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北京市井

2021-11-12周振华

山东文学 2021年12期

周振华

老派儿北京人,局气、义气,讲礼儿,好面儿,言直口快,秉性爽利,市井生活繁复、细腻、自信、超然。

老派儿北京人总是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的感觉。之所以这样,有诸多因素,但最直接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他们骨子里的优越感。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几代老北京人的基因进化而成,其发源之地还是皇室贵胄所身处的高墙大院。其实与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倒也不全是其表象。他们的内心很柔软,特别是老北京人的普通一族,就像人们常说的“刀子嘴,豆腐心”那种。你要是不顺着他硬来,戗茬儿,那他一定要征服你,不能败了下风。你服软了,顺从了,真诚地认怂了,他就会比你还软。

礼多人不怪,他们重场合效应,喜欢营造老城浓郁纷繁的氛围,不为别的,要的就是这份讲究,图的就是这番场面,求的就是这方和气。

那些老派儿北京人,无论男女老少,光听那话音儿,就大概知晓怹们是哪一片哪一条胡同里长大的。每个年龄段儿的人言谈举止都有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孩童、少年、壮年、老年,看他们那行为坐卧就能识别出地道的北京人。

严格说,“北京人”的概念越来越小了。谁是北京人,北京人指的是哪些人。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有北京市区户口的?还是在北京居住了三辈以上的?其实要说“北京人”还是那些久居的北京土著,带有“老北京”印迹的或是气息的老派儿北京人。这部分人随时间的推移可能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了。因为他们也在受各种文化元素的影响,越来越被天南海北给融合了。

老北京的文化,生成并趋同了老派儿北京人的脾气秉性,以致他们的言谈举止、谈吐做派,就连他们的神态语气都是那么的相似。800多年的时光岁月,使这块皇城贵土上的人们进化出他们如出一辙的办事风格与处事方式,这漫长的历史积淀反过来又叠加厚重了老北京的文化底蕴。如果用心体味,可从每一位典型的老派北京人身上,反映出偌大北京市井的鲜明写照。

老北京人与人相触,非常讲轻重,讲分寸,讲里儿面儿,论大论小儿。在相处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彼此都在用话,用表情,甚至用肢体(鞠躬行礼)试探对方。看眼前这位人物是什么来头儿,多大武艺,脾气如何,本事大小,人阴不阴,坏不坏,狠不狠,损不损,毒不毒,恶不恶,善不善。双方在甄辨对方的同时,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不能让谁小瞧了,看低了,耍巴了。面儿不能栽给对方,那要是传出去,头就不好再抬起来了。

京城周遭居住着近郊和远郊的居民,从地理分布看,距市区中心越近,所带老北京的气息越浓,或是受老北京的文化元素的影响越大。较远的地域更趋近于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民俗风情,言谈举止,说话办事等等。远郊居民的身上,几乎找到老派儿北京人对他们的熏染与影响,只是行政区划上更符合北京地域的范畴。

老派儿北京人,于上于下,逢左逢右,那言谈举止都跟拉了线似的,做事要规矩当先,讲究利索、干净、漂亮、完美。谁也不能应付、对付、糊弄、凑合,人前人后,不能塌秧儿、走板儿,不可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跌份。更在乎切莫给后人旁人留下话柄,面子大于天啊!

建都600年的修炼、修为,将老北京人固化为相近的脾气,近似的秉性,在人面前一定要把握好火候,说什么也不能出大离隔儿。事事怕丢了身份,泄了名气。于是,处处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可失分寸毫厘。

是什么让老北京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及风格出乎的近似?是老北京的规矩,是胡同里沉淀了近千年的那些细腻绵长的老理儿,是融进骨子里的丝丝入扣的老北京文化。以致这样的一种文化,让老北京人纯化成一个人似的,男人啥样,女人啥样,几句话你就彻底领教了一个地地道道老北京人的风貌与气象。

