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过程:情境视角下仪式育人的作用机理研究
2021-01-15乔凯
乔 凯
(蚌埠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仪式活动本身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人类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导引作用。仪式是人类学的传统议题,各理论流派竞相在仪式领域发表见解。人类学蔚为大观的仪式理论,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其他领域研究者的眼球,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也开始关注仪式现象。但是,与仪式相关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其概念、形态、特点和作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系统阐述仪式的育人机理,从情境的视角分析仪式育人机理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情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借用柯林斯等学者的分析框架,试图从要素、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对仪式育人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为提升仪式活动科学性及其效果提供启迪和镜鉴。
一、情境释义与分析策略
何谓情境?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学界目前尚未对此达成最低程度的共识。虽然如此,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情境进行大致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研究需要对情境进行界定。为什么选择情境而非个体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个中原因也应作简要的交代。
(一)情境释义
从词义来看,情境可解释为事物发展的环境背景或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辞海》(1999年缩印本)认为:“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1]学科不同,对情境的理解差异较大。如美学学科,中国美学将艺术作品中呈现的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环境融为一体的境界理解为情境;而西方美学常将艺术或者戏剧作品中人物演示的环境界定为情境。简而言之,中西方美学都认为情境包含“人”与“境”两个要素,西方美学侧重“境”这一要素,中国美学侧重“人”这个要素。[2]心理学界比较深入地分析情境概念,代表性的有情境认知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视角重点关注情境的真实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情境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背景的统一体;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主要聚焦情境中引起行为活动的客观刺激;认知学习理论视角大多强调情境的学习背景作用,意义的内在表征同样得到关注。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1902年发表的《教育的情境》被视为教育学界提出情境概念的标志,在他看来,情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在人类学学科视野中,情境概念多用来在进行异域文化研究时使用,情境被视为一种系统、关系,社会文化环境是人、观念和时代相互作用的产物。[2]社会学视野中的情境研究多是围绕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开展的,将情境理解为社会文化与人类行为二者结合的可供观察的共同体。
综上可知,企图对情境下一个被各学科普遍认可的定义是不太现实的。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建构一个情境定义则是可行的,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惯常做法。本文认为,情境是一个存在于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关系中的概念,是人、情、境三者结合形成的场域。
(二)分析策略
自19世纪以来,仪式研究逐渐形成了很多学派,如神话—仪式学派、法国社会学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互动仪式学派、象征—解释学派。学界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系统阐释仪式作用机制的研究非常少见。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状况才得到很大改观。在互动论创始人戈夫曼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从互动的角度系统研究了仪式的作用机制。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理论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理论基点和前提就是情境。该理论关注那些具有意识和情感的人类群体中产生的瞬间际遇,意识和情感通过以前的际遇链而传递下去,绵延不绝。人类个体作为社会行动者,几乎持续不断地在不同的时空中转换、流动。虽然对个体予以肯定并将之提升至重要地位,看似非常自然,实则以此来认识世界的方式并不遥远,只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事情,产生于特定的文化、政治等社会环境。这并非说个体不存在,而是说个体不仅仅是身体,尽管身体是个体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以情境动力学为起点,包括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在内的一切都是在不同情境中变动的结果。[3]32本文主要运用互动仪式学派的理论资源,借鉴柯林斯的分析策略,将情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结构要素、运作过程和结果呈现三个层面研究仪式育人的作用机理。
二、要素机理:仪式情境育人的结构分析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元素和要件。仪式的要素就是仪式活动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元素、要件,只要称之为仪式就必然包含这些基本成分,特殊仪式中出现的要素没有包含进去。从静态的结构角度分析,仪式情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器物、音乐、语言五个部分,这些基本要素的规范配置、科学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称为仪式情境育人的要素机理。
