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
2021-11-12河南工学院
■常 康/河南工学院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社交软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从而让各媒体、企业、名人以及个人将微信龚总平台作为一个运行平台。高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实现对高效新媒体的建立,充分发挥高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要以新闻宣传媒介为主体,充分发挥公众号作为思想教育阵地的重要作用,引导当代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以此来体现新媒体的积极价值的发展。
一、高效信息公众平台的特征
随着高校官方公正平台的不断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查询和生活服务的平台,以微信为载体的信息公众平台具有和校园电台、校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同的特征,也有一些其他的新型特征,可以为思政教育的落实提供新阵地。
(一)专业性和权威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信息的选择和接受过程中,信任感的作用被逐渐突出。由于校方作为信息发布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这就为受众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力。你能够给让受众更加信服公众号中所发布的内容,从而在群众中获取足够的公信力,实现对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一般情况下,高效微信公众平台是由高效党委或其他行政部门进行认证开通的,主要代表着高校内部信息的资讯和发布。公众平台作为信息发布的主要载体,所具备较高的权威性,通过对大学生信任的获取,能够有效实现公众号的思政教育效能。现阶段,高效在进行公众号建立与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抵完善的体系,在内容上能够做到分门别类,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作用。
(二)全域性与本校性
公众号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在进行信息推送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本校,以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为主要服务内容,具有一定的本校特征。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为广大学生所服务的。在进行对平台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等内容的了解,正价实时新闻栏目等,不断提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的针对性。由于该平台作为一个面向全社会而建立的信息媒介,其辐射面积较广、受众面较宽。在信息传播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就可以直接接收到免费的信息。在进行信息推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掌握学校的信息,还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效性与多样性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时效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公众号中所推送的内容会在信息接收中进行推送。信息发布后,可以通过宣传和推广来实现对信息的迅速推广。通过对舆论阵地的占领,来实现对思政教育是下下的提升,这就对高效网络舆论带来了重要的意义。同时公众号还具备一定的多样性特点。在进行信息推送时具有多种形式,并对信息内容进行衡量,并通过官方认证来实现对公众号权限的开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对内容的丰富,例如对高效的办学理念、、党团建设、招生就业计划等信息的托是那个,不断完善信息的多样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官方微信平台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功能
(一)宣传与示范功能
与传统媒体相对比,新媒体作为高效党委和行政部门进行信息落实的载体,同样也担负着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的平台的重要使命。新媒体更具有直观性、全面性,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或视频动画等方式,将典型先进资源进行传播,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观摩,更有效地正价了思政教育的渲染力和说服力。高校应当通过一些正面信息的发布,树立典型并以点带面,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与示范。从而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建立。
(二)舆论的引导功能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了社会信息舆论的策源地,成为了当前信息交锋的主战场。因此,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应当与高校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实现对舆论的正确引导,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高校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对公众号的粉丝关注、活跃度以及浏览情况等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实现对校园舆论情况的合理监控,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政治效能。如果在舆论危机当中,高效思想公众平台硬顶啊不断及爱强对信息传播扁平化所带来的危险事件的处理能力,教师传递校方的态度,结合实际情况,树立正确高校的立场和形象,促进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教育与服务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定的服务与教育的功能,从内容上能够更方便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满足,例如就业信息、失物招领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隐藏教育属性。通过对价值观的体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意图。公众平台能够实现将教育逐渐娱乐化,这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政学习的性取向,逐渐被教育对象所接受,有效实现将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四)互动与交流功能
交流是双向的,同样微信公众号也是具备这样的互动性。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信息单项传播的特点。传统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灌输式教育所进行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实现。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将负责人与用户联系在一起,用户可以是信息的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就丰富了信息交流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充分形成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重视学生的地位和意义价值
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在此过程中,要想做到创新,最重要的提高学生的基础地位,通过对学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促进教学的顺利展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中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校方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推送。正是由于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官方的载体,所以导致信息推送的视角和态度都更加政治化、文件化,但是这些信息并不符合90后、00后学生的思维习惯,不会被学生所接受。由于校方忽略了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传播下为学生带来的意义与价值,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并不会得到预期价值。
要先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在高效的信息传播以及公众号的经营中,要对经营者自身进行恰当的定位,实现对信息推送的合理指挥。信息推送应当以当代青年人的视角所进行,结合学生的关注重点进行分析,吸引学生关注维修公众号信息内容的兴趣,促进传播效果的提升。
(二)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融合,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要实现将微信与其他校园传播媒介之间的联合管理,例如校园广播电视、校报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实现将优点的有机融合,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微信公众平台一天之内推送一条信息,这就导致公众号能够传递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因此通过与其他媒体资源的合作,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对传统媒介阵营的建立,将微信平台与微博、新闻网等相结合,实现对思政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加强对制度的完善和管理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不断对公众平台信息发布制度的建立,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中重要时期,很容易对网络信息产生好奇心。因此微信平台在进行信息发布是,应当加强对信息的选取工作推进。因为一旦信息选取不当,则很容易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要加强对采编和发布制度的完善,并建立先关的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工作的落实能得到保障。除此之外,也当不断强化对专业队伍的建立和完善。对网络平台的管理队伍可以是由师生进行联合组建的,实现对信息传播形式的创新,确保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鲜活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作为党的一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充分发挥网上信息传播的主要作用,促进工作的顺利展开,要加大力度投入,实现对舆论战场主动权的掌握程度。高校作为思想意识形态个工作的前沿阵地,同时也肩负着对马克思主义理念的学习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弘扬和培育,为中华民族的未代付下提供保障。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并结合上述途径,实现对工作的顺利落实,打赢这场舆论主权的争夺战役,促进高校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