防治方法:在虫害初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毫升/亩)4 000倍液,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60毫升/亩)1 000~2 000倍液,或抑食肼可湿性粉剂(60克/亩)1 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

由祖辈传承过来造就了一种谦卑的处事态度,与人打交道尽可能考虑对方的面子和感受,低放自我重心,慎言屈尊。特别是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总喜欢道个“您”字,以求畅怀、和稳、安顺。“您”字,用得好,来的真诚、和气、友善,的确有抚慰人心尊重人格的特殊功效。

如在北京的胡同或一些场合,注意,常会听到关于“您”的唠嗑或寒暄:“大爷您好哇!您老吃了吗?来!来您坐!我给您上茶!您慢用!看您老那面目儿、那气色真好!瞧您那一大家子!四世同堂,有您的孝子贤孙们围着您、伺候您,您说您多福气呀……”听听!这就是一个北京人和一位年长的北京大爷在唠呢,一段简短的道白,一共用了12个“您”字。北京人就这样,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

本人出生在北京西北郊区太行山余脉的西峰山村。自打记事或自打会说话那天起,母亲就叮嘱对长辈一定要称呼“您”,否则,就被视为没家教。那时全村的孩子都这样,即使调皮、淘气、捣蛋的毛头小子,和大人说话时,也是毕恭毕敬“您、您”的,这一点从不含糊。所以不光是我们一个家庭,所有的家庭都是同样的教育模式。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面的不断扩大,“您”所称呼的范围和对象也在扩展,不仅仅是对长辈,对很多人,也要称呼他们“您”。

对长辈说“您”,这是习惯。在北京,“您”是一种敬语,一种礼貌。这是从小就必须的教育:不许跟长辈你我他仨,没大没小的。

北京,这个大讲文明与礼仪的地方,不管是城区,还是郊区,到处都渗透着“您”的文化;无论是居民,还是农民,一样习惯并喜欢称呼“您”。“您”确实无时无刻不在温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北京人爱说个“您”,是有其说道和礼数的。“你”和“您”两个字的发音,显然前者轻松顺嘴儿。但为什么北京人非曲着舌头拐着弯儿别着劲,要发“您”的音。恐怕这里边不只是简单的发音的事了,里边有讲究,有故事,有来历。在北京,说话时用“你”和“您”两个字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果您要是有心观察,细心体味,精心琢磨,那一定是有区别的,不管是说的,还是听的,心理反应都会不一样。被称呼者,听到“您”的称呼,立马就觉得心里热乎、亲切、舒坦、感到受尊重了,有尊严了,有面子了。称呼者,道出一个“您”字,一样觉得与对方会意的亲热、近乎、舒服。同时,更享受了谦虚、畅怀带来的舒心、快感。表面上虽心里觉得在对方面前“矮”了一截儿,委屈一下,好像没与对方在一个辈儿上,不能和人家平起平坐,但是用了“您”字后,咂摸咂摸滋味儿,其实挺好的。一点也不觉得亏什么,也不觉得比对方小,比对方矮,反倒心里觉得是一种释然与宽慰。

北京人喜欢称呼您,由来已久,是从祖辈上传下来的。至于源自哪个具体年代,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但都没有找到与其密切相关的讯息。关于“您”的由来,《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词语分册》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当时写作“你弭”。“你们”二字连续,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于是,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直接写作“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开始有了表示尊敬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可以说“您俩”“您仨” “您几位”。然而,当对方人数很多而需要表示尊敬时,以上说法都难于使用了。于是人们创造出“您们”这个具有概括性的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敬词。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了“您们”这个说法。一些语言学家也积极主张用“您们”这种说法。那么北京人为什么爱说个“您”字,从这段对“您”的描述中还是没有找到相关北京人用“您”的出处。