(一)时间要素及其育人功能
时间可以从长度、周期、顺序和选择等角度进行研究,仪式时间也是如此。考虑到研究需要,本文主要从仪式的时间选择这一视角切入,仪式的时间选择也可以称为仪式的时机。对于任何事情和活动而言,时机的选择都至关重要,而且时机稍纵即逝,不可逆转。仪式举办的时机基本上都是约定俗成的,不同的仪式在相应的时间举行。就个人而言,满月会有祈福仪式,一岁会有抓周仪式,十八岁时有成年仪式,结婚时有婚礼,去世时有丧礼;在学校期间,新生进校时有开学典礼,毕业生离校时有毕业典礼,发展党员后有入党宣誓仪式;就国家而言,在国家建立的日子会举行庆祝仪式,在领导人诞辰的日子会举行纪念仪式活动。
在适当时机举行仪式和庆典活动,对于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特殊意义,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如,节日纪念日大多记载着一个民族发展或者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具有特定的作用和价值。在国际和平日、世界环境日举办仪式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开拓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环保意识、道德观念;在清明节、中秋节举办仪式活动,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文化认同;在建军节和国庆节举办仪式活动,既可以加强青年学生对祖国的情感认同,也可以巩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重要历史人物诞辰日举办仪式活动,既可以助推青年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人格魅力,也可以助推青年学生学习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遗产、理论观点。
(二)空间要素及其育人功能
从学界现有成果来看,有多少种方法、尺度,就会有多少种空间的种类以及在其中的人类活动。如,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从古至今,仪式常在固定的地点举行,这一固定地点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空间。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仪式空间具有物质性,仪式中所要传递的思想观念会通过物质载体呈现,抽象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因为仪式中的物质载体而变得具体。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仪式空间具有社会性,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会通过仪式中的结构安排和地点选择来反映,收入的高低、地位的区分和声望的差异都会因此而展现出来。从发展观的角度而言,仪式空间具有实践性,现在的仪式空间既可以视为先在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也可以视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基础。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仪式空间非常重要,可以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资源。人们只有精心规划和设计仪式的空间,使之成为有助于价值观念传递和思想道德表达的“文化装置”,才能充分发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是典型性的仪式空间,具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现存遗址较多,既有实物,又有活见证,如建立展览馆,配以图片、文字说明等陈列品,易于激发民族精神,便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是当初大屠杀纪念馆选址确定南京市江东门的主要原因。为凸显生与死的主题,将纪念馆设计成两个部分:象征着生命可贵的绿色青草和意味着死难同胞的白色卵石,这种空间设计会形成巨大的反差,极易达到冲击视觉、震撼心灵的效果。纪念馆遇难同胞的遗骨、遗物,同时附上文字以及珍贵图片,屈辱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得到生动再现,人们的创伤记忆被唤醒,体验到悲壮的崇高,爱国情感不禁会在参观者心中油然而生。
(三)语言要素及其育人功能
仪式与语言的关系是什么?有学者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是仪式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认可第二种观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仪式展演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会有诉诸文字或者口头相传的言说。国内学者王霄冰认为,仪式语言可以分为仪式化的语言、礼节性语言、礼拜语言、庆祝仪式语言、典礼用语、巫术性仪式用语等六种类型。[6]虽有礼节性语言和仪式化语言这类现象,但是仪式不包括礼节和仪式化行为,故仪式语言也不应包括礼节性语言和仪式化语言。通常,仪式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日常语言的区别很大。
仪式语言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仪式语言具有身份认同、精神激励和规范引导等功能。党员发展大会上的表态鲜明体现了仪式语言的身份认同功能,如“我必将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大会上的主持词集中体现了仪式语言的精神激励功能,如“今天的表彰大会,既是对这些同学过去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为了激励全体同学像他们那样正确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开学典礼的领导致辞突出体现了仪式语言的规范引导功能,如“希望同学们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精神,保持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畅游医学的知识海洋,领略和体会医学科学的神圣与魅力;使自己成为思想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良好,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卓越医学人才”。[7]62
(四)音乐要素及其育人功能
