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解决路径分析

2021-11-12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李 艳/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相对成熟,但大多数学生并未真正走入社会,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宏观认知,在信息繁杂的网络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或具有不良企图的人的影响。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要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免疫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互联网大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丰富的教育平台与载体奠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法规,深化自身网络政治思想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同时,网络思政随着社会变革开始趋于稳定,这些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成熟稳定的平台与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萌芽发展时期已发展到快速成长时期,从最开始的在校园网搭建思政板块,扩展到现在在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各大网络平台成立专门模块,以及专门的思政平台如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作用。如今,“00后”已走进大学校园,且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主力军,“00后”有着其明显独特的时代特点,他们既是“互联网一代”也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有着更为鲜明的个性,更加崇尚自由平等,更加关注媒体声音与网络信息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更加希望在网络上得到认同与肯定。这些特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空间,教育主张“以人为本”,“00后”又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互联网发挥育人作用,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充分筛选、吸收互联网优质信息,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改进和创新方法,使其快速适应当前教育环境与内容,并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后,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与运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原始的教育方法与理念无法发挥自身的功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魅力,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现有教育模式在网络背景下,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心身需求,影响到教育的实效性。新型网络媒体既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又可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且新型网络媒体对青年人吸引力较大。这就需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打破瓶颈,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技术,丰富改进教育方法,持续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方法的空间。高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也从最初的利用校园网推送文字类的思政文章,到现在利用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各大网络平台开设的专门模块,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增强师生联结,提升学生思政素养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一定要与教师形成平等互信的良好关系。师生之间应该像朋友一样能够相互分享自己的网络经验与心得。教师与学生存在差异,年龄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对待网络时会更有自制力,而且成年人思维方式已经发展相对成熟,对待网络上发布的不良信息能及时辨认。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一旦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侵袭,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干预。其次,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一定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大学生要对自身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另外,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行为思想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时,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尊心。大学生思想渐趋成熟,强硬的“填鸭式”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掌握多种教学理念和引导模式,以便应对学生们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

(二)注重心理健康,培养学生思辨力

如果教育者只是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们内心的实际需要,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所以,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让学生们去表达自我。在课堂中,教育者除了讲述知识,也要适当的进行角色转换听取学生们的想法。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塑造的时期,如果被不良信息侵蚀,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发展。因此,在互联网充斥的今天,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需要对不良信息的特征和互联网上易出现不良信息的情境进行总结,传授给学生。教师应当了解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或电脑程序,对易出现此类消息的程序进行分析总结。当学生看到这类消息时,首先要及时关闭,处理不了时可寻求帮助。在使用网络时难以避免会遇到这种垃圾消息弹出的情景,要保持心态稳定,不要受到这类网页的吸引,及时关闭,将不良信息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不良信息

首先,站在社会环境的角度,我们要以建设优良风气的网络环境为目标,落实发布与事实相符的网络信息行为,避免因虚假信息造成网络恐慌。其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学生是这股力量的强力后备军,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校可以与社会企业形成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平台,让大学生在学生阶段能够初步体验到社会大环境的现状,提升自身社会经验,更能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大学的教育水平,充分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学校应该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同时,学校还应根据教学需求,建立并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和教育体系,强化微信、微博、QQ等平台的科学化建设与规范化运营,突出新亮点,打造自身品牌和引导效应,根据学生兴趣热点制作专题、专栏,弘扬时代主旋律,突出和传播正能量,确保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辅导员应做好“引路人”和“监督者”的工作,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依托网络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强网络作品的设计性与原创性,不断凝练网络用语,使网络教育不断趋于生动性、系统性和品牌性,充满互动乐趣。确保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不断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特性,不断加强和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开展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专题活动,确保教育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四)制定网上考核,做好网络舆情监测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工作考核机制,规范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界限等,构建完善的考察机制。通过构建网络工作机制可以全面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各自分工,避免出现权责不清、“踢皮球”的情况。网络思政教育方法开展的重点任务就是建立与完善工作责任制度,只有完善制度,才能全面落实各项线上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质量。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制度。网络信息繁杂异常,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各高校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有效融合,持续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全面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此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灵活运用网络,如开发一些大学生可以轻易接受且使用方便的手机软件,学生可以在手机网络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随时学习国家新政策新思想,潜移默化间掌握相关知识。

(五)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将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沟通相结合。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影响了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中,交互式、即时式的互动模式是网络交往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如果能将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沟通很好的相结合就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成效。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沟通相结合,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站在平等的角度交流沟通,教育者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育,要更加用“心” 的体会网络另一端学生的情绪和需求,切实体会学生所思所想,知其所需,解其所惑,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服务和教导,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共情,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了解受教育者产生需求的深层原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也完成了思想价值引领。

三、结语

总之,当前社会背景与网络环境下,网络思政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刻理解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限制,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办公室政治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