北京人张口闭口的“您”,其实这背后是“爷”文化的映衬、延伸或助推。老北京人相互称“爷”的习俗,源于几百年前的皇宫贵族。贵族乃爷族,爷为上,爷为贵,爷为尊,满城的“北京爷”为市井最体面、最风光、最高贵的阶层,为了维护和捍卫“爷们”的这一贵称,他们先是将自己的身段放低,谦和之相直抵民众,友善之举直涉人心,通过尊重对方的形式置换自身的存在与众望。他们人人由我做起,最终将爷这一群体的身份给予置顶,“您”这个尊呼便担起了抬举和提升“爷们”威望与地位的使命,一个“您”字玄妙地支撑着“爷”们的身价并保持恒久。这是群体所获取的最为成功的众人效应,于是“爷”文化便派生出“您”文化,也就实现了“您”的大众化。“爷们”对百姓都您您相称,百姓对“爷们”当然是更加尊崇,以上带下,以情感情。这大概就是“爷们”以您相称的最终用意吧。日子久了,已化为风俗,渐为习惯,所以,老北京人不您不言,不您不尊,不您不快。“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把“你”放在我“心”上,便就是“您”了。

“您”字的结构,上边是个“你”字,下边是个“心”字。我觉得怀着一颗真心、一颗爱心、一片诚心,对待你,你会不被感动吗?你还会木然吗?你还会冷若冰霜吗?

北京人对长辈或上级的称呼,自然不用说了,张口闭口的“您”。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也不乏有人称呼“您”,看来北京人爱说您真的是彻底习惯了。我身边曾经有一个局级领导,对下属不管是年龄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从来都是您、您的。这让他的下属很是受宠若惊,他交代下属的事情,布置的一些工作,自然很顺当。下属们认为这位领导知道尊重人,虽不耍官腔儿,不摆官架子,轻声细语,但感觉他的官架子仍很大,他的威力也很大,下属们都愿意从心里把这位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好;尽管他没拍桌子,没吹胡子瞪眼,没有一句是强硬的指令性的拍板,但下属们非常服气,愿意为这位领导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办妥。看来用好“您”字,还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机关办公氛围。

北京的商业店铺多如牛毛,“老字号”也是铺天盖地,这些都是高频率使用“您”,称呼“您”的场合。“您”代表和气,和气生财,微笑着待您,满腔热情地为您服务,您就愿意把钱花在这里,您还愿意再来,愿意当这家店铺忠实的“回头客”。经过漫长的经营实践,“您”的运用,确实是北京商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我亲眼看到过老北京店铺发生的一幕情景。铺子里闯进来一个半大小子,抡着瓶子说要打酒。掌柜的赶紧跑过来笑脸相迎:“您要什么酒,打几两?”“我爸说打二两高粱酒!”“好嘞您呐!您这是五毛,一两一毛三,二两收您两毛六,找您两毛四,钱收好您!您还要点什么?”“不要了。”“好嘞,您慢走!”掌柜的直至目送这孩子出门。现在的店铺说不好了,但年龄稍大的售货员对待顾客还是您、您的,顾客是上帝嘛!过去北京商铺的店员,对待顾客不称呼您,不面带微笑,掌柜的是要给他“拿龙”的,调理不过来不思悔改的要坚决辞退,毫无商量。

在北京市区街头或北京郊区农村,我看过很多吵架的场景。一开始双方剑拔弩张,对吵得异常激烈,大有把对方吞了的感觉。可是您注意听,细心观察,双方在破口的同时,还在坚守着平时的习惯,不忘称呼对方“您”。“您也老大不小了,您这是干嘛呀!没您这样的!”“您甭跟我来这套,您没资格跟我这儿白呼!打听打听,您这人也不咋地!”“您可说深了!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您这也太伤和气了!”“刚才您说的话也不好听呀,我得说说您!街坊四邻的您至于吗!”“得!您消消火,我刚才的口气是有点冲。”“您别往心里去,我也有毛病!”我发现这里边有意思,用“您”字当头吵架,真的甭太担心,吵着、吵着,那条冒着火星子的曲线就溜下来了,开始火旺的口气也不那么冲了。再吵,双方慢慢变成讲道理了,等到最后,能听到这样的结束语:“您别记乎我!我也一时冲动。”“我刚才的话也不好听,您包涵!”就这样,这场架就这么虎头蛇尾收场了。只要还用“您”字,双方的争吵就不会恶化到哪儿去,因为这里边潜含着双方对对方的尊重,也一直没忘了尊重对方。试想,如果“你”字开头,那这场架的局面就不好预测了,也许骂得狗血喷头,也许打得头破血流。

