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环保的媒介镜像:历史变迁中的话语形构、调适与支持
——以《人民日报》为例(1973—2019)

2021-11-11

关键词:乡镇企业人民日报话语

高 尚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滁州市互联网研究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研究缘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人的辞典里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汇。彼时,除了少数人之外,对于广大公众来说,环境保护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当时人们理解的环境保护就是环境卫生,局限在打扫卫生、清理厕所和处置生活垃圾等。从“谁污染谁治理”乃至现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在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及环保政策的落实上呈现出一个漫长而又富有变化的历程。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强化,类似于“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把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这样的规划政策频繁出现,进一步验证了实施环保战略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基本常态。2020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含纳了对乡村环境保护的专题论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这进一步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乡村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

可以说,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乡村治理上所作出的努力对农村环保观念的形成与巩固、环保政策的顺利实行,均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的环保事业并不是一夜崛起的,从观念的培养到政策的落实,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乡村环境保护。在“城乡二元制”结构下,加之诸多现实因素,中国环保问题的重心多集中于城市层面[1],如人们熟知的PX事件、雾霾事件、松江死猪事件等,对于乡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多有不逮,进而形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二元结构——重城市而轻农村。这种二元结构也间接地导致了乡村环境问题研究多逡巡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框架,对于“发现——解决”之外的要素供给却较为罕见。随之而引发的问题是,乡村环保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是如何形成的?作为观念实践它又是以怎样的面貌呈现?乡村环保何以成为主流意识……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从媒介话语主体性的角度入手,对乡村环保的媒介镜像加以分析。

二、研究思路

在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中,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国家政策、社会观念、公众人物……等诸多方面展开分析[2],已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程式[3]。学者邓雅等人从“文本”和“语境”的角度入手对央视新闻联播进行研究,发现大胆使用新潮语言、在坚持客观权威性的同时,开放多元的互动对话模式,营造出权威与对话共存的话语情境使得新闻联播增强了其作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4];孙振虎等研究者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央视和地方电视台有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文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央和地方媒体构建了一个成果丰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的“一带一路”形象。但同时也存在主题单一、信源分布不均、视听元素单调等传播问题[5];此外,也有研究者通过新闻建构主义的视角,采用甘姆森的诠释包裹模型对新闻传播中所涉及的传播政治[6]、人物媒介镜像[7]、社会热点事件[8-9]等相关媒介话语加以分析。

可以说,媒介话语研究的使用面向特别宽泛,切入研究的视角各自迥异,可供研究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多。纵观上述媒介话语研究,它们并没有脱离“话语本体”与“话语情境”的既有框架[10],在一定程度上,媒介话语研究继承了话语研究的规范程式,不同的是在理论借鉴与方法选择上各自存有一定的差异。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本次研究采用传统纸媒的文本内容作为施测对象,我们选择了《人民日报》,结合福柯的主体性理论及甘姆森的诠释包裹模型,对《人民日报》中所涉及的乡村环保内容加以分析。《人民日报》的报道文本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其以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为目标,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机构,发挥出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历史上,《人民日报》在中国社会的历次重要运动和改革中都发挥了信息发布、宣传动员、论辩批判等作用,它可被视为反映出中国的一面镜子。概言之,《人民日报》不单单可视为政党、国家的话语实践,它也可视为中国社会的话语实践。因此,选择它作为施测样本是比较恰当的,也能够给本次研究带来积极的帮助。

三、《人民日报》对乡村环保的话语形塑

结合《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所提供的文献,笔者分别采用“乡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关键词检索的方式,选取1973年(该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人民日报》首次出现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描述)至2019年《人民日报》中所涉及的乡村环保新闻报道加以内容提取,共计形成351篇的专项报道文章语料库。其情况如图1、图2及表1所示。其中图1呈现出涉及乡村环保的年度话语文本数量,在环保政策频出的1984年(该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和2006年(该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话语文本数量也相应增加,这说明新闻话语与国家政策之间保持着协同演进的态势。图2呈现出关于乡村环保的话语大多出现在一版(13.96%)、二版(10.26%)及理论版(9版、6.84%)等前十版这些重要版面中,这表明乡村环保议题在彼时的话语场域中占有重要位置。表1呈现出与乡村环保相关的话语多使用消息(36.18%)、评论(31.91%)等“硬新闻”操作手法,这亦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人民日报》重视乡村环保,将有关乡村环保的文本作为重要言说。

表1 《人民日报》对乡村环保报道文章的体裁统计(1973—2019)

图1 《人民日报》对乡村环保报道的文章数量统计(1973—2019)

图2 《人民日报》对乡村环保报道的文章所在版面统计(1973—2019)

