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021-11-12徐丹军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1期

■徐丹军/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人的实际需求,促使人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更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高校思政教育重点必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提升教育成效

经过有关调查研究显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在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思想教育课上不上无所谓,只有学好专业课程知识就行,加之,思政课本身就比较枯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未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若是我们在开展思政教育课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就可以提升学神对思政课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样,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全面提升,学生也会更主动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积累知识,学会运用知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现在的大学生要向全面发展,就必须要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在未来工作中也能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就需要将人的主体作为全面发挥出来,促使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要在教育中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现在的大学生发展要求、目标具有一致性,更利于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现在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信息化时代,极易被网上的各种新思想所影响。加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现实问题,对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有时候会感到迷茫,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这时,教师就要给与他们正确的引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比较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极易对某些问题存在偏见,教师需要仔细去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三、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我们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就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理解每个学生,这时非常重要的。尊重学生,就需要多关心学生,关注他们心理的变化情况,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一般都是向学生灌输老一辈的思想经验,局限在教师讲,学生被迫接受的状态,并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所以,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先了解学生,如,某名大学生平时非常喜欢玩网游,经常上课盯着头,网游戏,通过他的室友反映,每天晚上整夜打游戏,影响了被人休息。对于这种情况,要是教师直接批评学生,不停地说打网游没作用之类的话,学生不仅不会听,反而会缠身厌烦心理,对室友也会产生不满情绪。若是教师先去仔细了解下这名学生为何喜欢玩网游,从什么时间开始玩的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通过教师的了解知道,这名同学看到别人开发游戏获奖,就产生了一种开发游戏的想法,他想先学会玩各种游戏,了解他们的优缺点,为自己开发游戏奠定基础,所以,平时就沉迷在了游戏中。其实,经过了解这名学生之后,可以发现他是很有想法的人,他想要自己开发一款游戏。教师在和学生谈话时,应该先肯定他的这种想法,但是也要提醒他合理的利用时间,不能为了想要开发游戏,而不注意休息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足够的休息,就没有好的精力和身体去完成自己的想法。另外,尊重学生,我们还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教育、管理一体的工作体系,将教育贯穿到管理工作中,在管理工作中也要融入教育思想。当学生出现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必须要及时去了解情况,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尊重师生交流,让教育更轻松更易于接受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课程中,学校就要成立心理社团辅导部门,让学生深入到全体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同时,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组织“知心姐姐”活动,当学生遇到生活、学校方面的问题时,可以拨打电话向“知心姐姐”咨询。“知心姐姐”可以是教师或者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不会出现抵触情绪,这样既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还能让教育变得更加轻松易于接受。

(三)拓宽思政教育途径,创新思政教育平台

新媒体是广大大学生现在应用最多的平台,要更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就要科学应用好现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可以联系教学实际,创新思政教育平台,让各种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积极地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挖掘有利的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搭建人人都可以进行对话的交流平台。在新媒体平台下,教师可以随时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思想动态,在保护和尊重学生隐私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让学生可以主动和教师交流,敞开心扉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教师,和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帮助下,解决思想问题。还可以开通优秀教师学生代表微博等各种平台,建立优秀专家新媒体账号,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让他们找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另外,高校思政教育除了采用上述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如,可以开展以“迎国庆,歌颂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用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开展以“如何正确消费”为主题的辩论赛活动;在元旦晚会等各种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

(四)提高思政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加大业务能力培训力度

教师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学生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水平关系着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创新思政理念,将更多新鲜元素、热点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二是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提高自身的业务操作水平,可以灵活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思政教育;三是要重视对思政教育队伍文化内涵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可以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思政教育。四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更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具有亲和力,在和学生接触时,要放低姿态,与学生成为朋友,在各种平台和学生交流,或者是参与到学生交流活动中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更积极地接受思政教育;五是教师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自己口头上讲思政方面的知识,而自己不能严格执行,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爱岗敬业。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正确地看待思政教育,认真上课,不做与教学不相关的事情,如,打电话等。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品质素养形成的关键。在新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将其优势全面发挥出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应该积极肩负着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地更新自身思政教育思想手段,提高自身的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