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以《动物组织胚胎学》为例

2021-11-11赵云蛟尚微微魏小川苏立岩

中国兽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考核微课

马 馨,赵云蛟,王 俊,尚微微,魏小川,苏立岩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时长一般为5~10 min[1],旨在实现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更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2]。《动物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具有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的特点,微课可以将图片、声音、动画和录像等完美结合,特别适合阐述形态学的小知识点。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目标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程基于学生及课程特点,立足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适合当前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亟待建立。因此,微课进入了动物组织胚胎学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践中。

1 微课应用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原因分析

1.1 学生学情分析 首先,实施大类招生后,动物组织胚胎学于大一第2学期开设,此学期还有有机化学、线性代数等多门“易挂”课程同时开设,对于习惯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复习难度加大。因此,增加过程考核比例,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途径。其次,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够娴熟的运用信息技术。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最后,大类招生后多个班级同时开课,导致部分同学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中,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因此,将学生录制微课作为作业,引入课程过程考核,是促进学生平时学习、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并能给予学生展示自我机会的有效方法。

1.2 当前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当前考核方式无法支撑课程设计中的“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不仅具有扎实的组织胚胎学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合作、热爱实践、热爱生活,为培养在兽医业务及有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诊断、防控、动物检验检疫、动物生产管理、教学与科研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对应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了分组讨论、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体现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传统期末考试不足以支撑课程设计中的“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因此,基于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亟待建立。其次,当前考核方式偏重记忆,无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动物组织胚胎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较为抽象,考前突击记忆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效果。最后,“一卷定输赢”的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短时记忆能力,但是学生考完试后,对记忆的知识点很快就会开始忘记,考试考得好并不等于学习效果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督促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增加过程考核力度,是提高动物组织胚胎学学习效果的必然选择。

1.3 微课引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可行性分析

1.3.1 微课考核,是针对“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考核方式。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在学生录制微课过程中,学生要学习使用微课录制软件、剪辑软件、学习设计课程、找实例找问题,还要进行小组分工,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这个过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最终能获得使学生很有成就感的微课作品。所以,这是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过程。

1.3.2 微课考核,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输出列为教学目标的最高级[3],能够输出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微课是使用微视频作为载体,集中说明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4]。微课的核心特点是针对关键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5]。学生从教师的角度,制作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必需吃透教材,同时要学习很多相关资料,才能使内容符合要求并且准确、生动,这是一个典型的输出过程。因此,学生制作微课的过程,其实是对课程深度学习的过程。

1.3.3 微课考核,使学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知识只有理解融会贯通之后才能交给学生,才能输出,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本门课已经尝试了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但是由于学时有限,学生众多,能够有机会展示的学生非常少,因此,本课程在考核中引入学生微课制作环节,通过微课的创作可以充分挖掘每一位同学的创造力、想象力,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翻转课堂,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2 微课应用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过程

本课程考核改革选择2018级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动物生产类专业523名学生进行实践。改革后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成绩占30%。学生在教材中选择知识点录制微课,每组提交5次,取平均成绩。其次,学生需要在微课中清楚的呈现组织结构(包括光电镜结构)并结合病例或是生活实际,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通平台提交。最后,关于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如Coursemaker 及Camtasia studio等微课制作的软件,并把各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传到了学习通中,让学生按说明自学软件的用法。

微课满分为50分(占平时成绩的50%,占课程最终成绩的15%),其中45分是微课分数,为2位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成绩的平均分,5分是组内成员互投成绩,为组内成员秘密评分和班级助教评分的平均分。同时,我们还对微课评分制定了细致的量规(表1)。最终成绩=(教师1评分+教师2评分+组间互评平均分)×1/3+组内投票平均分。