(一)乡村环保的出现:政治话语与经济发展话语的交替

1973年《人民日报》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处理的报道。但受时代的局限,此时的环境保护在新闻话语上并没有形成自我优势。“做到保护环境,关键在于执行什么路线……只要我们以路线斗争为纲,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环境美好的社会。”①“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保护人民健康……巩固工农联盟,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大事。”②在这样的语言框架下,环保话语的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被掺杂到政治话语的表述中,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同时,在环保实践的层面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举措在于“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要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③。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话语描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政治话语模式完成了对环保话语的覆盖,使得环保话语本身也充满阶级的意味。

然而,此时的乡村环保还并没有出场,《人民日报》所报道的环保问题主要集中在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诸如“工业三废”问题,其目的在于号召人民消除国家工业化生产中所带来的废气、废液、废渣,对于乡村环保问题的关切却鲜有提及。换言之,彼时的乡村环保并没有取得自身应有的话语地位。1980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出现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评论员文章,这次报道对于乡村环保而言,具有十分显要的意义。“社队工业增长很快,这是使农村走向富裕的一件好事,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这个新问题”④。类似于“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话语已然不复存在,新闻话语出现了较明显的转向,乡村环保得以崭露头角。

自1978年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改革策略,乡村经济的发展活力得以大量释放,而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不良产物,环境保护问题的出现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观照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呈现出的发展逻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早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乡村环境污染即可视为参照[11]。工业废水、腐蚀性烟尘等工业污染源不仅侵蚀着城市的生存空间,也对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伴随着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乡村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环保问题也变得愈发棘手。这也使得其后《人民日报》对于乡村环保话语的机会给予与地位确立埋下了伏笔。

(二)乡村环保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话语的校正与调适

当“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认识和改革策略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之间出现分歧甚至对立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产生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性。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期,大量的小型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上。随着经济与发展红利的逐步消退,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使得先前取得的经济成就大打折扣,高污染、高能耗的乡镇企业反而成为乡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12],以至于《人民日报》在乡村污染问题上显现了“凡污染问题没有解决的,坚决不准兴建”⑤的话语样态。

上文中的新闻报道并非孤案,在我们的基本文本梳理中,1980年至1990年《人民日报》多次出现针对乡镇企业要实施环保的报道文章,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搞活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要注意环境保护。光发展不注意环境保护,或因怕污染而不发展乡镇企业,都是不对的。”⑥“把提高经济效益同治理污染对立起来,舍不得花钱整治。”⑦“当前,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缺乏生态观点,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往往只抓生产措施,不管环境保护。有些同志甚至认为,目前主要是发展生产,搞活农村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还为时尚早。这种把搞好当前生产与保护生态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⑧即使在当时普遍寻求发展的环境下,主张“经济增速”也并没有成为绝对的话语正确,这需要归因于《人民日报》在发展话语与经济话语上所实行的调适手段。随着中国在经济建设上不断取得进步,整个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人民日报》在乡村环保上的一系列描述也需要及时反映出这一要求和变化。“社会主义生产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社会主义生产,只能为人民造福,不能为人民造祸”⑨。在面对不讲求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模式时,媒介话语需要及时纠正这一倾向。同时,这种调适手段也使得经济、发展让渡出相应的话语空间,为其后的乡村环保话语优势的成形奠定了基础。

(三)乡村环保比较优势的形成:对乡村环保的话语前置

进入新世纪以后,《人民日报》在乡村环保议题上的新闻报道数量出现了不断的增长,且增幅较90年代有了大规模的提升。从先前的年均寥寥数篇变成年均十几篇,这种新闻报道强度的增强是伴随着对乡村环保既有话语样态的沿承及语态上的不断支持而产生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不仅是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成为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特别是生态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⑩“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⑪“多年来,农村污染、农业污染几乎是治理盲区,农民在为13亿人的穿衣吃饭问题付出许多辛劳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所以,污染治理、环境建设、生态修复,农村不应再被忽视。”⑫“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⑬类似的话语描述此时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样态。

相比较90年代的新闻话语表达,进入21世纪以后《人民日报》对乡村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拔高。这其中既有现实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一方面,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生存发展的根本,这是难以规避的现实;另一方面,随着政党和国家在乡村发展战略上的政策倾斜,使得乡村环保的地位越发凸显,从新农村建设到今天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环保也被纳入到顶层制度设计中。《人民日报》在乡村环保的话语描述中也不断地体现了这一深刻变化,在有关乡村环保的话语表达上发展出了适度倾斜。“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说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⑭此处,这种认识变化上的描述,不仅可以反映出《人民日报》在对待乡村环保上的话语叙述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出话语对乡村环保不断地强化与支持,持续性的话语支持营造出了与现行环保政策互为背书的场面,新闻报道最终通过对乡村环保的话语前置,形成了其话语上的比较优势。

