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五邑侨乡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1-12齐思懿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齐思懿 陈 娅/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一、五邑侨乡文化现状
(一)寻根文化
对祖国的深情厚爱是五邑海外华人文化的核心。五邑的华侨曾到世界各地工作定居,但是他们始终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尊严,时刻铭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一个中国人优良品质。在五邑华侨华人中反映出来最为淋漓尽致的荣辱与共的爱国主义情怀,时刻铭记自己市祖国的一份子。在祖国危机期间,五邑的海外华桥同胞成为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追随者。在革命的路上,五邑的海外华人一直跟随孙中山成为其唯一的革命支柱。为了宣传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思想,五邑地区的华侨在国内外建立了报刊杂志,宣扬革命思想以及政治立场,建立革命的风向。此外,五邑的华侨还积极参加了革命队和武装起义。五邑侨民以其革命的壮举而闻名海内外,例如中华民国青年陈少柏,马湘、黄湘等爱国侨民。抗日战争时期,五邑侨民回国参战,在国内外筹集善款,捐赠军事物资,有钱有力地捐款。改革开放之后,侨胞积极向各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慈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家乡,使侨胞的故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冯平山等大量爱国工业家出现了。热爱家乡的五邑侨胞,将国和家根植于自己心中。
(二)慈善文化
2017年,华侨及其他华人向国内慈善机构捐款近30亿元。根据侨务办公室网站的数据,2017年,各级侨务部门接受侨胞捐款近30亿元,比往年增长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捐款总额得到大幅度的上升,华侨对家乡建设的贡献力度逐渐加大。这笔款项大部分用于教育、医疗方面。正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五邑侨民在自己的家乡从事慈善和公益事业。江门慈善理念的形成和初期慈善资金的来源与“海外华人”直接相关。五邑侨胞为家乡捐资捐物总值超过60亿港元,越来越多的五邑籍乡亲先后返乡,伍舜德、黄球、李文达、马观适、吕志和、霍宗杰、冯广源等心系家乡建设的五邑侨胞、把对家乡深沉的爱,转化为公益语言,回馈故土。
(三)多元文化
五邑华侨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最早一批接触来外来文化的人,是最早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人,他们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将中国文化带到了海外华人居住的国家,同时将外来文化带入了五邑华侨,来往之间逐渐在五邑形成特殊的侨文化,例如稠楼、侨汇、银信等在近百年中逐渐形成的侨文化成果。他们与不同价值和文化的人们共同生活,相互包容,融为一体,成为进入侨居国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力量。
(四)战斗文化
五邑的华侨早期远离家乡,孤身奋斗。他们在其他国家努力工作,并以勤奋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创造了财富。他们的独特眼光和勇气,从一开始就遭到海外华人的拒绝和歧视,到如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都以他们的勤奋和勇敢的精神赢得了。他们努力跨越大洋,探索世界,积极进取,敢于成为五邑华侨的战斗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战斗的华侨形成了“记住祖先,热爱故乡”的寻根文化,“公益和慈善,重视信任”的慈善文化,“开放、团结、容纳”的多元文化,和“努力拼搏,勇于创新”的战斗文化。
二、五邑侨乡文化发展困境
五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考验。文化的发展面临困境,例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五邑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以保护五邑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山广东音乐”为例。作为五邑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之一,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台山广东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五邑举行的文化活动以及普通家庭的婚礼和丧葬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尽管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台山广东音乐”的保护,但在欧美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年轻人狂热的追求冲击下,“台山广东音乐”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其继承和发展地位不断降低,令人担忧。
(2)搬迁和移民。农民没有像游牧民族那样四处走动,形成了重新定居的优秀传统文化心态。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行为、交通便利等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分工的细化,民生手段的多样化,工商业等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化的实际过程总是意味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这两个文明之间的竞争。”使用德国社会学家田纳西州的概念。但是,在五邑,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不是谁会赢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元素,值得学习、继承和创新,而现代文明贴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只要符合“三惠”标准,就应当鼓励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五邑地区侨乡文化建设中合理运用,引导侨乡文化尽快摆脱困境,并迎来新的发展。
三、五邑侨乡文化路径研究
(一)加大相关部门对侨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强相关部门对五邑侨乡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支持。五邑侨乡文化遗产保护应当纳入各级相关部门的总体发展计划。各级相关部门和文化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参与五邑侨乡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各级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五邑侨乡的文化保护负主要责任,还要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计划以及各级领导的考核指标责任制。我们应该加强相关部门责任,首先着眼于计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当城市化的发展与侨乡文化遗产的保护相抵触时,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应在实际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操作。继续增加对海外华人村庄文化遗产保护的投资和支持,积极吸引各种力量参与华侨乡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部门增加对基本文化设施的投资,对于海外华人文化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解决资金问题后,进一步加强侨乡文化保护的相关部门监督和法律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侨胞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促进侨民文化遗产的正确实施和有机合作,以保护华侨乡的文化并提供法律和机构支持。相关部门主要发挥领导力计划,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民间社会组织可以在相关部门职能中发挥较大的辅助作用。例如,作为在党的领导下与广大侨胞、归侨、侨胞联系的组织,侨联的人民组织可以在有关方面发挥协助作用。侨胞(主要是侨胞)在侨胞文化发展和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浪潮,我们需要加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有意识的保护。
(二)探索模式推广侨乡文化
工业化是海外华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如果简单的营救,保护和维修没有合理的商业和市场化运作的支持,那么海外华人文化将面临一个在激烈的城市化浪潮中无法兴旺发展的困境。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区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五邑侨乡城市化与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一体化建设。为了发展海外华人文化的产业化,有必要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应将海外华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以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村庄重建和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妥善处理村庄保护与改善当地村民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我们不仅要保留华侨故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而且要突出新的城市化特征。在五邑侨乡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讨论如何通过举办相关的座谈会,学术讨论,项目动员华侨故乡的所有继承者、专家、学者、侨民和民间文化企业家进行研究,为保护和发展侨乡文化提供了帮助。鼓励和支持地方相关部门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在华侨村建立文化品牌,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华侨村文化发展。建立了“海外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通过加强与全国各地研究机构和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全国华侨乡镇的文化研究。目前,许多关于海外华人乡村文化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在保护和发展华侨文化中,相关部门应努力建设著名的乡镇,为“申请世界遗产”打好基础,形成华侨的地方特色,开发华侨的当地资源。
(三)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结合时代特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新的文化推广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传统推广基础上,我们要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宣传。发掘各乡镇的独特旅游资源、美食、文创产品,网红旅游线路打卡等新思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大量推广我们侨乡传统旅游、文化特色,开发年轻的客户群,让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来重新了解我们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目前由于特殊情况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线上推广来宣传和助力我们的侨乡企业、侨乡文化。通过“网红效应”、“直播带货”,打开侨乡各乡镇特色产品的销路,让全国各地的人能够买到我们侨乡特色,喜爱我们的侨乡文化。邀请自媒体红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店打卡,增加网络曝光率,激发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侨乡文化的热爱,使之成为一种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