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交媒体训练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1-11-12周婷婷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周婷婷/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自我表达表现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将自己心中所想所思,清晰细腻全面地展示给别人的一种能力。表达表现能力的展示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等。随着社交媒体文化的迅速发展,展示表达自我的方式也变得更多样更丰富。当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文化的传播更加敏感,乐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塑造自己的网络社交圈。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正面训练学生表达表现能力的研究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特别是外国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和语言环境限制等因素,更加需要运用社交媒体等网络空间为自己打造一个锻炼自身表达表现能力的平台。
一、当代大学生接触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
微信聊天、微博发帖、抖音快手短视频分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交日常。手机社交软件的快速发展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一定改变。提到社交媒体平台,人们的印象褒贬不一。新媒体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沉迷网络、学习精力减弱、因缺少理性判断而价值观扭曲等负面影响。
在对笔者所在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手机社交软件数量达到5个以上的学生人数占67%;99%的同学手机社交软件数量在2个以上。按照使用频率,排名依次为:微信、微博、快手、QQ、抖音、人人网。在对使用时间的提问中:每天浏览朋友圈、看微博、刷抖音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人数占46%。针对“社交媒体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学生的回答多集中在:可以让自己和朋友随时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最新的资讯;让自己感觉不孤单;可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等。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承认,社交媒体软件的使用浪费了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对于社交媒体的应用,当代大学生并非只局限于聊天娱乐,随着自身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倾向于运用社交媒体提升自我,加深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交方式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科技发展,未来的社交媒体还会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更广泛的覆盖。因此,需要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利用社交媒体,引导其对学习生活发挥正面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现状
自我表达表现能力是指一个人用语言、文字、影像、动作表情等将自己的意图、情感清晰明确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很多人认为,外向的人表现能力好,而内向的人表现能力则相对比较差。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表现能力的高低,跟性格没关系,跟我们如何说却有很大关系。这是一种能力,只要懂得练习就能掌握。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水平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因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有文艺体育等特长加持,自我表现欲望较高,基本能够很好地表达展示自我。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加上自身表现欲望不高,平日缺少必要的实践训练等原因,对于自我表达表现能力的认识不够充分。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表达表现能力的学习更为重要。针对笔者所在高校大四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显示: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越低;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不自信等原因,表现能力也存在很大问题。造成自我表现能力低的原因因人而异,思虑过多、性格易紧张、对自我表现存在误解等都可能造成学生在自我表达时出现问题。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少大量的实践练习。
自我表现能力的高低在外语专业领域发展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各领域的沟通交流。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更着重于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外语专业授课需要将课本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构建自身语言体系的外在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勇于表达,有意识地主动训练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运用外语进行顺畅沟通的最终目的。
三、利用社交媒体训练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利用社交媒体分享功能增强自我表现学习能力
社交媒体的网络分享功能对训练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授课环节,老师很难做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大学校园中不乏各类社团活动、文艺晚会等课下展示空间,但四年下来,真正得到锻炼的学生只占极少数。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加强自我表现能力,社交媒体的有效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在网络平台上创建自己的社交圈,有导向地要求每位学生定期以短视频或音频分享方式提交课下学习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为了全方位的向同学老师展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性格特点,很多同学还会在短视频上加入自己的个性表达,大大加强了其对自身专业的热爱程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如今短视频传播分享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新闻、广告、教育、销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对短视频方式的个人分享充满兴趣。只要老师提供一个与课程相关联的主题,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将自己的所学和个性充分结合,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利用社交媒体评论功能增强自我表现学习能力
针对某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训练自我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社交媒体的评论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网络平台。在以专业课程内容为主导的网络社交圈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相关专业方向话题,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辩论能力。与传统课堂讨论相比,社交媒体的评论分享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讯,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回答兴致。评论分享功能的呈现方式也更加清晰明了,通过参考其他同学的观点意见,对其自身的语言构建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影音、图像等多种参与方式为外语语言的构建提供了更好的练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训练自身的外语表达能力。在利用社交媒体评论功能训练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正面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真正意义的自我表达。发泄自己的情绪、抱怨、指责对方、说狠话、发表伤害对方人格的语言等行为都是无效的恶性交流,对自我表现没有任何帮助。
(三)短视频分享方式自我介绍
短视频分享方式自我介绍,方便学生运用各种编辑软件进行影音编辑,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基本上大家的自我介绍都是平白无奇,大多数人只是说一下自己的名字。在大四面试实习阶段,很多同学开始注意自己的自我介绍了,但是一个班的同学介绍下来,说话用词也都相差无几,毫无特色。众所周知,在进入职场前的面试环节中,第一步开场白就是我们的自我介绍。第一印象的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在面对广大的听众,或者是当我们面对每天都要听很多自我介绍的HR时,如果不能在短短的一分钟内突出我们的亮点,那么人家自然也不会对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那么如何突出自己的亮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日的勤总结。在训练提升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自我介绍是每学期的必修内容,也许有学生认为每学期都自我介绍很多余,但是大学期间的每个学期都是充满成长和挑战的。只有在平日多审视自身,并加以总结反省,最后通过图像影音文字加以记录分享,才能在最后的自我介绍中突出自身特点,给人留在深刻的印象。
短视频分享方式的自我介绍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学校专业课程社交圈的信息影音分享,可以达到直接客观审视自我的效果。很多同学表示:在经历这个环节的教学影响后,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自己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四)定期举办线上直播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各类专家讲座、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等活动。这些活动为普通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和信息。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在校大学生对此类的讲座并不感兴趣,在经过前两项的日常训练后,可以在高年级阶段进入第三项线上直播的内容。线上直播活动可以让每个人体验做主播的乐趣,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具体的实践环节,老师会根据课程内容设定直播主题,由两三名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观看同学也可以随时提问进行问答环节。直播可以训练大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是对其表现能力的高层次训练。在定期举办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直播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以训练学生表达表现能力为目的的线上直播不同于直播带货、游戏主播等娱乐内容,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监督引导作用。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合作可以训练学生的协同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训练大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提到自我表现能力,很多建议多倾向于:建立自信心、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接触陌生人等泛泛之谈上。这些理论上的提议并不能为当代大学生带来实际的改变。而借助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的各类社交媒体,通过反复有针对性的日常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科学训练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字会话表达,进而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