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急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1-11-1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急诊科1540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心功能

武 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急诊科 154002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具有气促、胸闷、心悸、乏力等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1]。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等心室的紊乱,对心脏造成器质性损伤的同时,会引发非心脏疾病猝死。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危。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临床无特效根治方式,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第三代药物,为非竞争性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2]。但临床实践显示[3],单一用药疗效有限,联合用药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稳心颗粒是典型广谱抗心律失常纯中药,通过有效调节体内多离子通道,促进微循环,治疗心律失常。为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86例急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展开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86例急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9.64±6.27)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4.51±0.74)年;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24例,≥Ⅲ级3例;合并症:慢性心肌炎3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研究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0.03±5.6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72±0.42)年;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26例,≥Ⅲ级4例;合并症:慢性心肌炎6例,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和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经心电图等临床手段确诊符合《内科学》[4]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接受急诊治疗者;伴有心悸、头晕等典型症状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低血压者;凝血机制和免疫系统异常者;恶性肿瘤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获批本项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规格:0.2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生产厂家: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0.2g/次,3次/d,第2周服药频率调整至2次/d,第3周至治疗结束用药频率均为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规格:9g,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0950026,生产厂家: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开水冲服,9g/次,3次/d。严格监测两组治疗期间心电图变化,心率<60次/min者,减少用药剂量。两组连续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5]: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比率将疗效分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消失,减少比率>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50%<减少比率≤90%)和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变化)。(2)心功能指标:采用心脏彩超仪(型号:EPIQ 7C,飞利浦)测定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3)血流动力学: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型号:Innocor,丹麦)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浆比黏度。(4)不良反应:采用全自动血压仪(型号:BPBIO320,韩国拜斯倍斯)测定低血压,心脏彩超仪(型号:EPIQ 7C,飞利浦)测定QT期间延长和窦性心动过缓。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340,P=0.007<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LVEDV和LVESV水平均下降,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Fib、HCT和血浆比黏度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χ2=1.400,P=0.237>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直接诱因为心室心律紊乱,患者可出现猝死、室颤等严重后果,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临床对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胺碘酮是一种可终止各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属于多通道类阻滞剂[6]。通过非竞争性抑制α、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具有明显的控制心率、改善心功能的功效。研究显示[7],在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中,西医单独用药的疗效不理想。中医学将室性心律失常归于“心悸”等范畴,认为心脉瘀阻、气阴亏虚是主要发病病机,治疗应以定悸安神、疏经解瘀、滋阴补虚为主。稳心颗粒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的典型广谱抗心律失常纯中药,可有效治疗有症状的非器质性和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同时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改善乏力、头晕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中,与单独胺碘酮治疗相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升,即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良好。究其原因,稳心颗粒中含党参、三七、黄精等中药成分,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甘松有助于加强心肌组织缺氧耐受性,调节多离子通道,改善心律失常。研究显示[8],心律失常患者心肌兴奋性下降,外周血管收缩增加了阻力,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射血分数减少,长此以往引发心肌功能等多项指标异常。在心血管疾病中,LVEDV、LVESV、LVEF等是常见的心功能评价指标。本文中,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LVEDV和LVESV水平均下降,LVEF水平上升,即改善幅度优于胺碘酮单药治疗患者。同时,联合治疗患者的Fib、HCT和血浆比黏度均下降,即血流动力学改善。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胺碘酮发挥多种药理作用,阻滞非活动期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通道的同时,非竞争性抑制α和β受体,抗心肌缺血和扩血管作用明显,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另一方面,稳心颗粒有效成分党参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琥珀安神养心,黄精抗疲劳、调脂和调节免疫力效果显著。以上诸药合用,可抑制心室肌细胞通道,促进冠脉扩张,增加灌注压,减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此外,用药安全性分析显示,与胺碘酮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提示联合用药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控制用药剂量,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急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显著,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用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心功能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