北京人对彼此的“亲家”称呼“您”是必须的,是早已经约定俗成的事情了。从女方到男方家吃过门饭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这一亲切的称呼,亲家们彼此都在攀比着高频率地使用“您”,生怕哪儿落了礼儿,缺了礼儿,您对我说一个您,我要还您两个您,用情感情。其实,在双方亲家的心里,“您”字后面似乎潜含着很多期待,很多希冀,想通过“您”来维系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双方亲家的年龄不管相差十岁、二十岁,甚至更大,那彼此也都是“您”的称呼,一点不含糊。“家和万事兴”。这方是聘闺女,那方是娶媳妇,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双方老家都希望小两口过得好,过得幸福,日子红红火火的,企盼两个孩子百年和好,白头到老。也许是在为孩子们做生活的榜样,也许是为孩子们创造和谐的氛围,亲家们用“您”字为孩子们、为小两口铺垫幸福之路。

北京除了讲尊老,还讲爱幼。北京的姑爷格外吃香,待遇极高。老丈杆子、丈母娘对姑爷是捧着加哄着,和姑爷说话,一口一个“您”。“您路上来冷吗?”“快进屋您!”“我这就给您做饭去!”为什么老丈人、老丈母娘对姑爷这般热情,这么殷勤,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事。闺女进了人家的门,怎么让姑爷对咱闺女好,疼她、爱她,不受气,好好过日子,老两口对待姑爷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您”就能够润物细无声。姑爷只要良心还在,是个真正的爷们儿,有担当,老丈人、老丈母娘的真情话语就不会打不动他,该怎么待人家闺女姑爷心里自然有杆秤。

北京是“首善之区”。“您”的文化内涵,属“北京精神”里边讲到的“包容”与“厚德”的范畴。北京人爱讲老例儿,遇事也不落礼儿,习惯用礼儿去衡量或对号每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各种场合也就特别注重讲究文明礼貌。

一次聚餐,在坐的12位老、小朋友,这么一照,好吗,就我一北京人。如今的北京那真是个大北京,他们分别来自山南海北的永嘉、长春、西安、崇明、太原、青岛、三河……不管他们从哪儿来,干什么的,多大年龄,有一点他们做的很一致,那就是和我说话都带“您”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学以致用的,当然我比他们的年龄要长一些。据了解,很多地方的称呼没有“您”这么一说,对谁都是“你”。这些人能在北京做到整齐划一,对在老家说了几十年“你”的他们实在是不容易。过去可不是这样,他们刚闯北京的时候,个个都是生瓜蛋子,一切皆老家习惯,不管对谁,“你我他仨”。后来,慢慢融入北京了,行为坐卧还别说,真有点像北京人儿了。尽管回到老家仍还用“你”称呼他们的父母,但回到北京立马转换称呼。做到“您”字当头。

眼下,北京的老人或是年龄偏大的人,还是习惯称呼“您”字。但是年轻人特别是“80后”的孩子,用“您”和人交流似乎很少了,他们没觉得“你”是不尊重人的称呼,也没觉得“您”是尊重人的称呼,我想父母和老师就没有分别强调这两个称呼,社会的整体氛围也不那么浓烈了。那以后,是不是还应和孩子们多讲一讲多强调一下“你”和“您”的区别,对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