在仪式这一人类最为常见、最为久远的集体文化活动中,多有音乐的在场。时至今日,仪式音乐在仪式学和民族音乐学的交叉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领域。其中,我国传统音乐学者曹本冶和杨民康的研究引人注目,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观点。曹本冶提出一种以“信仰体系、仪式行为与仪式音乐”表述仪式音乐内外部关系的框架模式,其内容是:信仰体系呈现出一个民族对天、地、人、社会互动关系的认知模式,仪式是信仰体系外向行为的展现,其演示过程自始至终包含了“音声”,而“音声”便是仪式深层意义及灵验性体现的重要媒介。[7]64杨民康认为,仪式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因其占据了文化信仰和世界观的理性高度和在传统音乐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在仪式观念、活动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对其他传统音乐活动起到典范作用。[8]
在仪式中演奏的歌曲是仪式音乐的典型呈现形式。仪式需要发挥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会选择相应的歌曲。歌曲分为既有旋律又有歌词和只有旋律没有歌词两种类型,所以,解读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从歌词和旋律两个方面来进行。仪式音乐中的歌词具有信仰强化功能。歌曲与其他所有音乐作品一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歌曲内容的直接表现就是歌词,歌曲的主题借此得以传达。相应的艺术形象可以通过歌词进行联想,音乐作品的核心思想也是通过歌词进行体现。学校场域中最常出现的仪式音乐应该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也时常在党代会等仪式活动中奏响,信仰强化显然是仪式歌曲的重要功能。仪式音乐中的旋律具有情感激发功能。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易于调动情绪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的情感激发功能首先依赖于旋律,即音调和节奏的组合。仪式中常用的音乐《义勇军进行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诞生以来,铿锵激昂的旋律在中国长城内外飘荡,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起到重要作用。在音阶和旋法方面,该歌曲以大调音阶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其中的“起来!起来!起来!”一句,do mi sol响出了号角式的音调,曾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奔赴前线。[9]
(五)器物要素及其育人功能
《周易·系辞上》宣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乔治·奈尔森曾说:“器物是文化遗留在它专属时空中的痕迹”[10]。器物是以物质形态表征的人类文化存在,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神学关注器物的二重性,既是信仰的对象,又是信仰的载体。政治学关注器物与人类之间的权力关系。在具体的仪式活动中,器物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生日会上有蛋糕,婚礼上有戒指,大型活动开闭幕式有国旗,等等。器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在仪式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是仪式的形式方面,是展现仪式意义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学视野中,器物是抒发道德情感、表现政治信念和内含文化寓意的载体。国旗是一种最典型的仪式器物,具有较高的等级性。作为一个国家最鲜明、最直观、最集中的符号,仪式具有特殊的象征含义,其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强化国家观念、传播爱国情感。借用符号学与传播学的原理来说,“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11]与语言符号相比,国旗这一象征符号具有更鲜明、更直观的优势,是培养国家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场域内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将国旗作为载体,如中小学的升旗仪式和高校的毕业典礼。
三、运行机理:仪式情境育人的过程分析
如果说仪式情境的结构要素机理侧重于静态描述,那么仪式情境的过程运行机理则侧重于动态分析。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仪式情境育人的过程运行机理可以从运行阶段和运行结果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一)仪式情境育人的运行阶段
从互动的视角来看,仪式情境操演需要历经身体在场、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三个基本阶段,分别对应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和心理维度。这些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呈现,可以将仪式情境中的身体在场称为“身临其境”;将仪式情境中的群体互动称为“境寓互动”;将仪式情境中的情感显现称为“情由境生”。
身临其境,是指参加者亲自到仪式现场成为其中一员,身体要积极投入仪式情境。[7]64此处的身体不是心理学、生理学、哲学等学科意义上的,主要是作为社会学的范畴来使用。“建立集体兴奋的‘触电感’的第一步是从稀疏到密集的身体聚集的发展”[3]129。事实上,标志着仪式过程正式开始的就是参与者的身体在规定的时间、相同的空间聚集到一个情境中来。在仪式情境中身体一旦接近,就会产生相互影响、发展相互联系,可以是相吸的,也可以是相斥的。产生相吸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因为其是此后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的重要前提。柯林斯明确指出身体在场的重要意义,他论述道:“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能够发出信号,确认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3]129
境寓互动,是指仪式情境要形成有效互动,有共同关心和相互关注的焦点。[7]64此处的互动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人际互动论大师戈夫曼根据发生的场合,将互动分为发生在社会组织外场合的临时性互动和社会组织内场合的持续性互动两种类型,本文探讨的是第二种类型的互动。因为群体符号等关注焦点的导引,互动仪式情境中的身体在场变成了全面际遇。相互的关注焦点是互动仪式的关键要素,但这种关注焦点是自发地产生的,仪式个体并不刻意关注它。象征符号是对内在文化精神的一种形象化表达,象征符号在输出特定内容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观念,而且符号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传承。