表1 微课评分量规

3 微课应用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收获

3.1 微课应用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学生评价 在2018级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及动物生产类学生中进行实践后,通过成绩统计、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考核方式改革的评价及收获。开课前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已经习惯原有的教学模式,他们对于各种教学改革并不愿意配合。同样,微课作业在执行之初,很多学生还是觉得麻烦,但是当完成了5次微课作业后,73%的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高,52%的学生认为在表达能力方面得到提高,86%的学生认为沟通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92%的学生认为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更扎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还收获了满足感和成就感,用学生的话说是一种“痛并快乐”的学习体验。

3.2 学生制作微课促进了课程学习 吃透教材,才能做好微课。学生制作5个知识点的微课,基本上都是反复阅读教材,选择多个知识点进行评价和准备,最终选出适合在10 min内呈现的知识点。例如,有一组学生开始选择介绍肾脏,后来发现无法在10 min内讲完,随着内容的精炼,最终选择了肾脏中的滤过屏障,10 min的微课不仅将滤过屏障组织结构清晰呈现,还结合了案例和生活经验以及研究进展。通过对学生微课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的相关分析,发现微课制作成绩与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学生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3.3 学生制作微课提高了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才能做好微课。PPT的制作、微课录制的软件等都是学生在老师给的资料以及要求下自主学习的。每次上交微课,老师都会不断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从学生5次微课成绩的箱图(图1)可以看出,第1次微课成绩最低,且各组差异较大,随着微课制作次数的增加,学生渐渐掌握要领且成绩越来越高。

图1 5次微课平均成绩

3.4 学生制作微课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 学会合作,才能做好微课。6周内制作5次微课,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必须要小组共同参与。起初的分组活动中,有些组的抱怨较多,有些能力强的同学包揽了全部工作,有些不自信的同学参与热情不高。但是随着组员之间的不断磨合,学生逐渐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从小组认可度评分的箱图(图2)可以看出,第1次合作,认可度是最低的,很多组的成员之间都存在矛盾,都给团队成员打了较低的分数,但是随着合作次数的增加及教师从中调节,小组成员认可度得到提高,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增强。最后一次作业,很多同学都给组内的同伴打了满分,同学们体会到了“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团队”。

图2 5次微课组内评价平均成绩

4 微课应用于考核方式改革的反思

4.1 学生端 学生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小组合作。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提到,希望自己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更加积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还有的同学后悔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没有与老师多沟通,导致方向性失误,通过这个过程也使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克服羞涩的心理,及时沟通。还有些同学认为在完成微课过程中,学会制作幻灯片、组织汇报语言等很实用的技能。总之,学生通过对完成微课作业过程的反思,都认为自己从中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对自身的剖析,形成了可以指导后续学习和工作的宝贵经验。

4.2 教师端

4.2.1 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更易攀登的阶梯,给予更多的指导。第1次微课作业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学生基本都是幻灯片录屏,失去了微课作业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学生完成微课作业过程中,应该给与更多的指导,除各种资料资源及量规,还需向学生普及PPT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对PPT的美感;其次,应给学生列出微课制作的参考步骤,相当于一个通用模板;最后,要给学生展示制作好的微课范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好在哪里,哪里还可以提高。当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增加学习的兴趣。

4.2.2 充分的学情分析,是微课引入课程考核的基础。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及团队讨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础、学习热情、课余时间等有足够了解。尽量选择基础较好的专业进行实践;另外,根据学生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批阅能力,决定微课作业的次数;最后,要根据学生的课表,选择一个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的时间布置微课任务,且微课的提交要在期末复习之前。

4.2.3 成绩的评定和细致的量规是微课引入课程考核的关键。虽然已经针对考核成绩评定制定了细致的量规,但仍有较多问题。比如,学生互评成绩偏高、小组合作成绩如何准确量化、组内贡献怎样评价等。因此,对量规、评分和分组等问题,需要再征集一些学生及同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考核评分标准。

总之,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立足于学生能力培养,将微课应用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通过制作课程知识点微课,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促进了对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制作微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并响应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同时将微课引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包括内容说明、量规和评分标准等经验,也将为相关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过程考核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知识点考核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内部考核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