四、乡村环保的主体性描述:农民、乡镇企业与基层政府

甘姆森指出,任何社会事件都是以被建构的方式为公众所认知的。关于事件的一系列话语以复杂的方式互动,最终生成意义,形成公众的认知框架,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3]。媒介上表达某种观念的话语是相互支持的,它们彼此加强,成为一个统合的整体,这被称为“诠释包裹”。“诠释包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来陈述事实的“框架装置”,包括隐喻、范例、警句、描述和视觉图像,它们建构一个看待事物的框架。另一部分是用来表达立场的“推理装置”,包括根源、后果和体现的原则,它们为某一立场提供原因和解释理由。

在“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的合力作用之下,社会事件经媒体的产制,蕴含多种象征,却又包含特质,这被称为“标识”,它是一系列用简略的方式反映该“诠释包裹”核心框架和立场的元素集合[14]。应该说,“诠释包裹”并不是一种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化再现,它是一种通过对报道内容的细节性解剖,从而能够将置身于媒介镜像中的事物及其本质加以体现。结合甘姆森的诠释包裹模型及福柯的话语主体性[15],通过语料的分析与比较,除了对经济、发展这样的宏观因素描述之外,在围绕乡村环保的主体性形塑上,“农民”“乡镇企业”与“基层政府”成为媒介话语勾连的主要对象,话语通过对不同主体的责任分配以及行动规划,完成了对乡村环保的主体性建构。

(一)建构农民的主体性:树立在场意识、实施环境自治

对农民在乡村环保中角色的话语叙述构成了一个诠释包裹。这一诠释包裹首先通过警句加以突出当前乡村环保的紧迫。“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污染求‘急救’”“垃圾围村”……话语通过直接呼吁的形式牵引出农村环境问题的主体责任人——农民,话语还进一步指出,“农民的生活、生产行为往往是造成乡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⑮,长期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导致的生产性污染以及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生活性污染是致污的主要源头。

在建构农民主体性的框架装置中,话语还通过对农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农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解决乡村环保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⑯。话语借以此种责任划分的方式,号召农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要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⑰、“把环境治理当做‘自家事’”⑱。

虽然话语对乡村环保中的农民角色进行了清晰的定位,但是“在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农民处于边缘化,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立者”⑲成为时有发生的情况。话语通过对农民的行为进一步分析,指出导致乡村环保中农民缺席的主要根源是:缺乏环保意识、经济上的理性人,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表现阐释了这一根源。实施秸秆无害化处理“要花钱雇佣人,不划算”⑳、“如果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就会减产甚至绝收”,在经济与环保之间,农民选择了前者。但究其根本,农民还是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环保意识的缺乏成为普遍状态。话语随后指出,农村自然环境恶化、农民身体健康受影响、农村发展受挫,也是一种自然的结果。

表2 《人民日报》对农民的主体性建构

(二)建构乡镇企业的主体性: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积极转型

话语对乡镇企业主体性的叙述主要集中在乡村经济发展议题上,言说乡村企业的诠释包裹主要通过范例,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实例在《人民日报》上被大量呈现。在这些范例中,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强化环保举措从而开创新的发展局面,此外也有强调乡镇企业是造成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一褒一贬中,针对乡村企业的话语框架自动形成,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发展观念,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范例作为话语表达的手段可以便于观点的传播[16]。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典型示例来阐明观点。话语呈现出部分企业在高度重视环保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绿色发展探索,最终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对宝坻县、长阳县、两当县等诸多相关的新闻专题报道,营造出了乡镇企业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积极形象。这一话语框架被高度概况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范例通过对乡镇企业的诸多话语描述进行企业发展定位。其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乡镇企业要改变观念、积极转型。“部分企业负责人只抓生产,不问环保,甚至砍掉环保这个环节,宁愿交钱去买‘排污权’,也不愿积极治理污染源。”“农村天地广阔,污染一点没什么关系。”面对这种错位的发展观念,话语给出了及时的指正并借此强调乡村环保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在推理装置中,话语还对乡镇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加以归因。没有环保意识;把治污与发展对立起来,舍不得花钱;追求短期利益,不断地进行污染转移。话语把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归因于企业自身,陈旧的发展观念及目光短浅、追逐利润是造成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积极实现企业转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表3 《人民日报》对乡镇企业的主体性建构

