最开始的只局限于河南地区周边省市的一种艺术形式,逐渐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得到中外民众的普遍喜爱。2020年,河南豫剧院一团在西华县西华营镇正式启动2020年“舞台艺术送基层”“千戏送千村”演出活动,以优秀的戏曲舞台艺术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更好地满足了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了河南梆子戏在农村的推广和发展。

三、河南梆子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分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的现状,发现问题,落实对策,对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初见成果。农民的思想状况良好,农村的社会风气在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农民的文化阵地日益完善,农民拥有多种的文化娱乐方式。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农村正在变样,农民也在变样,各种惠民政策的实施,让农民不再为基本的生计考虑,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文化建设,去考虑娱乐方式。但是,当前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意识停留在经济发展上去了,精神文化建设也就发展上去的错误层面。其次就是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终归是文化设施的不够完善导致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经过几百年发展成的河南梆子,特别是在河南的农村,是遍地开花的,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推进剂。以河南平顶山湾李村为例,靠近城市,作为一个城边村,从最初的不通路到现在的现代村庄。经过数年的人民的努力以及政策的支持。河南梆子无论在困难时期,还是在如今在湾李村一直存在着。在二十一世纪初,每周一次的河南梆子班子的演出成为湾李村老老少少最为期待的节目,没有戏班子演出的时间。湾李村也有自己的小班子,无论是二胡还是民族打击乐,或者演唱者应有尽有。浓厚的对河南梆子的热爱为湾李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河南梆子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是需要传统艺术形式的加入的。河南梆子与农村精神文明的结合是合适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单独的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动不起农民主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文化设施不完整的前提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像没有根基的高楼,随时会受到风雨的影响而倒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是长远的,切入点是相对生硬的,即使有各种惠民政策的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停留在云端之上,不接地气,农民的参与度不高,随之降低的是积极性。由此可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需要有河南梆子的帮助的,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农民面前,以一种熟悉的面目被大家所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让农民不再去仰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是能真切的参与进去,以一种自己熟悉的东西参与进去。河南梆子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侧面降低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难度,同时也将河南梆子重新‘拾’了起来。对于河南梆子的继承与发展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著名剧目《花木兰》呈现了一位巾帼女英雄的形象,其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给人们传递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以及替父出征的孝心和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河南梆子将其英雄的精神以艺术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让其深受影响。

河南梆子是独立而成熟的传统艺术形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是漫长的。有了河南梆子的帮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能被大家所接受。河南梆子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接地气,更能有效地在相对思想不够进步的农民中进行,同时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可以亲身加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本篇文章主要写了河南梆子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此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地进行。同时也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让大家熟知河南梆子,能够使河南梆子得到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李村茶社豫剧
久旱的日子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我的样子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动动脑,永不老
逐梦路上奋楫行
——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建设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综述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茶社、酒楼与咖啡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休闲生活(1927—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