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研究的文本分析

2021-11-12苗艺璇吉林大学妇委会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长江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入学机会

■苗艺璇 王 曦/.吉林大学妇委会;.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一、研究背景

性别平等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教育则被认为是促进性别平等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优质的高等教育是提高女性素质,为女性提供保障与发展,促进她们身份转变和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因素。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女性教育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在多年来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得到充分保障,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尤其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关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性别因素与教育平等状况研究成为社会分析的重要范畴,被社会学、教育学领域的学者持续关注。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归纳,分析了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的轨迹、特征和未来走向,以便为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高级检索”功能对目标文献进行了检索。对搜索得到的初始样本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浏览内容等方法进一步筛选,剔除重复和相关度不大的文献,最终获得符合本研究主题的样本文献268篇。按照发表年份对文献排序,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将样本文献根据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探析基本特征和变动趋势,总结共性问题。

三、文献研究主题剖析

将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具体分解为入学、专业选择、学业表现、就业及后续发展四个环节,系统地梳理、归纳文献的研究轨迹,可以发现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趋势和变化情况,也侧面展示了高等教育影响女性发展的纵向历史性特征。

(一)入学机会——显著弱势到全面反超

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研究内容从高等入学总体性别差异到不同类型高校中的性别差异,再到不同教育层次中的性别差异。这个议题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虽然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强调女性与男性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受千百年以来封建父权思想的影响,女性受教育机会受到极大限制。早期研究者多把目光聚焦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性别差异上,以性别差异作为线索或出发点,采用大型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高等教育中的女性人数数量或比例上进行入学机会公平性的探究。

在学人数和比例上,1949年我国高等教育女性在学人数为2.76万人,占比17.8%。恢复高考的1977年,女性占比为29.0%,相对建国之初增长不足10%。此后至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女性人数不断上升,尤其是1999 年高等教育扩招以后。2007 年女性在高等教育招生中的录取比例首次超过50%。2009年普通高校在校生(本专科总体)第一次出现“女多于男”的现象,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元年”。此后,高等教育中的女性比例继续攀升。在硕士层次,女生所获得的份额于2010年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0.36%。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中,本专科女性占比52.5%,研究生女性占比52.15%,总体入学机会上,女性已经实现全面反超。

在学校层次上,同样存在着从早期“男强女弱”到后期“女强男弱”的过程。杨旻比较2000-2006年间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入学机会性别比例后发现,女性在低层次的普通高校中占额较多(杨旻,2009)。2009 年“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男性在进入精英大学和“211 工程”大学时比女性具有优势。而到了2015年,形势发生逆转,王伟宜等计算1982-2015级男女学生在进入不同类型高校中的机会指数时发现,1982级男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是女生的2.9倍,优势明显;而到了2000-2005级,男女学生的入学机会接近均等;到 2015 级时,女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已经是男生的2.5倍,优势非常明显(王伟宜,段欢欢,2018)。

对2010年以后的研究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女性在总体入学机会、教育层次、学校层次中的比例反超现象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一致性,说明21 世纪以来,女性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中由早期的严重弱势转变为明显占优,而且优势持续凸显,以致高等教育中女多男少的现状已发展为现实社会中的新问题。虽然这一现象印证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男性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不容忽视,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衡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

(二)学科选择——专业领域间的性别隔离持续存在

纵观全球,女性在学科、专业上参与程度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共性问题。张建奇指出,受到传统观念和就业实际的影响,女性会倾向于选择“适合女性的专业”,如师范、外语、医学、财会等,男性则更多选择工程、政法、农林类专业(张建奇,1997)。李志仁提出,由于自身特有的素质优势,我国高校中的女生主要出现在文史、师范及综合性大学的非理工科类专业(李志仁,2000)。文东茅指出,女性多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理工科中占比较少(文东茅,2005)。胡旭红认为,女生在学科选择上虽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女性学科”,但是原有格局尚未打破,师范类的女生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胡旭红,2007)。王伟宜认为,近年来虽然男女生在学科中的分布范围正在拓宽,但是“男工科、女文科”的现象始终存在(王伟宜,2015)。马莉萍等对85 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非理工科专业,尤其排斥工科类专业(马莉萍,2016)。李代整理了某省2014-2018年中某一年的高考完整数据,将前1% -30% 的理科考生填报志愿和录取结果进行统计,发现男生更加偏好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类别,而女生对经济学表现出更强偏好(李代,2019)。上述研究发现,虽然女生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已经实现全面反超,但学科专业之间的性别隔离现象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三)学业表现——入学机会优势的延续

从高等教育的过程来看,男性的弱势同样突出。严月娟以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7 所不同类型的“211工程”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研,发现女生获国家奖学金的比例全部超过半数,从55.6%到100%不等。而在一些地方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中,女生获奖的人数大多在70%以上,在“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奖项中,女生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严月娟,2012)。蔡蔚萍对来自某大学2010级6782名本科生的综合信息进行统计,发现女生获得奖学金的次数和学业成绩都明显高于男性(蔡蔚萍,2016)。说明女性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优势已经全面延伸到教育过程中。

(四)就业情况——高等教育性别歧视的终极表现

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显著的竞争机制,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用人单位往往由于体力差异、生育问题等“劣势”对女性存在歧视。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激增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产生了挤压效应,而相应的劳动需求增长速度明显滞后,用人单位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种歧视便更加凸显出来。所以,就业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女性——主要表现在聘用机会、待遇水平、就业分布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差异。黄爱华对2000年赴安徽大学招聘的用人单位提出的聘用条件进行统计,发现约有70%的用人单位对女性毕业生存在歧视,其中30%的单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40%的单位提出最好要男生(黄爱华,2003)。胡旭红指出,相当一部分高科技和技术性强的单位在录用工作人员时存在性别歧视(胡旭红,2007)。敖山等对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在薪金标准上比女性高10.89%,获得就业地户口的机率比女性高9.27%(敖山,丁小浩,2011)。上述研究结果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女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受到的不平等对待,说明女性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和学业表现中的优势并不能延续到劳动力市场,要进一步消除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今后努力的方向还应该放眼于高等教育之后的就业机会的改善。

在学历层次领域,博士阶段女性数量和比例的数据尚有缺失。但通过268篇论文仍可见微知著,初步把握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脉络、最新进展状况及共性问题,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和女性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入学机会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入学通知书
五行真经
没机会下手
入学面试
成长的机会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入学第一天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