情由境生,是指人们在仪式情境中会产生高兴与悲伤、快乐与愤怒等情绪。[7]64共情使成员对道德上容许的事情感到有愿望、热情和信心,这些积极情绪的产生意味着互动仪式是成功的。反之,在仪式情境中参与者的情绪是冷漠、悲伤或失望,那么就是失败的仪式。情绪情感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功效,受到众多先贤名家推崇。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2]。黑格尔认为:“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13]。美国当代情感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情感的动物。人类的认知、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任何一个方面几乎都受到情感驱动。在人际互动和群体中,情感是隐藏在对他人的社会承诺的背后的力量。”[14]
(二)仪式情境育人的运行结果
在具体的仪式情境中激发的体验是瞬间的、短暂的,只有生成道德意识、情感能量、符号标志和思想观念等结果之后,才会具有持续性影响。下面,就逐一探讨仪式情境育人的具体结果。
思想观念 仪式情境的一个结果就是群体内部产生了团结,一种获得成员身份认同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思想观念产生于仪式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成人仪式对青年思想观念的影响就非常明显。成人仪式,又称成人礼、成年礼,是一种人生仪式。成年仪式的系列活动,有助于个体重新定位自我、认清自我,个体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且是社会意义上的人。通过成年礼,标志着个体正式获得社会文化角色,具有与此前不同的义务和权利。在成年礼仪式的内容中会有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如家长的发言中均会提出希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但要在年龄上成人,更要在思想上成人。
符号标志 在仪式中,某一组织或者群体的符号标志总能成为成员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仪式活动的结束,参与者的本真性情又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时会疑惑当初的表现。如果能将具体的客观存在物与生发情感的仪式活动关联起来,那种情感就会持续更长久。这种客观存在物可以称之为器物,将情感持续激发出来并走进参与者心灵的正是器物,如同当初产生集体兴奋的因由依然在起作用一样。就学校场域而言,队旗和红领巾是入队仪式的器物,被视为少先队员群体的符号标志;团旗和团员证是入团仪式的器物,被视为共青团员群体的符号标志;党旗和党徽是入党仪式的器物,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的符号标志。“意义并不内在于象征,象征和意义的结合,并非原本事实”[15],“人们把无可比拟的价值划归给这些对象,与它们的内在特性无关”[16]94,“一旦对象被选定,无论这种对象是否平庸,都将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16]102
情感能量 仪式情境的一个结果是参与者认同符号对象存在的意义,对他们表示排斥或者尊崇。同时,参与者个体所处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确立。产生于仪式情境中的这种热情被涂尔干详细阐述过,一极是符号,另一极是个体,就如同电池的两极。柯林斯称之为情感能量的正是参与者在仪式中获得的这种特殊能量。[3]75在有些仪式场合中,集体强化和提升热情的作用非常明显。在共享情绪的推动下,人们在集体活动中会变得非常激动和积极主动,这在单个人存在的场合是难以达至的。等到集会结束,重新回到日常状态,人们就能切身体会曾经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自身了。柯林斯也指出:在集体活动中生成的情感能量使得群体内部成员一往无前、行动果敢和充满自信;成员个体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价值巨大和非常重要,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更是高尚的,具有很强的道德意义;如果集会长期不举行,这种感觉就会不断减弱,直至逐渐消失,定期举行则会不断更新。充满情感能量的体验对于群体成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这种体验再次早点到来。在柯林斯眼中,仪式情境运作的核心结果就是情感能量,而且是长期、稳定的情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具体情感。
道德意识 仪式情境一系列影响中的最后一项是道德意识,但并不意味着最不重要。当成员遵循从集体活动中获得的情感能量去行动时,他会认为这是道德的。迪尔凯姆采用自下而上的路径建立社会制度,先在的道德规范没有提前预设,道德规范的基本来源之一就是仪式活动。基本善恶概念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集体仪式中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3]76当人们违反了仪式的规范,甚至是触犯禁忌,参与者会感到良心上的不安,破坏者将会被嘲弄、憎恶甚至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修复仪式断裂,需要违反者接受惩罚或者进行忏悔。[7]87礼仪既是集体观念意识的体现,也是人际交往准则的展现。仪式情境中的道德意识培育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这也被很多学者注意到。杜威曾论证过礼仪与道德的关系,“礼仪的起源和道德的起源是同步的,礼仪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礼仪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态,它的本质特征与普遍的道德形态是一致的”[17]。“体验庄重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层次……在一个仪式中出错就是无礼,仪式中养成的行为的分寸感就是所谓正确性的基础。他揭示了人类团结的存在论基础,同时也说明礼仪是维系日常生活运行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7]87。
本文将情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借用柯林斯的仪式分析框架,结合迪尔凯姆、戈夫曼等学者的仪式观,从静态的结构和动态的过程两个层面对仪式的育人机理进行探讨。总体上而言,这是一种基于理想类型的应然分析。现实生活中,仪式情境创设存在哪些困境?仪式如何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教育者怎样借用仪式的作用机理指导可操作性的行动?这些问题均需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也需要教育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