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
2021-11-11黄泽荣
黄泽荣
摘要:中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是就他们内心而言,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这段时间组织开展的初中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教学非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之中的具体教学时,对中学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具体讲解,还要更加注重德育的渗透,把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转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行为,树立当代中国初中生个体道德素养观基本形成,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地提升。
关键词:初中法治;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整体认知与逻辑思维还只是处于懵懂不觉时期。为有效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阶段教师需逐步做好政治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课程的结合教学,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同时也要让初中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思想道德文化品质。在具体的中学课程德育教学中,为了真正达成良好的中学课程德育教学效果,相关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渗透德育,帮助广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借助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形成良好社会道德观的法治教育观念,促使学生成长。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经过课程体系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明确规定,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所有的知识点、理论内容都应该让全体学生真正感受、深刻体会。教育观念应该更贴近生活,而学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维护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努力。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发展,甚至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初中学生人格的严重缺失。
(二)还未实现与时俱进
初中生教育中关于法律常识的知识基本上都归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但由于受到升学的压力,使得很多初中学校没有专门开设法治课程,校内也没有专门教授法律知识的教师,学生与学校对该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生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校园法治学习氛围不浓厚,虽然新课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完善,但由于相关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传统和落后,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使许多中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不能实施德育教育。
(三)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法较为单一
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德育始终停留在表面形式和严重的口头化,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法治与道德”课程中,要渗透德育,不能依靠教材向学生传授文字理论知识,使课堂教学生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说,目前初中德育法治教学在整体知识教学和德育发展方面还缺乏完善的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只能机械地背诵相关概念和法律规定,而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失去了道德和法治教育的真正意义。
二、在初中德育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德治课程实际确定德育目标
《新课标》表明要在初中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通过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念、正确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中学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这其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在道德与法治的具体教学中,对德育进行一定的渗透,以满足德育成长阶段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一是要强化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通过学生对于情感的累积,让学生认识到情感的作用,逐步形成情感。此外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好自己的情感。
(二)以倾听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大量的信息,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分子,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员,听、读信息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能对身边事、天下事有认真倾听、有深刻感受、认同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才能保证德育的实施。对此,笔者认为,应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以促进德育的有效实施。
例如,在讲解《珍爱生命》的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诸如《朗读者》:从小就丧失了听力的杨乃斌在母亲的陪伴下,逐渐成长。透过影像,同学们聆听杨乃斌感人的诵读,从诵读之中体会母亲的伟大,也懂得挫折虽然有,但是总归是短暂的,总会过去,而且挫折也是能够帮助人们成长的良好途径。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渗透教育,可以从情感方面出发,以此来提高德育效果;在教育中要保持学生的同一地位,改变以往教师在教育之中的优越态度和地位,更新传统灌输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用积极阳光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亲切的话语和大方整洁的面貌来亲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学生慎言慎行。教师要不断提高对于自己的要求,主动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人格和道德的合格公民。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互动,加强师生互动,根据具体问题建议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求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创造一个真实的场景
根据教师提供的有效指导,在师生交流的情境中,教师应该建立与内容的情境以获取知识。在实践教育中,学生要有独立的主体思想,培养本课程所要求的道德技能和能力,不断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观念,了解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意识,强化自己的地位。创造真实的教育场景有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普通初中思想与德育课堂的教学来说,在其开展思想与德育教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要不断创新思想与教学途径,采取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且又易被广泛接受的教学模式,例如实施型教学、体验式的教学、探索式的教学、小组协同学习、翻转型的课堂教学。至于我们在第一线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要紧密地围绕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实际需要进行酌情的调节,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凸显德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实现,否则便是走形式主义。
三、结论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之中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贯彻其中,这不仅仅要注意对于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的基本理解,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道德法治教育的渗透,从而达到实现学生获得知识的目的。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关于这方面的素质,教师首先要自己进行道德和法治的知识吸收,在德育中渗透不同学生的个性,帮助中学生树立現代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全面提初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德育思考[J].唐善玲.思维与智慧.2016(23)
[2]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罗年生.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06)
[3]分析校园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J].朱浩萍.祖国.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