(三)建构基层政府的主体性:改变工作思路、积极作为与强化管理

话语在建构基层政府主体性上始终难以回避的议题是如何协调关于农村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伴随环保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产生,由环保所带来的观念问题、管理问题、行动问题成为涵盖基层政府主体性的主要内容。话语首先通过范例描述了一些基层政府在实施生态转型构建和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对浙江安吉模式的大力推广,“在那个很看重GDP的年代,保护生态,向污染宣战,需要有相当的勇气”,正是在基层政府不断自我加压之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才使安吉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话语通过“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这一警句表达出了在乡村发展与环保之间的权衡关系。通过辩证地看待环保与发展,变环境资源为发展动力,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形成新的发展局面。话语还通过一系列的描述,诸如,“不能把环保和发展相对立、强化环保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作为基层政府落实环保政策的指导方针,以进一步强化对基层政府的环保要求。

在报道基层政府环保的过程中,话语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加以归因,话语认为,只顾发展不顾环保、环保意识单薄以及基层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是形成基层环保管理难题的诱因。“环保投入有限,治污部门要靠吃排污费才能生存”、“原本作为治污的专项经费被挪作它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从而形成“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基层环保管理上的恶疾”。话语借此强调基层管理单位必须要强化环境保护意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入到乡村环保序列中,并对基层政府的行动方向作了必要的规划。

表4 《人民日报》对基层政府的主体性建构

五、延伸与讨论

环境问题并不仅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伴随着环境问题产生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往往导致社会发展的失序,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时而发生,便是环境问题具有社会性的典型示例。本文通过对媒介报道中的历史梳理以及多维比较,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是怎样在乡村环保上进行言说的。具体内容包括,《人民日报》在形塑乡村环保的话语上呈现出一种逐渐强化的话语样态,其通过对发展、经济话语的不断校正,逐步将乡村环保置于优势地位并最终完成了对乡村环保的话语前置;同时,媒介话语在描述乡村环保的主体性过程中,通过强调农民、乡镇企业与基层政府的观念转变、责任意识与行动方向,不断赋予乡村环保在媒介话语上的合法性,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与顶层设计的协同以及社会对乡村环保政策认可与施行。对于国家而言,实施乡村环保战略所带来的环境收益可以进一步支持国家政策的合法性,但因实施乡村环保所涉及的与经济、发展本位的冲突,主流媒体同时又不得不对错位的观念、意识加以及时的校正。

随着我国乡村发展与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环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种种原因,大众传媒在城乡诸多议题上的话语配给上并非呈现出一种均衡的姿态,这是当下媒介报道需要谨慎对待的地方。虽然研究通对《人民日报》涉及的农村环境保护专题报道作了一般梳理,但依照现有结果来看,相比较中国幅员辽阔的农村疆域,针对乡村环保的报道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上个世纪最后的20年,这其中固然包括历史的制约以及彼时人们自身认识不高等相关因素。发展美丽乡村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共识。但是,媒介话语中的乡村环保议题,在某种程度依旧是政策产出,这种依靠媒体自上而下式的政策宣讲与布道,距离统一的社会合力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乡村环保应该拥有其独立性存在,主流媒体除了对其需要进行积极的政策宣传,还需要整个社会努力保持这种政策宣传与实践的可持续性与发展性,进而内化为一种持久性观念输出。这样才能为积极开创中国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助力。

注释:

①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人民日报》,1973年6月16日,第2版。

②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人民日报》,1975年8月20日,第3版。

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人民日报》,1973年06月16日,第2版。

④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人民日报》,1980年8月22日,第1版。

⑤必须搞好环境保护,《人民日报》,1979年5月31日,第2版。

⑥乡镇企业要上 环境污染要治,《人民日报》,1985年11月5日,第1版。

⑦乡镇街道企业要搞好环境保护,《人民日报》1985年2月11日,第2版。

⑧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人民日报》,1983年7月25日,第1版。

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人民日报》,1980年11月10日,第5版。

⑩环境保护:别忘了九亿农民,《人民日报》,2003年4月18日,第14版。

⑪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亟待关注,《人民日报》,2008年3月4日,第7版。

⑫农村不应是治污盲区,《人民日报》,2013年5月21日,第20版。

⑬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日报》,2019年9月2日,第4版。

⑭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日报》,2018年5月31日,第7版。

⑮农村环保亟待加强,《人民日报》,1999年4月8日,第10版。

⑯排污费花到哪儿去了,《人民日报》,2014年8月30日,第9版。

⑰国策宣教一枝花,《人民日报》,2002年8月27日,第10版。

⑱农村环境治理 农民要当家,《人民日报》,2015年8月29日,第9版。

⑲农村环境 农民应是治理主体,《人民日报》,2014年3月31日,第15版。

⑳烧秸秆也是无奈,《人民日报》,2013年5月21日,第20版。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人民日报话语
新时代乡镇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