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正骨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

2021-11-11金锋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正骨桡骨腕关节

金锋

(新郑市中医院 骨伤科东区,河南 新郑 45110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多发生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3 cm,通常有腕部肿胀、压痛及活动受限的表现。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该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钢板内固定等手术治疗,但因制动时间过长,术后易出现关节僵硬、无力、创伤性关节炎等腕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各类骨折时疗效显著且副反应少[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正骨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新郑市中医院骨科治疗的83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将研究病例分为对照组(42例)与实验组(4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66~78岁,平均(71.17±4.34)岁;致伤原因:车祸12例、高处坠落13例、摔伤6例、其他11例;骨折AO分型:A2型3例、A3型11例、B3型16例、C1型9例、C2型3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65~79岁,平均(71.74±4.61)岁;致伤原因:车祸11例、高处坠落12例、摔伤7例、其他11例;骨折AO分型:A2型3例、A3型12例、B3型15例、C1型9例、C2型2例。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AO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监督部门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3];年龄≥65岁;X线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能耐受中药熏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病理性、多发性骨折;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严重的精神疾患;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侧腕关节有感染灶、开放性伤口等熏洗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对患者采用正骨复位的疗法。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前臂伸展,掌心向下,根据患者受伤原因及骨折AO分型选择内推外端、擒拿扶正、提按升降、牵引拨伸等手法进行复位,恢复下尺桡关节平整。通过X线检查复位后,用小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前臂置于中立位,曲肘90°,悬吊于胸前固定4周。

实验组在外固定物拆除后另使用益气活血通络方熏洗治疗,熏洗药方:黄芪、独活、乳香、白芍、泽兰、伸筋草、花椒各30 g;党参、红花、桂枝、川芎、透骨草各20 g;制没药、五加皮、生川乌各10 g,上述药物加水2 500 mL煮沸,用热气熏蒸患侧腕关节10~15 min后祛除药渣,待水温不烫(38~45℃)时浸洗患侧腕关节,熏洗时间20~30 min,1次/日,连续治疗4周。

两组治疗期间均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相关活动。

1.3 观察指标

①影像学参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腕关节行X线正侧位检查,以测量其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短缩距离。②腕关节肿胀程度:采用自拟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手腕肿胀程度进行评分,手腕基本正常,记0分;轻微肿胀,皮纹变浅,记1分;明显肿胀,皮纹消失,记2分;严重肿胀,肤色变紫,记3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尺偏角、掌倾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桡骨短缩距离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s )

表1 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s )

组别 例数 尺偏角/ ° t P 掌倾角/ ° t P 桡骨短缩/mm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10.64±2.21 15.39±3.24 7.849 <0.001 5.53±0.71 8.06±2.01 7.692 <0.001 2.36±0.85 0.89±0.34 10.406<0.001实验组 41 10.79±2.23 20.67±4.58 12.419 <0.001 5.59±0.73 11.94±2.17 17.759 <0.001 2.44±0.83 0.32±0.08 16.280<0.001 t 0.308 6.075 0.380 8.454 0.434 10.454 P 0.759 <0.001 0.705 <0.001 0.666 <0.001

2.2 两组腕关节肿胀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关节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腕关节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腕关节肿胀程度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腕关节肿胀程度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肿胀程度 t P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0.87±0.18 0.29±0.08 19.083<0.001实验组 41 0.83±0.17 0.13±0.06 24.863<0.001 t 1.040 10.289 P 0.301 <0.001

3 讨 论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定义为正骨八法,中医正骨是通过正骨手法进行骨折处理,即闭合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骨折愈合过程分“淤去、新生、骨合”三个阶段,在正骨复位期间,由于腕关节长期制动,导致机体气滞血瘀、血行失度,不能随气而行于脉内,局部癖血留之,瘀阻经脉,故而筋脉挛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延缓骨折愈合,《辨证录》中云:“血不活则瘀不能祛,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故正骨复位后,当以养血舒筋、化瘀通络、消肿止痛、通利关节为法[5]。

熏洗疗法属中医外治法,是通过热力学与药理学的协调作用,使蒸汽经传导及对流方式熏蒸受损部位,药效分子由皮肤渗入,直达病所,该疗法对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兼夹风湿患者疗效显著[6]。本次研究选用益气活血通络方,其中黄芪、党参使气行血;乳香、制没药、独活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伸筋草、透骨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五加皮强筋健骨;红花、川芎、桂枝可活血行气、温通经脉;生川乌散寒止痛;泽兰、花椒活血散寒、通络止痛[7]。现代药理研究[8]表明,乳香可刺激体内成骨细胞的产生和增殖,对骨折的愈合、修复疗效显著;白芍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可增强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有助于成骨细胞存活、促进骨折愈合;红花、川芎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组织修复、再生。在正骨复位后,通过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腕关节进行熏洗热敷,可使骨折部位脉络通畅、筋脉松解、气血得以正常循环,具有疏通关节,解痉消肿、加速骨痂合成的功效。相关研究[9-10]指3出,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不仅会导致接触部位应力增加进而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还会改变腕关节的负荷传导,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使腕关节稳定性降低。本次研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桡骨短缩距离和腕关节肿胀程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方熏洗联合正骨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在减轻腕关节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恢复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的正骨复位治疗,但本研究因缺少对患者长期疗效的观察,故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正骨桡骨腕关节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